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和谐观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的哲学思考

传统和谐观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的哲学思考

论文摘要

2004年9月19日,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上,中国共产党正式提出“建设和谐社会”的历史目标。刚刚召开的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和谐社会要靠全社会共同建设。我们要紧紧依靠人民,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努力形成社会和谐人人有责、和谐社会人人共享的生动局面。”我们要紧紧依靠人民,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努力形成社会和谐人人有责、和谐社会人人共享的生动局面。这是我们党把人类文明特别是中国传统文化所倡导和向往的和谐社会概念引用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来,并赋予其崭新含义的重要决定。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的过程是中国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变过程,是整个社会多层次多方位的深刻变革,不仅要改革不适应现代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而且还要求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的现代转型。传统文化可以为解决各种矛盾和问题提供有益的启示,其中有关社会和谐的思想是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思想文化资源。传统和谐观虽然不能给我们提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现成答案,但它却可以为我们解决当代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以及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矛盾提供历史的智慧、现实的参照。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主体的儒家文化,在中国绵延相传两千余年,甚至影响到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它具有强大的兼容性、柔韧度和渗透力。“今天的中国是历史的中国的一个发展;我们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者,我们不应当割断历史。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承继这一份遗产。”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依据及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三、本文的研究方法
  • 一、和谐:中国传统社会的核心价值观
  • (一) 传统和谐观的概念
  • (二) 传统和谐社会构建的丰富实践
  • 二、传统和谐观与当代和谐社会建设
  • (一)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的提出与发展
  • (二) 传统和谐观与当代和谐社会建设
  • 三、传统和谐观的传承与发展
  • (一)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离不开唯物史观的指导
  • (二) 传统和谐观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应处理好三个关系
  • (三) 传承文明、构建和谐社会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传统和谐观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的哲学思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