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信贷担保制度研究

农村信贷担保制度研究

论文摘要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破除城乡二元结构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建立完善的农村信贷担保制度,回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资金短缺的问题,探究社会信用体系完善的新思路,探索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积聚与扩散的路径,对于解决“银行难贷款、农民贷款难”,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显得尤为重要。绪论部分,首先阐释了本文的选题动机,揭示了完善农村信贷担保制度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其次在总结国内外研究现状后,藉此发现既往对这一课题研究中存在的不足,以便为本文的分析研究提供努力的方向,并提出了本文研究的重点与创新点,最后就本文研究的思路与方法作了大致说明。第一部分,农村信贷担保制度的基本理论。该部分着眼于有关农村信贷担保制度基本问题的研究,主要涉及农村信贷担保制度的界定、功能以及农村信贷担保的法律关系、理论基础等问题的探讨。第二部分,我国农村信贷担保制度的现状透视。该部分针对我国目前的农村信贷担保制度的发展状况进行了全面梳理与详细分析,发现其主要问题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首先,农村信贷担保主体存在着专业融资担保机构实力有限、正规金融机构支农功能不足、非正规金融机构法律定位不明等问题;其次,农村信贷担保模式创新不足;再次,农户有效担保资源严重匮乏,表现为农村担保物范围狭窄、担保财产的流转受限、保证人担保能力不足等问题;最后,农村信贷担保的配套制度不完善。第三部分,我国农村信贷担保制度的发展与创新。该部分在之前的理论分析与实证考察基础之上,确立农村信贷担保制度的改革与发展必须遵循适度干预、法治优先、可持续、区域差别等原则,还要从农村信贷担保制度的主体拓展、模式创新、担保物范围扩大以及配套制度的完善这四个方面进行制度构建。首先,农村信贷担保制度的主体拓展要通过专业性担保机构、正规金融机构、非正规金融机构的制度创新来完成;其次,农村信贷担保制度的模式创新,一方面要完善农户联保贷款制度,另一方面则可以推广“四位一体”型农村信贷担保模式;再次,农村有效担保物范围的扩大,既要突破现有法律障碍,实现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又要在现行法律范围内,大力促进其他有效担保物融资贷款;最后,完善农村信贷担保配套制度。结语部分,在梳理全文体系与结构脉络的基础上,检讨了本文存在的不足与局限性,提出了个人对于农村信贷担保制度的总体认识,即农村信贷担保制度的问题不仅仅是一个法律、经济问题,更是一个社会、政治问题,需要在今后付诸进一步的思考与研究。

论文目录

  •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 本文选题的动机
  • (二) 国内外相关研究的现状
  • (三) 本文研究的重点与创新点
  • (四) 本文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 一、农村信贷担保制度的基本理论
  • (一) 农村信贷担保制度的界定
  • (二) 农村信贷担保法律关系
  • 1. 农村信贷担保法律关系的主体
  • 2. 农村信贷担保法律关系的内容
  • 3. 农村信贷担保法律关系的客体
  • (三) 农村信贷担保的理论基础
  • 1. 经济学基础
  • 2. 社会学基础
  • 3. 法学基础
  • (四) 我国农村信贷担保制度的功能
  • 1. 确保债权实现,分散交易风险
  • 2. 扩宽融资渠道,发挥财产效用
  • 3. 产生经济激励,实现宏观调控
  • 二、我国农村信贷担保制度的现状透视
  • (一) 农村信贷担保主体的问题
  • 1. 专业融资担保机构实力有限
  • 2. 正规金融机构支农功能不足
  • 3. 非正规金融机构法律定位不明
  • (二) 农村信贷担保模式创新不足
  • (三) 农户有效担保资源严重匮乏
  • 1. 农村担保物范围狭窄
  • 2. 担保财产的流转受限
  • 3. 保证人担保能力不足
  • (四) 农村信贷担保配套制度的问题
  • 1. 农村金融监管制度不完善
  • 2. 农业保险法律制度缺失
  • 3. 农村信用环境不良
  • 4. 农村产权市场不健全
  • 三、我国农村信贷担保制度的发展与创新
  • (一) 我国农村信贷担保制度改革发展的基本原则
  • 1. 适度干预原则
  • 2. 法治优先原则
  • 3. 可持续性原则
  • 4. 区域差异原则
  • (二) 农村信贷担保制度的主体拓展
  • 1. 专业担保机构的制度创新
  • 2. 正规金融机构的制度创新
  • 3. 非正规金融机构的制度创新
  • (三) 农村信贷担保制度的模式创新
  • 1. 完善农户联保贷款制度
  • 2. 推广“四位一体”型农村信贷担保模式
  • (四) 农村有效担保物范围的扩大
  • 1. 突破现有法律障碍,实现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
  • 2. 在现行法律范围内,大力促进其他有效担保物融资贷款
  • (五) 农村信贷担保配套制度的完善
  • 1. 完善农村信贷担保监管体系
  • 2. 构建农业保险体系,分散农村信贷风险
  • 3. 增强农民信用意识,优化农村信用环境
  • 4. 大力推进农村产权市场建设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相关论文文献

    • [1].我国农村信贷现状的分析与对策研究[J]. 现代经济信息 2017(09)
    • [2].我国农村信贷额与农村居民消费的动态计量分析[J]. 中国林业经济 2016(03)
    • [3].农村信贷排斥区域差异及其相关因素分析——基于甘肃省14市(州)的比较[J].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05)
    • [4].基于博弈论的农村信贷风险研究[J]. 商业经济研究 2015(15)
    • [5].农村信贷投入对农村可持续发展的影响研究[J]. 商 2013(19)
    • [6].农村信贷供给影响城乡收入差距的机制与效应研究[J]. 农业技术经济 2020(07)
    • [7].关于在创新变革中增加农村信贷供给的思考[J]. 现代营销(经营版) 2019(10)
    • [8].对农村信贷抵押困境的探讨[J]. 中国银行业 2016(10)
    • [9].非均衡市场下的农村信贷合约问题[J]. 农村经济 2013(12)
    • [10].农村信贷体系有效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初步探讨[J]. 现代经济信息 2014(19)
    • [11].农村信贷需求与供给的研究方法综述[J]. 商业经济 2013(04)
    • [12].树立正确理念 增强农村信贷服务的有效性[J]. 时代金融 2013(19)
    • [13].农村信贷联络员研究:一个新制度经济学的分析框架[J]. 区域金融研究 2011(01)
    • [14].新疆农村信贷的主要问题及对策[J]. 西部金融 2011(09)
    • [15].基于信贷需求视角的农村信贷创新研究[J]. 农村金融研究 2010(06)
    • [16].关注农村信贷新变化[J]. 金融博览 2010(08)
    • [17].农村信贷对农业经济作用的客观分析[J]. 农业科研经济管理 2009(03)
    • [18].农村信贷服务创新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 金融经济 2009(24)
    • [19].丰县万户农村信贷服务满意度调查报告[J]. 中国统计 2020(01)
    • [20].农村信用社转型背景下苏北地区农村信贷问题[J]. 江苏商论 2015(01)
    • [21].农村信贷从业人员的素质要求[J]. 金融纵横 2011(02)
    • [22].我国农村信贷不足的原因及对策分析刍议[J]. 科技创新导报 2010(32)
    • [23].中国农村信贷规模与农产品对外贸易关系研究——基于1978-2007年总量数据的实证检验[J]. 金融经济 2009(18)
    • [24].农村信贷供求的矛盾分析[J]. 中国民营科技与经济 2008(11)
    • [25].非对称信息对农村信贷的影响研究[J]. 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9(05)
    • [26].农村信贷风控探路[J]. 农经 2016(10)
    • [27].农村信贷对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影响[J]. 大众投资指南 2017(11)
    • [28].农村信贷难的成因分析[J]. 经济师 2012(07)
    • [29].当前农村信贷服务创新的阻滞因素及其破解对策[J]. 内蒙古金融研究 2011(01)
    • [30].中国农民收入对农村信贷投入影响的实证分析[J]. 中国市场 2011(14)

    标签:;  ;  ;  ;  ;  

    农村信贷担保制度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