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助生殖技术引发的行政法律问题研究

辅助生殖技术引发的行政法律问题研究

论文摘要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科技也随之进入了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人们在享受科技带来便利的同时,也承担了科技带来的一系列负面影响。生命科技的不断发展,现代辅助生殖技术已广泛应用于不孕不育领域,技术也不断成熟,然而,科技是一把双刃剑,在为不孕不育患者带来福音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问题,在亲子法领域,辅助生殖推翻了传统认定父母子女关系的血缘联系,出现了生物学上之母(分娩之母)、遗传学上的父母(精子或卵子提供者),以及社会上的父母(不提供生殖细胞且不怀胎的养育者)之间的冲突,这种通过辅助生殖技术所生育的子女应如何确定与其相关的亲属关系仍面临伦理与法律上的两难。各国为了确保辅助生殖技术得以正确使用,避免造成社会与法律秩序的混乱,医学及法学界专家学者积极对辅助生殖技术从不同的视角加以研究,并提出相应的对策。20世纪60年代后,纷纷出台了一些法律用以规范辅助生殖技术的应用。而在辅助生殖技术中的胚胎应该如何定位,拥有哪里权利,在我国现有法律制度中对其涉及甚少,除了在民事法律领域,继承法28条规定:“遗产分割时,应当保留胎儿的继承份额。胎儿出生时是死体的,保留的份额按照法定继承办理”外,其它再无任何规定。代孕母亲的出现,也不断的冲击着人们的传统道德与家庭观念,特别是英美法系国家的学者,对于代孕合同的合法性、是否违背公共秩序以及亲子关系如何认定等问题上均展开了激烈的争论,我国学术界近年也对代孕进行了一些讨论,但对于代孕的研究还是基本处于空白状态。辅助生殖技术的不断推进,引发着一系列的社会、伦理、法律等问题,科技是掌握在人的手中,但要是它脱离了人类的生存、价值、尊严,也就没有任何意义了。需要注意的是,本文中的辅助生殖技术、人工生殖均是指人类辅助生殖技术,本文旨在研究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的立法规范。在试图说明如何认定辅助生殖技术中胚胎,子女,代孕母亲的法律地位的同时,结合国外立法经验,审视国内立法缺陷,提出用行政手段适当干预,从而保障各方面利益。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3 研究方法
  • 1.3.1 文本阅读的方法
  • 1.3.2 规范分析的方法
  • 1.3.3 实证分析的方法
  • 1.3.4 比较的方法
  • 1.4 创新点
  • 第2章 辅助生殖技术概述
  • 2.1 辅助生殖技术概念
  • 2.1.1 辅助生殖技术的概念及特征
  • 2.1.2 辅助生殖技术应用意义
  • 2.2 辅助生殖技术范围
  • 2.2.1 现有范围
  • 2.2.2 未来发展
  • 第3章 辅助生殖技术的行政法律关系及问题
  • 3.1 人工受精(AI)引发的行政法律问题
  • 3.1.1 夫人工受精(AIH)
  • 3.1.2 捐精人工受精(AID)
  • 3.2 体外受精(IVF)引发的行政法律问题
  • 3.2.1 体外受精父母的认定
  • 3.2.2 受精卵及胚胎处理
  • 3.3 代孕母亲引发的行政法律问题
  • 3.3.1 代孕母亲的现状
  • 3.3.2 代孕母亲的合法性研究
  • 3.3.3 亲子关系认定
  • 3.4 我国辅助生殖技术的行政法律规定
  • 3.4.1 我国立法现状
  • 3.4.2 我国辅助生殖技术法规的缺陷
  • 第4章 国外辅助生殖技术法律规定对我国的启示和借鉴
  • 4.1 国外及台湾地区对人工受精的法律规定
  • 4.2 国外及台湾地区对体外受精胚胎的法律规定
  • 4.3 国外及台湾地区对代孕母亲的法律规定
  • 4.4 域外法律规定对我国的启示和借鉴
  • 第5章 完善我国辅助生殖技术行政法规的对策
  • 5.1 完善我国辅助生殖技术行政法规应确定的原则
  • 5.1.1 公权力介入原则
  • 5.1.2 技术垄断原则
  • 5.2 完善我国辅助生殖技术行政法规的对策
  • 5.2.1 完善人工生殖的条件
  • 5.2.2 对于捐精捐卵者的条件
  • 5.2.3 对于生殖细胞的处理
  • 5.2.4 代孕必须遵守的原则
  • 5.2.5 对于人工生殖子女法律地位的认定
  • 5.2.6 设立专门机构的必要性
  • 第6章 结论
  • 6.1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著及获奖情况
  • 相关论文文献

    • [1].代孕委托合同的效力及其相关争议刍议[J]. 民商法争鸣 2015(00)
    • [2].代孕合同的可行性研究[J]. 法制与社会 2019(34)
    • [3].代孕协议能否阻绝亲生母亲的探视权[J]. 方圆 2019(24)
    • [4].论代孕子女之抚养归属[J]. 预防青少年犯罪研究 2020(01)
    • [5].论我国代孕合法化的正当性理由[J]. 太原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02)
    • [6].代孕背景下亲子关系的确定[J].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 2020(02)
    • [7].代孕行为中母亲身份确定的法律问题研究[J]. 中国卫生法制 2020(04)
    • [8].从“生殖互惠”的视角对国外“妊娠型代孕”生育的研究[J]. 科学技术哲学研究 2020(05)
    • [9].论我国有限开放非营利性代孕的立法构想[J]. 法制与社会 2020(27)
    • [10].论有限放开代孕障碍的排除[J].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6)
    • [11].代孕母亲及其所生子女权益保障研究[J]. 法制博览 2018(36)
    • [12].代孕协议的法律效力研究[J]. 江汉学术 2019(01)
    • [13].我国代孕行为法律规制研究[J]. 法制与社会 2019(03)
    • [14].我国代孕法律制度的现状及合法化研究[J]. 法制博览 2019(02)
    • [15].试论我国代孕合法化的必要性[J]. 法制博览 2019(05)
    • [16].论失独家庭代孕权利——基于《人口与计划生育法》最新修订[J]. 法制博览 2019(05)
    • [17].代孕协议的效力问题和规制建议——从一则代孕协议被认定有效的案例谈起[J]. 中国卫生法制 2019(02)
    • [18].跨境代孕中的法律冲突及其解决路径——《跨国收养方面保护儿童及合作公约》的经验[J]. 国际法研究 2019(02)
    • [19].无偿代孕合法化法理基础研究[J]. 法制博览 2019(08)
    • [20].我国代孕法律制度研究[J]. 湖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1)
    • [21].关于我国代孕制度的立法构想[J]. 法制博览 2019(07)
    • [22].“功能结构”视域下我国代孕制度的构建[J]. 海峡法学 2019(01)
    • [23].代孕契约的规范化研究[J]. 法制博览 2019(15)
    • [24].非商业妊娠型代孕合法化的伦理考量[J]. 医学与哲学 2019(14)
    • [25].代孕行为的伦理审视与法律规制[J]. 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4)
    • [26].失独家庭的有限代孕问题探析[J]. 知与行 2019(04)
    • [27].我国代孕问题的法律规制探讨[J]. 西部学刊 2019(10)
    • [28].甄别与分类:论代孕案件基础争议的解决进路[J]. 河北法学 2019(11)
    • [29].宪法视角下代孕生育的合法性研究[J].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5)
    • [30].完全代孕合法化的必要性探讨[J].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9(20)

    标签:;  ;  ;  ;  

    辅助生殖技术引发的行政法律问题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