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农民在新闻媒介中的话语表达 ——以《福建日报》“三农报道”为例

论农民在新闻媒介中的话语表达 ——以《福建日报》“三农报道”为例

论文摘要

现有大众传媒特别是报纸的“三农报道”,主要致力于如何为农民说话、如何传达给农民所需信息,但是却忽视了如何让农民说话,以及如何说农民的话。在本该以农民为主体的“三农”报道中,农民反而不能成为主角,政府与媒体更侧重于关注农业、农村的工作层面以及农民在公众领域的作为。为了更好地对报纸“三农报道”所涉及的农民及其媒体表达进行深入的分析,本文选取《福建日报》2006年1月至2007年3月至今的“三农报道”版面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统计分析、归纳分析、例证分析、比较分析、综合评析等方法,探讨《福建日报》“三农报道”的得与失,兼论其对农民形象的塑造。对此,本文分别从社会学、传播学角度进行分析,认为政府、媒体应及时调整报道的重心设置,媒体更应积极把自身建构成为真正的公共领域,为农民这样的特殊受众进入公共生活、发表公共意见提供条件或可能。只有这样,农民才能成为真正的主角,也才能自由民主的表达自己,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人公。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
  • 1.2 文献综述
  • 1.3 研究问题与思路
  • 第2章 作为“平台”的“三农报道”
  • 2.1 前言
  • 2.2 “上情下达”
  • 2.3 “下情上达”
  • 2.4 “为农民说话”
  • 第3章 “三农报道”的主角是谁?
  • 3.1 前言
  • 3.2 干部专家多、农民群众少
  • 3.3 公共行为多,私人行为少
  • 3.4 经验模式多,观念变革少
  • 3.5 政府嗓门大,农民声音小
  • 第4章 论“三农报道”的农民形象塑造
  • 4.1 谁是“农民”?
  • 4.2 农民群体的媒介形象
  • 4.3 “三农报道”里的农民
  • 第5章 论农民在新闻媒介中的话语表达权
  • 5.1 疑问
  • 5.2 城乡矛盾与国家政策
  • 5.3 是传播工具还是公共领域?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  

    论农民在新闻媒介中的话语表达 ——以《福建日报》“三农报道”为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