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学生习得汉语语气副词调查研究

外国学生习得汉语语气副词调查研究

论文摘要

本文从语言的信息传播功能和人类认知心理的角度,首先明确了“语气”的性质,并对现代汉语语气副词进行了重新定义和分类,从而确立了二语习得考察对象。然后通过检索汉语习得语料库、测试及问卷调查等形式,质化和量化研究相结合综合考察了第二语言学习者(来华留学生)语气副词的习得状况,统计分析各种相关数据并运用国外第二语言习得理论提出的相关假说进行检验,从而确定了语气副词的习得难点、难度等级和习得顺序,特别是重点对副词“也”进行了全面考察和分析,并运用偏误分析、汉外对比及认知语言学理论分析解释语气副词习得顺序的成因与制约因素,由此提出了对外汉语语气副词习得策略和教学策略。本文的成果对汉语语气副词本体及二语习得研究和教学都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全文共分八章。 第一章 介绍研究背景、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以及选题的目的和解决思路。语气副词功能丰富,具有传信功能、情感功能以及语篇关联功能,是二语习得的一个重点。中介语语料显示语气副词是使用频率较低且偏误率比较高的一类词,是二语习得的一个难点。目前还没有一个针对语气副词习得顺序的系统论述,因此探讨影响语气副词习得因素的研究工作很有必要。 第二章 本章考察了部分当代词典和语料中“语气、口气、态度”的用法,界定了“语气”与“口气”两个概念,认为应从交际功能和情态两个角度给语气进行分类。 第三章 在总结前人相关研究基础上,对语气副词进行了定义,提出了判定标准,分析了语气副词的句法分布、语义和与语用功能,并重新对语气副词进行了分类,结合对外汉语等级和教学大纲,确定本文所要考察研究的常用语气副词。 第四章 基于测试的语气副词56个习得项目考查。首先介绍有关测试的方案和被试的情况,然后从句法分布、词汇语义理解和语用意义三个方面分别对56个项目的答题情况进行统计与分析,并根据难度(答对率)排定了语气副词习得顺序,验证了二语习得的自然顺序假说,发现习得顺序与语气副词的次类相关,呈现从[认知类]到[道义类]再到[情感类]的规律。通过统计习得语料库部分语气副词使用频率以及学生问卷所答词汇量验证测试试题的信度和效度,综合排定了语气副词的习得顺序。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外国学生习得汉语语气副词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 1.1 语气副词是汉语习得的一个难点
  • 1.2 语气副词是汉语习得重要的一部分
  • 1.3 探讨影响语气副词习得效果的因素很有必要
  • 1.4 选题的意义和价值
  • 1.5 本论文研究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 第二章 现代汉语语气系统及语气副词的地位
  • 2.1.众说纷纭的“语气”
  • 2.2.实际语料中“语气”“口气”“态度”的使用
  • 2.3.语言的功能与语气的界定
  • 第三章 现代汉语语气副词定义与分类
  • 3.1 语气副词相关研究综述
  • 3.2 语气副词的定义及分类
  • 3.3 本文所要研究的常用语气副词
  • 第四章 基于测试的语气副词56个习得项目考查
  • 4.1 有关测试的情况说明
  • 4.2 数据统计与分析
  • 4.3 有关语气副词习得难度排序的讨论
  • 第五章 基于语料库的日本留学生“也”的习得考察与分析
  • 5.1 “也”的习得考察
  • 5.2 “也”的偏误类型
  • 5.3.“也”和“も”的语义、语法比较及“也”的习得难点分析
  • 5.4 小结
  • 第六章 语气副词习得偏误相关因素探讨
  • 6.1 语气副词习得涉及的主要因素
  • 6.2 语气副词习得的偏误因素之一——语义问题
  • 6.3 语气副词习得的偏误因素之二——语法问题
  • 6.4 语气副词习得的偏误因素之三——语用问题
  • 6.5 语气副词习得的偏误因素之四——文化差异
  • 第七章 语气副词习得策略讨论
  • 7.1 习得策略的内容、分类和研究方法
  • 7.2 语气副词的习得策略调查方案设计
  • 7.3 习得策略统计报告及分析
  • 7.4 语气副词二语习得策略讨论
  • 第八章 语气副词教学策略研究
  • 8.1 二语习得研究与建构主义教学理论
  • 8.2 影响习得的教学相关因素探讨
  • 8.3 语气副词的教学策略探讨
  • 结语
  • 附1:语气副词习得问卷调查及语气副词测试试卷
  • 附2:三种大纲及语言学家研究所举语气副词比照表
  • 附3:博士在读期间发表的相关论文
  • 参考文献
  • 后记
  • 相关论文文献

    • [1].语气副词“并”的语法化历程及其反预期标记功能[J].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03)
    • [2].语气副词“并”语法研究[J]. 汉字文化 2020(15)
    • [3].《老子》中的语气副词研究[J].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8(04)
    • [4].上古汉语不确定语气副词的区分[J]. 中国语文 2016(05)
    • [5].在两个三角中看语气副词“到底”与“倒是”的关系[J]. 语言与翻译 2017(01)
    • [6].语气副词“并”的语法功能研究[J].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7(01)
    • [7].“毕竟”疑问语气副词用法初探[J].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02)
    • [8].“何”类反诘语气副词对比浅析——以“何必”与“何苦”、“何尝”与“何曾”的对比为例[J].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06)
    • [9].“强调类”语气副词的界定及其句型分布[J]. 内蒙古电大学刊 2015(01)
    • [10].现代汉语唯饰谓语气副词研究[J]. 长江丛刊 2019(06)
    • [11].现代汉语中语气副词的语义特征探究[J]. 散文百家 2019(05)
    • [12].“宁可”类语气副词研究探讨[J]. 新教育 2019(31)
    • [13].语气副词“偏偏”探析[J]. 现代语文(学术综合版) 2015(09)
    • [14].转折类语气副词语义组合分析[J]. 科教文汇(下旬刊) 2015(11)
    • [15].现代汉语语气副词研究综述[J]. 语文学刊 2014(16)
    • [16].语气副词“又”与“并”、“还”对比分析[J]. 语文学刊 2009(16)
    • [17].上古汉语语气副词的位置与分布[J]. 语言研究集刊 2017(01)
    • [18].现代汉语语气副词“千万”“万万”的语义特征研究[J]. 青年文学家 2017(24)
    • [19].清末民初旗人小说中反义对立式语气副词探析[J]. 民俗典籍文字研究 2016(02)
    • [20].“毕竟”类语气副词的教学研究与设计[J]. 国际汉语教育研究 2015(00)
    • [21].从句末语气词考察语气副词的分布[J]. 青年文学家 2015(26)
    • [22].语气副词“不过”的主观性和主观化[J]. 华中人文论丛 2012(01)
    • [23].或然语气副词的示证性与传信度表达[J]. 对外汉语研究 2016(02)
    • [24].《儒林外史》的语气副词“少不得”及“X不得”组合[J]. 长江学术 2020(03)
    • [25].语气副词“可”的核心语义[J]. 汉语学报 2018(03)
    • [26].语气副词“说不定”、“也许”的共时分析[J]. 铜仁学院学报 2015(06)
    • [27].语气副词“倒是”探析[J].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02)
    • [28].语气副词“反正”探析[J]. 浙江万里学院学报 2016(04)
    • [29].留学生习得语气副词“究竟”的偏误分析[J]. 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 2012(12)
    • [30].语气副词“究竟”“到底”对比探究[J]. 明日风尚 2018(18)

    标签:;  ;  ;  ;  ;  ;  

    外国学生习得汉语语气副词调查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