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音变中的循环现象初探

历史音变中的循环现象初探

论文摘要

历史语言学中把一个语音变化影响到下一个语音变化的一系列音变称之为“链移”(chain shift)。链移的变化分为拉链式和推链式。徐通锵先生在《历史语言学》一书中基于语音链移提出了“循环”概念,认为链移可能使原来消失的音类重新恢复它在音系结构中的地位。本文暂且采用徐通锵先生的这一命名,而实际内容更为广泛,不仅包括链移中的循环,还包括其他各种因素引起的语音现象的重复出现。 本文对循环现象重新定义,并综合更多语音演变的材料对这一问题中各方面的情况,特别是对非链移方式导致的循环现象加以说明,试图找出变化的原因,发现循环对于研究语言发展的价值。 首先,从音移角度来讲,语音的链式变化可能导致循环。比如徐通锵先生(1985)对百年来宁波方言语音变化的研究显示,宁波方言部分蟹摄一等字由复元音到单元音再到复元音的演变过程就是一种推链造成的循环。根据王力先生的拟音,中古蟹摄一、二等字(开口呼)分别读复元音-ai、-ai,它们在宁波音系后来的演变中单元音化。到近代时,宁波音系中-n韵的韵尾逐渐弱化,以至脱落,其中-εn韵变成了-ε,与原本读-ε的阴声韵字相混。为了不影响交际,保持音类间的对立,原阴声-ε韵母高化为-e;新出现的-e又与原读-e韵的部分蟹摄字发生相混,为了维持独立性,原来的-e韵字也要发生转移,结果变成了复元音-EI、-εI。经过这样一番变化,在蟹摄字内部,复元音-ai、-ai消变成单元音一段时间后,复元音-EI、-εI又重新出现,形成由复元音到单元音再到复元音的循环。 语音循环原因复杂,形式多样,在很多情况下不是由链移引起,而是音系内部其它复杂因素造成的。例如,山西祁县方言中出现了双唇鼻音韵尾-m。这种-m尾不是中古深、咸摄的发展,而是臻曾梗通诸摄的合口字由于韵头[u]的前化和双唇作用强化,从而导致-n尾、-η尾双唇化的结果。又如山西方言知、照系声母中古以后在部分地区曾经历过一个完全合并的阶段,现在的山西部分地区方言知、照系声母又呈现分立状态。这是知、照声母合流以后又按照不同的介音条件演化的结果。知、照系声母从原来的分立到中古以后的合并,再到现在的分化,是一次循环的过程。但重新出现的语音现象与原来的语音现象并非同源,这也说明循环现象并不是同一语音的简单重复。 语音内部非链移方式导致的循环是音系中各种因素相互影响,共同作用,经

论文目录

  • 一、概说
  • (一) 研究背景介绍
  • (二) 题解
  • 二、语音链移引起的循环
  • (一) 宁波话中部分蟹摄字的复元音循环
  • (二) 中古英语[(?)]变为[(?)]后[(?)]在现代英语中重新出现
  • (三) 小结
  • 三、音系内部非链移原因引起的循环
  • (一) 山西祁县方言中-m韵尾的重新出现
  • (二) 江西部分地区赣语知三声母重新合于端组
  • (三) 部分山西方言知、照系声母的重新分化
  • (四) 小结
  • 四、语言的外部影响造成的循环
  • (一) 上海市区方言非组、晓组声母的重新分立
  • (二) 余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相关论文文献

    • [1].“徐通锵难题”之“徐解”和“鲁解”[J].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02)
    • [2].纪念徐通锵先生逝世十周年“字本位理论学术研讨会”在京举行[J]. 语言教学与研究 2017(01)
    • [3].字组理论探析——兼谈徐通锵的字本位观[J].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04)
    • [4].《求索者——徐通锵先生纪念文集》出版[J]. 修辞学习 2008(06)
    • [5].汉语理论研究的伟大贡献——学习徐通锵先生“字本位”理论有感[J]. 文教资料 2009(25)
    • [6].以徐通锵、潘文国、鲁川为代表的字本位理论发展综述[J]. 艺术科技 2015(06)
    • [7].从“联绵字”的界定看“字本位”理论中存在的问题[J]. 青年文学家 2011(01)
    • [8].书讯[J]. 语言教学与研究 2008(06)
    • [9].论“语言是现实的编码体系”——读徐通锵先生《语言学是什么》有感[J]. 法制与社会 2008(04)
    • [10].评徐通锵的“字本位理论”和学风[J]. 外国语言文学 2009(04)
    • [11].关于叶蜚声、徐通锵编著《语言学纲要》2010年修订版的几点质疑与思考[J]. 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 2011(05)
    • [12].简论徐通锵《语言论》的意义[J]. 语文学刊 2014(12)
    • [13].认知视角下的文字“字本位”说分析[J].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 2012(02)
    • [14].“新洋泾浜”现象浅议[J]. 语文知识 2014(04)
    • [15].“字本位”与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的转向[J]. 牡丹江大学学报 2010(12)
    • [16].徐通锵“字”本位思想探析[J]. 南阳理工学院学报 2010(01)
    • [17].浅析韵律对中英文构词的制约作用[J].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06)
    • [18].叶蜚声、徐通锵主编《语言学纲要》(修订版)研究的回顾和探索[J]. 现代语文 2018(06)
    • [19].论“字本位”思想的理论和应用[J]. 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 2008(02)
    • [20].《语言论:语义型语言的结构原理和研究方法》评[J]. 求索 2013(01)
    • [21].“字本位”理论述评[J]. 中华文化论坛 2008(S1)
    • [22].关于“字本位”与“词本位”争论的相关问题[J]. 鸡西大学学报 2015(10)
    • [23].基于语义的动补结构分析对比[J]. 鸡西大学学报 2011(05)
    • [24].从语言的交际功能看争吵行为[J]. 科教文汇(上旬刊) 2017(03)
    • [25]."字本位"理论与对外汉语教学研究述评[J]. 海外华文教育 2010(02)
    • [26].现代汉语词缀初探[J]. 大家 2012(05)
    • [27].“字本位”理论研究述评[J]. 文学教育(上) 2014(10)
    • [28].个性与共性视角下的“字本位”理论[J].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05)
    • [29].《历史认知语言学》述评——认知语言学发展新观[J]. 中国外语 2012(06)
    • [30].赵元任的单音节神话与徐通锵的字本位[J]. 华文教学与研究 2019(04)

    标签:;  ;  ;  

    历史音变中的循环现象初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