信用证电子交单法律问题研究

信用证电子交单法律问题研究

论文摘要

近年来,电子商务在全球范围内迅猛发展。电子商务技术的应用极大地便利了国际贸易的开展,将国际贸易带入“无纸化”时代。但是电子商务的发展却对信用证这种传统的贸易支付方式造成了巨大的冲击。由于各种原因,信用证无法适应电子商务的特点。信用证要在电子商务时代存续与发展,必须进行变革,于是电子交单应运而生。但是电子交单的出现给原有法律制度提出了难题。第一个问题是,《跟单信用证统一惯例》(UCP)无法调整电子交单。第二个问题是,电子单据的法律效力无法得到国内法的承认。这些问题具体表现为:UCP对单据形式的要求、对交单地点的规定、单据审核标准、对信用证主体的规定都不能适用于电子交单;相关国内法对单据形式的要求、对单据证据效力的规定等都无法适用于电子单据。这些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UCP和相关国内法的规定都是基于纸制单据的特点而制定的,无法适用于电子单据。为了解决UCP无法调整电子交单的问题,国际商会制定了《跟单信用证统一惯例电子交单附则》(eUCP),希望藉此调整和规范电子交单。而对于电子单据的法律效力问题,联合国贸易法委员会颁布的《电子商务示范法》和《电子签名示范法》,对电子单据的法律效力及其他基础性问题做出了规定。但上述法律制度本身即存在着诸多不足:第一,eUCP缺少对电子商务公司的规定、缺少对电子提单的规定、规则实际操作性不强、过于偏袒银行利益。第二,《电子商务示范法》和《电子签名示范法》不具有法律强制性,且其立法模式不利于电子单据法律效力的确定。针对这些不足,应采取如下措施与对策:首先,在eUCP中增加对电子商务公司的规定;增加对电子提单的规定;将原则性的规定具体化。其次,各国立法应自觉维护《电子商务示范法》和《电子签名示范法》之立法精神,并对其没有规定或规定不足之处加以补充。信用证电子交单一直无法在我国得以开展,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国相关法律制度的不完善,如缺少对电子交单法律适用问题的规定、电子签名认证机制不健全等。为了促进我国电子交单与国际贸易的发展,应从以下方面完善我国相关法律制度:完善电子交单法律适用规则、完善电子认证制度、完善电子签名责任机制、完善相关贸易法规、完善相关证据规则、完善相关金融法规。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和逻辑结构
  • 第2章 信用证电子交单概述
  • 2.1 电子商务背景下的信用证电子交单
  • 2.1.1 信用证在电子商务时代的困境
  • 2.1.2 电子商务对信用证的发展——电子交单的出现
  • 2.2 电子交单的现有商业模式
  • 2.2.1 Bolero 模式
  • 2.2.2 @GlobalTrade 模式
  • 第3章 信用证电子交单带来的主要法律问题
  • 3.1 《跟单信用证统一惯例》(UCP)的适用问题
  • 3.1.1 UCP 对单据形式的要求无法适用于电子交单
  • 3.1.2 UCP 对交单地点的规定无法适用于电子交单
  • 3.1.3 UCP 的单据审核标准无法适应电子交单
  • 3.1.4 UCP 对信用证主体的规定无法适应电子交单
  • 3.2 电子单据的法律效力问题
  • 3.2.1 电子单据的形式要求
  • 3.2.2 电子单据的证据效力
  • 3.2.3 电子单据的特殊安全性问题
  • 第4章 信用证电子交单的国际规范
  • 4.1 eUCP——《跟单信用证统一惯例电子交单附则》
  • 4.1.1 eUCP 的特点
  • 4.1.2 eUCP 的交单、审单规则
  • 4.1.3 eUCP 关于责任承担的规定
  • 4.2 电子交单相关国际电子商务法律规范
  • 4.2.1 关于电子单据法律效力的基本规定
  • 4.2.2 关于电子单据传递的规定
  • 4.2.3 关于电子签名与认证的规定
  • 第5章 电子交单法律制度的完善
  • 5.1 eUCP 存在的不足及其完善
  • 5.1.1 eUCP 存在的不足
  • 5.1.2 eUCP 的完善
  • 5.2 电子商务基础法律的不足及完善
  • 5.2.1 立法的不足
  • 5.2.2 立法建议
  • 第6章 中国信用证电子交单法律制度的完善
  • 6.1 中国信用证电子交单法律制度的现状
  • 6.1.1 信用证电子交单的法律适用规定
  • 6.1.2 电子商务基础法律制度
  • 6.2 中国电子交单法律制度的完善
  • 6.2.1 信用证相关法律规定的完善
  • 6.2.2 电子商务基础法律的完善
  • 6.2.3 其他相关法律制度的完善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相关论文文献

    • [1].探索银行电子交单[J]. 中国外汇 2016(23)
    • [2].把握电子交单新趋势[J]. 中国外汇 2017(01)
    • [3].混合交单争议解决[J]. 中国外汇 2016(Z1)
    • [4].电子交单业务的未来[J]. 中国外汇 2014(12)
    • [5].信用证交单期限研究[J]. 南开法律评论 2016(00)
    • [6].交单行面函错误处理原则[J]. 中国外汇 2015(24)
    • [7].审慎处理“交单即接受”[J]. 中国外汇 2014(12)
    • [8].合理安排转口贸易交单期[J]. 中国外汇 2015(15)
    • [9].尴尬的交单地点[J]. 中国外汇 2012(11)
    • [10].破解交单“困局”[J]. 中国外汇 2012(10)
    • [11].如何确定交单日[J]. 中国外汇 2010(11)
    • [12].新冠疫情下出口信用证交单模式分析[J]. 现代金融导刊 2020(07)
    • [13].交单行寄单风险防范[J]. 中国外汇 2017(17)
    • [14].警惕早交单与迟交单风险[J]. 中国外汇 2017(20)
    • [15].限定信用证“最早交单期”[J]. 中国外汇 2015(17)
    • [16].信用证项下迟交单案例分析[J]. 中国外汇 2015(19)
    • [17].让交单不再繁复[J]. 中国外汇 2011(20)
    • [18].跟单信用证统一惯例关于电子交单附则实施中的法律问题[J].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06)
    • [19].细辨传真交单[J]. 中国外汇 2014(01)
    • [20].对付款交单风险的再思考[J]. 对外经贸实务 2008(09)
    • [21].“柜台交单”孰是孰非[J]. 中国外汇 2011(08)
    • [22].海关总署解答现场交单期限[J]. 大经贸 2008(02)
    • [23].交单行的声明有效吗[J]. 中国外汇 2013(05)
    • [24].出口交单的路径选择[J]. 中国外汇 2017(05)
    • [25].关注“三期”[J]. 中国外汇 2015(24)
    • [26].规避效地与兑用方式不匹配的风险[J]. 中国外汇 2019(20)
    • [27].新冠疫情背景下出口信用证交单模式分析[J]. 杭州金融研修学院学报 2020(08)
    • [28].分批装运下的交单问题[J]. 中国外汇 2017(11)
    • [29].电子交单业务风险分析与流程再造[J]. 中国外汇 2014(06)
    • [30].交单行寄单地址的选择[J]. 中国外汇 2018(19)

    标签:;  ;  ;  ;  

    信用证电子交单法律问题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