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病毒神经束路示踪技术研究“关元”穴针刺信号的传导通路

应用病毒神经束路示踪技术研究“关元”穴针刺信号的传导通路

论文摘要

目的:本文在针刺对“围绝经期综合征”治疗作用的中枢及外周机制的研究基础上,以去卵巢大鼠为动物模型,应用不同标记的两种伪狂犬病毒株(pseudorabiesvirus,PRV)作为神经示踪剂,研究针刺信号从“关元”穴到中枢神经系统的传导通路,为中医临床应用针刺“关元”穴治疗女性生殖内分泌疾病的机制提供现代神经科学的实验依据。方法:SD雌性大鼠(200-220g)随机分为四组:正常组(INT),正常加电针组(INT+EA),去卵巢组(OVX)和去卵巢加电针组(OVX+EA)。OVX和OVX+EA动物在乙醚麻醉下行双侧卵巢切除术,术后与INT和INT+EA动物一起在相同条件下饲养四周。四组大鼠同时在“关元”穴注射10μl滴度为107plaque-formingunits(PFU)/ml的伪狂犬病毒(分别为PRV-gG--LacZ+和PRV-gG--TK--EGFP)。INT+EA和OVX+EA组在注射病毒后30分钟给予电针处理(连续波,刺激频率2Hz,强度2-3mA),每天1次,每次30分钟,连续3天。每次电针处理后6小时,做阴道涂片观察各组大鼠的阴道上皮细胞脱落情况。于第三次电针处理6小时后取血,用于血雌激素水平的测定,并灌流固定后取脑和脊髓,观察PRV在各部位的分布和变化。结果:(一)OVX大鼠的阴道涂片只显示有少量白细胞和无形态的上皮细胞碎片;电针处理后,阴道涂片中可重新出现成熟脱落上皮细胞;去卵巢后,大鼠外周E2的水平明显降低;电针处理后血E2的水平比OVX组明显升高(p<0.05);而INT+EA组与INT组相比无明显变化。(二)用PRV-gG--LacZ+示踪结果显示:四组大鼠的脊髓、脑干、下丘脑以及大脑皮层均可观察到PRV免疫阳性细胞。其主要分布为在脊髓的腰、胸、颈段的腹侧和背侧角,脑干孤束核、楔束核、巨细胞网状核、迷走神经背核、三叉神经脊束核、中缝大核、蓝斑、脑桥尾侧网状核、脑桥被盖网状核、小细胞网状核、三叉神经主核、三叉神经中脑核、斜方体核、旁正中网状核、外侧网状核、下橄榄核;丘脑腹侧核、中央灰质、海马、隔内侧核、下丘脑室旁核、视交叉部的弓状核、下丘脑腹内侧核、斜角带核、外侧视前区等,以及皮层的纹状区等部位;各核团PRV-IR阳性细胞计数和统计结果表明,OVX组与神经内分泌密切相关的核团如隔内侧核、弓状核、斜角带核等的PRV免疫阳性细胞表达明显减少(p<0.05);部分核团如视前区、下丘脑腹内侧核甚至无阳性表达(p<0.01)。而OVX+EA组在相同核团内的阳性细胞数量与OVX相比明显增加(p<0.05),INT和INT+EA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三)用PRV-gG--TK--EGFP示踪结果显示,四组大鼠的脊髓、脑干、下丘脑以及大脑皮层均可观察到PRV-gG--TK--EGFP免疫阳性细胞,分布在脊髓的腰、胸、颈段的腹侧和背侧角,脑干孤束核、巨细胞网状核、脑桥被盖网状核、脑桥尾侧网状核、三叉神经脊束核、外侧网状核、斜方体核、中锋大核、下橄榄核;丘脑网状核、隔内侧核、下丘脑室旁核、视交叉部的弓状核、视前区,以及皮层的纹状区等部位;阳性细胞的计数和统计结果表明,OVX组下丘脑部与神经内分泌密切相关的核团,如隔内侧核,弓状核,室旁核和视前区的PRV免疫阳性细胞数量明显减少(p<0.05),OVX+EA组在相同核团内的阳性细胞数与OVX相比明显增加(p<0.05),INT与INT+EA相比则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生理状态下针刺动物穴位,针刺信号沿该穴位的神经解剖通路传导;去卵巢后,机体功能发生异常,原有神经通路受到影响;针刺特定穴位可能促进了某些神经通路的结构或功能的恢复,其机制可能与针刺“关元”穴提高去卵巢大鼠体内雌激素水平有关;针刺“关元”穴对女性生殖内分泌疾病的治疗,可能通过中枢(下丘脑)整合针刺信息实现的。

论文目录

  • 英文缩写字表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材料和方法
  • 1.实验材料
  • 1.1 实验动物
  • 1.2 神经示踪剂
  • 1.3 试剂
  • 1.4 仪器
  • 2.实验方法
  • 2.1 动物分组
  • 2.2 去卵巢术
  • 2.3 PRV病毒制备、测定及微量注射
  • 2.4 电针方法和参数
  • 2.5 阴道脱落细胞学检查
  • 2.6 雌激素放射免疫测定
  • 2.7 大鼠中枢神经组织冰冻切片的制备
  • 2.8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
  • 2.9 免疫荧光法
  • 2.10 结果统计及数据处理方法
  • 结果
  • 1.针刺"关元"穴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疗效评定
  • 1.1 阴道脱落细胞学变化
  • 1.2 雌激素水平的变化
  • --LacZ+示踪"关元"穴针刺信号的传导通路'>2.PRV-gG--LacZ+示踪"关元"穴针刺信号的传导通路
  • 2.1 PRV免疫阳性细胞在脊髓的表达
  • 2.2 PRV免疫阳性细胞在脑干的表达
  • 2.3 PRV免疫阳性细胞在下丘脑的表达
  • 2.4 PRV免疫阳性细胞在中脑、前脑和皮层的表达
  • --TK--EGFP示踪"关元"穴针刺信号的传导通路'>3.PRV-gG--TK--EGFP示踪"关元"穴针刺信号的传导通路
  • 3.1 PRV免疫阳性细胞在脊髓的表达
  • 3.2 PRV免疫阳性细胞在脑干的表达
  • 3.3 PRV免疫阳性细胞在下丘脑的表达
  • 3.4 PRV免疫阳性细胞在丘脑网状核和皮层的表达
  • 讨论
  • 1."围绝经期综合征"及其针刺治疗
  • 2."围绝经期综合征"动物模型的选择及针刺处理
  • 3.穴位与神经
  • 4.PRV作为神经示踪剂的优越性
  • --LacZ+示踪关元穴针刺信号的传导通路'>5.PRV-gG--LacZ+示踪关元穴针刺信号的传导通路
  • 6.核团发生变化的机制
  • --TK--EGFP的应用'>7.PRV-gG--TK--EGFP的应用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1.参加会议和发表文章
  • 2.致谢
  • 3.主要溶液及配制
  • 综述
  • 伪狂犬病毒在神经束路示踪中的应用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  ;  

    应用病毒神经束路示踪技术研究“关元”穴针刺信号的传导通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