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LDL相关基因的多态性及血清VLDL浓度对肉种母鸡繁殖性能的影响

VLDL相关基因的多态性及血清VLDL浓度对肉种母鸡繁殖性能的影响

论文摘要

在卵黄的形成过程中,需要肝脏合成的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作为载体,与卵泡膜上的受体结合,将胆固醇转运进入卵泡膜。在VLDL的合成与转运过程中,Apo-VLDL II基因、Apo-B基因和OVR基因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因此,本试验以肉种母鸡为研究对象,研究了血清VLDL浓度、这三个基因的多态性及其与繁殖性状的关系,结果如下:本试验检测了148份QM母鸡的血清VLDL浓度,按浓度大小由低到高分为Ⅰ、Ⅱ、Ⅲ、Ⅳ组(44~200、201~380、381~720、720~1070mg/ml血清),各组对应的产蛋量依次为:97.30、100.35、98.19、98.12。其中,Ⅱ组与其他组的产蛋量差异显著(0.01<P<0.05),其他组之间的产蛋量差异不显著(P>0.05),表明中等血清VLDL浓度组(200-380mg/ml)的产蛋量最高。各组受精蛋孵化率和受精蛋健雏率差异均不显著(P>0.05)。试验采用PCR-SSCP和PCR-RFLP的方法,在三个基因上共检测到四个变异位点。在Apo-B基因上检测到3个多态位点:SNP1(26732bp,T/G)和SNP3(38349bp,9bp的插入缺失)为高度多态(PIC>0.5),SNP2(4578bp,A/G)为中度多态(0.25<PIC<0.5);在OVR基因上检测出SNP4(3967bp,T/G),为高度多态(PIC>0.5);在Apo-VLDL II基因上进行全序列扩增,未发现多态位点。Apo-B基因多态性与繁殖性状的关联分析发现:在300日龄产蛋量性状中,SNP1和SNP3的不同基因型差异显著(0.01<P<0.05),AB型比AA型高4.38个,HH型比GG型高3.25个。在300日龄蛋重中,SNP3的HH型比GG型高2.50g,差异达到显著水平(0.01<P<0.05)。进一步分析发现,单倍型组合在300日龄产蛋量、300日龄蛋重和受精蛋健雏率中的差异达到显著水平(0.01<P<0.05):300日龄产蛋量的最好单倍型组合为H1H3(ACE-ADE,92.83),最差单倍型组合为H3H4(ADE-ADF,85.52),二者相差7.21枚蛋,大于前面单位点变异所显示出的效应;300日龄蛋重的最好单倍型组合为H4H6(ADF-BCF,54.17),最差单倍型组合为H1H3(ACE-ADE,50.46),相差3.71g,也大于前面单位点变异所显示出的效应;受精蛋健雏率的最好单倍型组合为H4H6(ADF-BCF,0.97),最差单倍型组合为H2H6(ACF-BCF,0.89),二者相差0.08。OVR基因多态性与繁殖性状的关联分析发现:MM型和KK型在300日龄产蛋量和开产日龄上的差异显著(0.01<P<0.05)。在300日龄产蛋量上,KK型比MM型高6.86个;在开产日龄上,KK型比MM型早2.84天;表明KK型是高产蛋量和早开产的优势基因型。MM型和MK型在受精蛋健雏率上的差异显著(0.01<P<0.05),MM型比MK型高0.04,表明MM基因型是高受精蛋健雏率的优势基因型。基因多态性与血清VLDL浓度的关联分析发现:SNP1中BB型(234.75 mg/ml)的血清VLDL浓度极显著(P<0.01)低于AA型(349.23mg/ml),并且两基因型间的受精蛋孵化率和受精蛋健雏率差异均不显著(P>0.05)。因此,BB型是较低VLDL浓度的优势基因型。综上所述,中等血清VLDL浓度组(201~380mg/ml)的产蛋量最高。Apo-B基因SNP1的AB型是高产蛋量的优势基因型,SNP3的HH型是高产蛋量和高蛋重的优势基因型。OVR基因SNP4的KK型是高产蛋量和早开产的优势基因型。对于Apo-B基因和OVR基因多态性、血清VLDL浓度水平和繁殖性状三者的关系仍需进一步研究。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1 文献综述
  • 1.1 产蛋鸡VLDL研究进展
  • 1.1.1 VLDL的结构及合成
  • 1.1.2 VLDL的转运及代谢机制
  • 1.1.3 Apo-VLDLⅡ结构与功能
  • 1.1.4 Apo-B结构与功能
  • 1.1.5 OVR结构与功能
  • 1.2 本研究涉及的候选基因
  • 1.2.1 Apo-VLDLⅡ基因
  • 1.2.2 Apo-B基因
  • 1.2.3 OVR基因
  • 1.3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2 试验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1.1 供试样本
  • 2.1.2 主要仪器设备
  • 2.1.3 主要试剂及配置
  • 2.2 试验方法
  • 2.2.1 技术路线
  • 2.2.2 血样采集
  • 2.2.3 血清VLDL浓度的测定
  • 2.2.4 总DNA的提取
  • 2.2.5 DNA样品纯度和浓度的检测
  • 2.2.6 引物设计和引物稀释
  • 2.2.7 PCR扩增
  • 2.2.8 PCR产物的纯化回收
  • 2.2.9 PCR-RFLP分析
  • 2.2.10 SSCP分析和基因型判定
  • 2.3 数据处理方法
  • 2.3.1 血清VLDL浓度与繁殖性状的相关分析
  • 2.3.2 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计算
  • 2.3.3 多态信息含量(PIC)
  • 2.3.4 基因SNPs与血清VLDL浓度及繁殖性状的关联分析
  • 2.3.5 单倍型的构建
  • 2.3.6 生物信息学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群体间的繁殖性能分析
  • 3.2 VLDL与繁殖性状的相关分析
  • 3.2.1 血清VLDL浓度与产蛋量的显著性分析
  • 3.2.2 血清VLDL浓度与受精蛋孵化率和受精蛋健雏率的显著性分析
  • 3.3 总DNA提取结果
  • 3.4 PCR扩增结果
  • 3.4.1 Apo-VLDLⅡ基因PCR扩增结果
  • 3.4.2 Apo-B基因PCR扩增结果
  • 3.4.3 OVR基因PCR扩增结果
  • 3.5 Apo-B基因的结果分析
  • 3.5.1 Apo-B基因酶切结果分析
  • 3.5.2 Apo-B基因PCR-SSCP多态检测结果
  • 3.6 OVR基因结果分析
  • 3.7 突变位点统计
  • 3.8 基因群体遗传学分析
  • 3.8.1 Apo-B基因群体遗传学分析
  • 3.8.2 基因单个多态位点对繁殖性状的遗传效应分析
  • 3.8.3 Apo-B基因单倍型的构建及其对繁殖性状的遗传效应分析
  • 3.8.4 单个多态位点对血清VLDL浓度的遗传效应分析
  • 3.9 生物信息学分析
  • 4 讨论
  • 4.1 血清VLDL浓度与产蛋量的相关分析
  • 4.2 血清VLDL浓度与孵化率的相关分析
  • 4.3 鸡Apo-B基因的多态性及遗传效应
  • 4.3.1 Apo-B基因变异的鉴定
  • 4.3.2 Apo-B基因与繁殖性状及血清VLDL浓度的关联分析
  • 4.4 鸡OVR基因的多态性及遗传效应
  • 4.5 SNPs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Up-regulation of VLDL Receptor Expression and Its Signaling Pathway Induced by VLDL and β-VLDL[J]. Journal of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Medical Sciences) 2009(01)
    • [2].VLDL促进脂蛋白脂酶在人肾小球系膜细胞系的表达[J]. 基础医学与临床 2009(05)
    • [3].血VLDL-c、UA和尿mALB水平与1型糖尿病肾病预后的研究[J]. 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8(05)
    • [4].鸡Apo VLDLⅡ基因内含子多态性与肉质关联分析[J]. 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2008(01)
    • [5].快速琼脂糖电泳测定VLDL联合non-HDL的初步临床应用[J].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2008(07)
    • [6].肝脏极低密度脂蛋白合成和分泌的研究进展[J]. 动物营养学报 2011(11)
    • [7].运用双向荧光差异凝胶电泳分析VLDL致THP-1来源泡沫细胞的形成[J]. 检验医学 2012(01)
    • [8].VLDL对人尿酸盐转运蛋白hOAT1基因表达的影响[J].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8(06)
    • [9].亚硫酸钠对章氏肝细胞TG含量和VLDL分泌的影响[J]. 毒理学杂志 2012(03)
    • [10].阿托伐他汀降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疗效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J]. 心肺血管病杂志 2017(05)
    • [11].Hepatitis C virus G1b infection decreases the number of small low-density lipoprotein particles[J].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2016(29)
    • [12].家禽脂蛋白代谢的研究[J]. 家禽科学 2010(01)
    • [13].磷脂酰胆碱的合成和转运对极低密度脂蛋白分泌的调节作用[J]. 医学研究生学报 2011(12)
    • [14].白细胞、血脂水平与癌症的相关性[J]. 延边大学医学学报 2010(01)
    • [15].金定鸭Apo VLDL Ⅱ基因多态性及其与生产性能的关联分析[J]. 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2010(04)
    • [16].AS模型兔主动脉平滑肌与骨骼肌中VLDL受体亚型的分布和表达[J]. 数理医药学杂志 2008(01)
    • [17].产蛋鸡极低密度脂蛋白组装的调控因素[J]. 中国畜牧兽医 2008(05)
    • [18].Effect of Insulin on the Differential Expression of VLDL Receptor Isoforms of SGC7901 Cell and Its Biological Implication[J]. Journal of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Medical Sciences) 2010(05)
    • [19].Journal of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Medical Sciences) CONTENTS Volume 29 2009 (Bimonthly)[J]. Journal of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Medical Sciences) 2009(06)
    • [20].Antidiabetic and hypolipidemic activities of ethanolic leaf extract and fractions of Melanthera scandens[J]. Asian Pacific Journal of Tropical Biomedicine 2012(07)
    • [21].高邮鸭部分血浆生化指标与肉用性能相关性分析[J]. 中国家禽 2014(17)
    • [22].Antioxidant Effect of Herbs and Spices on Copper Mediated Oxidation of Lower and Very Low Density Lipoprotein[J]. 中国天然药物 2010(02)

    标签:;  ;  ;  ;  

    VLDL相关基因的多态性及血清VLDL浓度对肉种母鸡繁殖性能的影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