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形容词重叠研究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形容词重叠研究

论文摘要

重叠是汉语的一种重要的语法于段,包括形容词重叠、动词重叠、名词重叠、副词重叠、数词重叠、量词重叠等等。其中,形容词重叠形式复杂、功能多样、语义丰富,作为使用较多的一种重叠一直是语言界研究的重点,也是外国人学习汉语的一大难点。从上世纪五十年代开始,有关形容词重叠的研究非常复杂也越来越深入,这方面研究的文章和专著都很多,如:吕叔湘先生在《现代汉语八百词》中,讨论了形容词重叠作为修饰名词性成分、修饰动词短语、作谓语、在“得”字后作补语、形容词重叠前加指数量短语或数量短语后作主语和宾语的五种语法功能;朱德熙先生重点指出了重叠式状态形容词的分类,以及其语法意义都包含着一种量的观念在内;李宇明《论词语重叠的意义》、张敏《从类型学和认知语法角度看汉语重叠现象》等从多角度出发并运用了语义特征分析,引进了认知学、类型学等新的研究方法,从而使形容词重叠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从研究的角度看,前人在研究形容词重叠的时候,多从理论语法的角度,以期对对外汉语教学的各个方面有所帮助,而真正从二语习得的角度进行研究形容重叠的论文和专著,则少之又少。长期以来,对外汉语教学界也一直寄希望于吸取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的成果然后将其运用于对外汉语教学,很显然,教学语法与理论语法存在着诸如教学对象、教学方法、教学目的等诸多不同点,教学语法的研究应当立足于对外汉语教学本身。从留学生习得的角度看,留学生在学了形容词重叠这一语法项目后,常误以为所有的形容词都可以重叠。或者在使用时出现重叠的形式不对、重叠后的句法功能不对、重叠后的语法意义不对,如“他苗苗条条的”、“她的眼睛很大,唇很红红的”等是留学生常出现的错误。这些偏误的产生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第一,教材的语法解释不够科学及练习设计得不够完善;第二,教师的教学方法不当;第三,学生的回避策略以及目的语规则的泛化。如何让留学生掌握并熟练运用形容词的重叠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也是本文研究的主要目的所在。本文的研究旨在让留学生习得一个形容词之后掌握:它是不是可以重叠;如果可以重叠,重叠的形式是什么;重叠以后有什么句法功能;有什么语法意义。当然,语言的习得过程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应该根据学生的水平按照二语习得的顺序来编排这一语法功能,不能一蹴而就。本文借鉴了前人在本体方面的研究成果,并在调查分析《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中可重叠的形容词、留学生使用形容词重叠时出现的错误、以及《博雅汉语》、《发展汉语》等2000年后出版的有代表性的对外汉语教材是如何编排这个语法点的基础上,探讨形容词重叠的有关问题,以期对教师如何教、教材如何编排、学生如何学这一语法点有所肩示。首先,本文要研究的形容词重叠是针对《等级大纲》中出现的形容词。其次,本文要讨论的形容词重叠专指形容词构形上的重叠,而不是构词或者是短语、句法上的重叠,比如,“高高兴兴”、“轰轰烈烈”和“不错不错,这个问题值得讨论”这三种重叠,“高高兴兴”有基式“高兴”,“轰轰烈烈”无基式,“不错不错”有人称之为重复短语,后二者都不是本文所要谈的重叠。再次,一个形容词能不能重叠,重叠的形式是什么,前人往往依靠自己和周围人的语感来断定,也有人在文学作品甚至是风靡一时的流行歌曲的歌词中找到印证。本文利用北京大学现代汉语语料库来检验重叠式的合法性,力求客观准确。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大纲中形容词的重叠
  • 第一节 重叠的形式
  • 第二节 重叠的句法功能
  • 第三节 重叠的语法意义
  • 第四节 形容词重叠变化的理据
  • 第二章 形容词重叠使用的正误及原因
  • 第一节 使用正确的例句试析
  • 第二节 使用错误的例句分类及原因
  • 第三节 与重叠式相关的"的"、"地"问题
  • 第三章 形容词重叠的习得策略
  • 第一节 教材编写方面
  • 第二节 课堂教学及评估测试方面
  • 第四章 结语
  • 一、本研究创新之处
  • 二、有待于研究的部分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形容词重叠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