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戊酸镁与丙戊酸钠及碳酸锂治疗躁狂发作对比分析

丙戊酸镁与丙戊酸钠及碳酸锂治疗躁狂发作对比分析

湖南省株洲市三三一医院412002

【摘要】目的:研究丙戊酸镁与丙戊酸钠及碳酸锂治疗躁狂发作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20例躁狂发作的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所有患者的入院时间在2015年1月~2016年1月。将其采用抽签法随机分为A、B、C三组后,每组中40例患者。A组患者采用丙戊酸镁来进行治疗,B组患者采用丙戊酸钠来进行治疗,C组患者采用碳酸锂来进行治疗。在治疗前和治疗后的第2、4、6周,采用躁狂评定量表(BRMS)来对患者的病情改善情况进行了解,对比患者的BRMS评分;同时将三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三组患者在治疗前的BRMS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在治疗后,三组的BRMS评分均有了显著的降低,前后比较的差异显著(P<0.05);同时,A组患者中,出现不良反应的有2例,占5.0%,B组中出现不良反应的有9例,占22.5%,C组中出现不良反应的有10例,占25.0%,A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要显著低于B、C两组(P<0.05)。结论:丙戊酸镁与丙戊酸钠及碳酸锂治疗躁狂发作的效果均较好,能够快速缓解患者的病情,减轻患者的痛苦,使用丙戊酸镁治疗的安全性更高,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情况较少,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丙戊酸镁;丙戊酸钠;碳酸锂;躁狂发作

躁狂症也被称为躁狂抑郁症,患者的临床症状多表现为以情感高涨、思维奔逸、以及言语动作增多等情况【1】。有的患者表面表现轻松,愉快,兴高采烈,洋洋自得,喜形于色,但情绪反应不稳定,易激惹【2】。如果是在急性发作的情况下,患者大多不能很好的控制自身的情绪,从而导致一些不良事件的发生,对患者的身心造成进一步的伤害【3】。关于狂躁发作的治疗,已经成为了临床医学中关注的重点内容之一。在本次研究中,将我院在2015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120例躁狂发作的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通过对比实验探究丙戊酸镁与丙戊酸钠及碳酸锂治疗躁狂发作的临床疗效,详情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此次实验探究将我院收治的120例躁狂发作的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所有患者的入院时间在2015年1月~2016年1月。将其采用抽签法随机分为A、B、C三组后,每组中40例患者。A组中,男性23例,女性17例;患者年龄最小的53岁,年龄最大的72岁,平均(62.3±5.7)岁;B组中,男性22例,女性18例,患者年龄最小的52岁,年龄最大的74岁,平均(62.4±5.6)岁。C组中,男性24例,女性16例;患者年龄最小的50岁,年龄最大的72岁,平均(62.5±5.5)岁。将三组患者的一般资料进行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可进行实验分析。

1.2方法

A组:给予患者服用丙戊酸镁,初始剂量为0.5g/d,每天2次,10d内逐渐增加至1.5g/d;B组:给予患者服用丙戊酸纳,起始剂量为1.0g/d,每天3次,10d内逐渐增加至1.8g/d。C组:给予患者服用碳酸锂,起始剂量为1.0g/d,每天3次,10d内逐渐增加至2.0g/d。

1.3观察指标

①在治疗前后采用躁狂评定量表(BRMS)【4】来对患者的病情改善情况进行了解,对比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和治疗后第2周、4周、6周的BRMS评分;②对②两组患者进行跟踪随访,观察患者在治疗后有无出现不良反应的情况,记录不良反应的类型和对应的病例数,然后将两组中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进行统计学对比。

1.4统计学处理

在本次研究中的观察指标均用数据来进行表示,并输入到SPSS19.0【5】统计学软件中去。主要分为计数资料和计量资料,分别用百分率(%)和平均值()来进行表示,计数资料采用Kruskal-Wallis检验,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使用“Kolmogorov-Smirnov”作正态性检验,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结果均以P来表示,当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三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比较

三组患者在治疗前的BRMS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在治疗后,三组的BRMS评分均有了显著的降低,前后比较的差异显著(P<0.05),见表1.

注:与治疗后的BRMS评分相比,*P<0.05。

2.2三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A组患者中,出现不良反应的有2例,占5.0%,B组中出现不良反应的有9例,占22.5%,C组中出现不良反应的有10例,占25.0%,A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要显著低于B、C两组(P<0.05)。

3.讨论

随着经济科技的快速发展,人们对于医疗工作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尤其是在精神类疾病方面,更加注重对病情的控制和改善。其中,关于躁狂发作的治疗受到了较多的关注。导致躁狂症的病因也较多,包括遗传因素、体质因素、中枢神经介质的功能及代谢异常、精神因素等原因,有研究发现,如果患者的神经内分泌功能紊乱,很容易诱发躁狂症的出现。有的患者本身性格孤僻、敏感,环境适应能力差,也是导致躁狂症的重要原因。针对这些问题,如果家庭中有躁狂症病史,要有预防意识,警惕病情发作,及时治疗,从小培养开朗,豁达,容纳的性格。在饮食上也多食用一些清心、泻火的事物,比如苦瓜、百合、莲子等。在本次研究中,选取120例急性狂躁症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通过对比实验的方式来研究丙戊酸镁与丙戊酸钠及碳酸锂治疗躁狂发作的临床疗效。结合实验的结果,三组患者在治疗前的BRMS评分无显著差异,在治疗后,三组的BRMS评分均有了显著的降低,同时,A组患者中,出现不良反应的仅有2例,占5.0%,治疗的安全性较高。

综上所述,丙戊酸镁与丙戊酸钠及碳酸锂治疗躁狂发作的效果均较好,能够快速缓解患者的病情,减轻患者的痛苦,使用丙戊酸镁治疗的安全性更高,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情况较少,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李宝珠.丙戊酸镁与丙戊酸钠及碳酸锂治疗躁狂发作对照研究[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4,15(01):04-05,32.

[2]谭素仙,余国峰,邵翠萍等.丙戊酸镁缓释片联合奥氮平治疗脑外伤后伴躁狂的精神障碍的疗效分析[J].现代实用医学,2015,27(02):192-193.

[3]杨峰一,张程赪,万军等.丙戊酸镁缓释片联合齐拉西酮治疗双相障碍躁狂发作对照研究[J].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14,19(05):24-26.

[4]贾丽红,王文科,刘建东等.碳酸锂与丙戊酸镁联合选择性5-羟色胺抑制剂对抑郁症的疗效及转躁的预防[J].四川精神卫生,2015,13(01):4-6.

[5]周广玉.喹硫平与丙戊酸镁缓释片治疗双相情感障碍躁狂急性发作患者的对比分析[J].中国民康医学,2016,28(08):26-28.

标签:;  ;  ;  

丙戊酸镁与丙戊酸钠及碳酸锂治疗躁狂发作对比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