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寄宿制学校留守儿童教育策略研究

农村寄宿制学校留守儿童教育策略研究

贵州省平塘县通州中学

摘要: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持续深入推进,越来越多的青年离开农村到城市需求发展机会,随之而来的农村地区留守儿童问题在近年来不断凸显并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问题。农村地区寄宿制学校留守儿童作为一群特殊的群体应该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他们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在寄宿制学校需要更多情感上的关怀与关心,这是留守儿童实现个体健康成长的基础,作为教育教学的主体,农村寄宿制学校应该在寄宿制学留守儿童教育层面探索相应的优化策略。

关键词:城镇化寄宿制学校留守儿童教育策略

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长期外出务工、由其其他直系亲属负责监管的农村地区学龄儿童。根据国家教育部公布的相关资料数据,早在2012年我国就拥有多达2200万庞大规模的农村地区留守儿童,这一数字在六年以后的当下一定有相应的增幅,如此庞大规模的农村留守儿童是一个需要社会各界引起普遍关注的社会群体,他们中的很多人都是由年迈的爷爷奶奶抚养,日常监护、教育发展问题以及心理健康等问题没有基本的保障,因此可以说当下农村地区的留守儿童问题是一个急需要有效解决和优化的时代命题,这个过程中需要各方的积极努力。而在农村地区寄宿制学校中的留守儿童则更是一群特殊的群体,他们长期在封闭式寄宿制学校中学习和生活,与自己的亲属接触和交流的机会十分有限,因此可以说寄宿制学校中的留守儿童是农村地区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群体中的特殊群体,他们的生活与教育发展、情感等问题更为突出。对于农村寄宿制学校留守儿童的教育而言,学校是其中的最直接教育主体,需要学校不断优化与完善相应的针对留守儿童的教育策略,以帮助学生实现正常的人生跨越与发展。我校就是农村地区寄宿制类型,同时学校的留守儿童数量较多,如何做好这部分学生的教育工作是个命题,过去几年我校在这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本文以下紧密围绕农村寄宿制学校留守儿童的教育这一主题,从寄宿制学校中留守儿童教育中的实际问题出发,重点介绍本校相应的优化改革措施,以和学界交流。

1、当下农村地区各级寄宿制学校普遍缺乏较为完善的针对留守儿童的教育策略,学校中的留守儿童普遍存在学习成绩差、性格孤僻以及辍学率偏高等问题,本校持续提高认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着力于制定和持续完善相应的教育教学策略,帮助这一特殊群体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之中。

关于农村寄宿制学校留守儿童的教育策略方面已经有大量的研究成果,我们利用中国知网数据库进行关键词检索会发现相关主体的期刊论文有将近100篇,其中包括高等院校硕士、博士的毕业论文,这说明从理论与意识的层面这一问题已经得到了普遍的关注。但很不幸的是就实践层面而言,我国农村寄宿制学校普遍缺乏甚至根本没有特别针对留守儿童教育方面的措施,这样的问题需要寄宿制学校引起足够的重视。我校作为一所农村地区寄宿制学校,学校上下充分理解留守儿童是一个特别需要特别照顾的社会弱势群体,我们始终从教育的本质即培养和促进人的发展视角出发,在全新的“育人”观指导下,以学生为本,在充分尊重学生的基础上积极帮助学生,从学习、生活到具体的情绪情感等诸多方面逐渐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教育模式。

2、农村寄宿制学校留守儿童教育过程中要以“爱”为核心,我校不断强化和凸显学校班主任和任课老师对于留守儿童的关爱和关心,通过一系列实实在在的形式使学生感受到来自老师的关怀与温暖。

我们始终认为当下农村地区的寄宿制学校中留守儿童的教育过程中最大的问题是情绪情感关注与疏导问题,他们由于长期与家人没有情绪情感上的交流与互动,导致很多学生出现了无心学习、孤僻少语的不良影响,这很大程度上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在这样的认识基础上,我校作为一个寄宿制学校,我们持续强化班主任和任课教师对于留守儿童的关怀与关心,定期与这一群体的学生进行耐心的交流与谈话,在平等和蔼的气氛中使学生能够敞开心扉说出自己的困惑和疑问,针对这些困惑与疑问或者学生遇到的现实困难,教师特别是班主任积极引导,力所能及地帮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要以引导、疏通和鼓励为主。另外,我校针对留守儿童全面实行了教师承包制度,将3-5人的留守儿童具体承包给特定的教师,教师负责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特别是情感上的关怀,学校鼓励和支持承包教师在周末、节假日等时间组织所承包学生登山、到教师家里做客吃饭等活动,教师要定期上报学生的基本情况和自己的工作内容。

3、作为寄宿制学校,我们特别引导班主任和教师重点关注留守儿童的同学关系,这是非常重要的一点,只有留守儿童处于一个积极向上的同学关系网络之中,学生的学习与成长才有基本的保障。

实际上针对农村地区寄宿制学校中留守儿童的教育中,相对于教师的因素而言,同学关系更为至关重要,因此我校要求教师特别关注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群体的同学关系网络。同学关系在留守儿童教育体系中的重要性是由学生在学校的基本情况决定的,因为同学关系网络是留守儿童在学校中最为直接的生活与学习环境,如果学生个体没有一个相对健康向上的同学关系,这部分学生很容易走向歧途。在实际管理过程中,我们要求以班主任为主体的教师团队要在日常的教学管理过程中注意观察学生情况,特别留意留守儿童的思想状态和学习情况,如果发现一些不良的现象要高度重视,及时地就这一主题与学生进行个别谈话,使其认识到自身的人生定位与主要任务,同时我校教师对于留守儿童的同学关系进行了积极有益的干预与调整,这个过程我们一般通过调整班级的座位等形式去实现。

新时期时代背景下,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教学功能更加突出和强调对于学生核心素养与终身幸福的关注,教育是为了促进和优化个体学生的健康成长而进行的有目的的群体活动,而寄宿制学校中的留守儿童是学生中的特殊群体,学校和教师要针对这一群体制定和持续完善相应的教育与帮扶机制,以切实帮助留守儿童的学习和成长,只要相关教育主体积极努力,爱生如子,我们相信这一命题将得到很好的优化与解决。

参考资料:

1、廖会兰,“师爱”,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钥匙——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寄宿制学校留守儿童学生教育的探索,《名师在线》,2016年05期。

2、刘诗波,郑显亮,胡宏新,农村寄宿制学校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功能补偿探索——以江西A县B小学的实践为例,《中国教育学刊》,2014年10期。

3、王福成,吴秋平,农村寄宿制学校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浅谈——重庆市“十二五规划”留守儿童专项课题,《新课程学习(下)》,2013年01期。

4、张文君,农村寄宿制初中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与校本策略研究--以淮安市为例,扬州大学硕士研究生论文。

5、祁云,让教育无缝对接让课间充满阳光——例谈农村寄宿制学校留守儿童心理失衡问题研究策略,《学周刊》,2018年12期。

6、李书卿,周红松,赵建光,靳志刚,让农村娃在家门口享受优质教育资源——成安县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纪实,《河北教育(综合版)》,2013年02期。

标签:;  ;  ;  

农村寄宿制学校留守儿童教育策略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