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强化电厂集控运行的探讨

如何强化电厂集控运行的探讨

(国网能源哈密煤电有限公司839000)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飞速提升,社会对电能的需求也越来越高,电厂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引进很多新技术,集控运行技术便是其一,这项技术的应用,既能提高电厂自身的经济效益及安全效益,又能满足日益上升的用电需求。但在电厂集控运行中却仍存在很多问题亟待解决,在此对其进行分析,希望对电厂管理层及运行工作人员有所启示。

关键词:电厂;集控运行;强化措施

一、集控运行技术简介

集控运行技术又称为DCS,主要用在工业管理生产方面,这种技术是在计算机信息管理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并且要依靠通讯技术、控制技术等来达成工业生产管理的数字化、自动化及集成化的目标。集控技术的大范围使用提高了发电厂对生产的管理层次,该技术的运用促使发电厂的管理模式从传统的母线制(指将炉、机、电各自管理)改成现在常用的单元制机组管理模式,也就是将整套设备统一管理,对锅炉、发电机与汽轮机实行统一管理。这样可以自根本上提高电厂的管理水平,对生产线采取纵向管理模式,对生产方面管控水平的提升有积极作用,还可以提升电厂的生产效率。集控运行技术是围绕信息进行的活动,因此该技术中最关键的技术是信息管理技术,而电厂集控运行技术中最关键的技术是对生产线的管控技术,利用4C技术可以完成对生产过程的信息统计、生活调度以及对安全事故的预防及控制。

1.1分级式运行控制模式

该运行控制模式是依据电厂的生产运营状况对管控系统实行科学的层次区分,依据每一层的工作内容开设管理部门,各层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各自的独立性,通过严明的权力、职责划分提升电厂的管理水平,以此实现对整个系统进行高效管控的目标。

1.2分散式运行控制方式

该运行控制模式的出现依据的是以往集中式控制体现出来的缺陷,且对电厂的发电机组采取树形管理的方式,通过这种方式实现了对发电机组的设备施行的系统划分管控,这样可以达到对单元实现有效管控的目的。当生产过程中产生问题或者故障时,才可以对故障单元采取处理而不对别的发电机组产生不良影响,最终实现生产管理质量的提高。

1.3综合运行控制模式

该运行控制模式是对通信系统的集控运行系统的综合运用,这一模式的运行系统不只是传统的仅针对数据进行记录、统计及整理,还能将所有控制模块进行合理的整合,从而提升系统的协调程度。

二、电厂集控运行过程中体现的问题

2.1发动机设备老旧

若电厂发动机太过老旧,会对集控运行系统性能的正常体现有严重影响。现阶段,我国多数发电厂运用的发电机设备就太过老旧,这其中有的设备还是几十年前自海外引进的;电厂设备太过老旧或者更新周期过长,若再加上很多发电厂对设备的保修不及时或者力度不足,导致很多设备运行过程中会产生很多状况,无法充分体现集控运行设备的功用。

2.2设备维护力度不够

电厂机械设备在运行当中常见的问题是由操作不当或运行时间过久的状况引起的,并且常常出现运行过程中对设备的保修力度不足的状况,这些情况对电厂的运行效率的提升都会产生极其不良的影响。电厂机械设备在集控运行系统中,常会出现其中某一设备的小零件发生问题而造成机组跳闸的状况出现,这时电厂运行当中的设备或多或少会受到损坏;一连串的故障状况出现极有可能造成电厂整个运行系统发生问题,更有甚者整个系统会瘫痪。电厂设备更新周期长,若再加上发电厂工作人员对设备的检修一直很松懈,且无法对发电机组设备检修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及时的处置,都将造成设备运行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发生问题,这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

2.3集控运行的环境中隐含危险因素

电厂集控运行的环境当中会隐含着某些危险因素。集控运行系统中,发电机组对于运行环境的要求相当高,假如电子室里边太过干燥亦或湿度过高,多多少少均会造成设备产生静电(无论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电厂集控运行当中要避免外界信号的干扰,特别是设备若在综合控制模式中运行,极有可能影响其通讯质量。电厂集控运行当中,对于过热气温系统的控制有些复杂。而在超临界机组的运行时,系统设备的状况还不完美,其设计当中还有不合理的因素存在,亦或在其生产过程中出现不稳定因素,也会多多少少使热气温粗调的质量形成波动。在电厂设备集控运行系统当中,上述因素的产生及其可能造成的影响都难以确定。有的发电厂的电子室及控制室还在一起运用一套空调系统,当空调系统的功率不够或者没有除湿的作用时,电子室的电子模件在雨季会产生露水,而空调系统的功率过大会导致设备产生静电。

三、强化电厂集控运行的措施

3.1引进智能化设备及相关技术

随着我国科技水平的持续进步,电厂为了获得更高的、长久的经济效益,要勇于淘汰老旧设备,积极引进智能化设备,并在引进智能化设备的同时引进相关技术,缩短检修周期,加强检修力度,并且要及时处置检修当中发现的问题或故障。要想达成对电厂的生产过程的智能型管理以及提升电厂集控运行管理强度的目标,就应顺应时势及科技水平的发展,提出相关的加强集控运行的措施。现阶段,世界前沿的技术,如网络技术、计算机技术与集控技术,都有助于实现对电厂设备形成远程智能操作及控制的目的。日常电厂值班工作过程中,可运用视频监控技术、远程操控、自动化抄表或其他智能化操作逐渐取代人工现场巡视,并要结合人工电子监控室值班的运行管理方式,这样有助于降低管理、检修人员的工作负担,也有助于增加设备连续运行的时间,提高了设备运行的可靠水平。

发电厂在确保电厂本身规模及装机容量发展程度的同时,还要对发电厂的资源配置进行优化,且要对管理及运行人员加强培训,以期提升所有工作人员的职业素养及工作能力,要在实践过程中对电厂的管理制度积极完善,为能强化电厂集控运行奠定坚实的基础。

3.2加强设备的维护力度

对设备的维护及管理提高强度属于电厂集控系统运行当中需要给予高度关注的问题,对电厂集控运行系统当中的设备要提高现场管控力度,并辅以计算机系统的管理,从两方面保障电厂集控系统的安全、稳定工作。与此同时,还要加强对软件系统的维护,通过软件系统的运用,可以提高设备的管理精度,设备的可靠程度也要由软件系统来维护。设备的生产制造商常会给设备装配热机保护系统,其作用是保障设备在故障与高温状态时能够立即停止运行,延长设备机组的使用寿命。

3.3改善集控运行系统的运行环境

电厂集控运行系统要在优质的运行环境中方可体现其对电厂的经济效益及安全效益。其中,要着重优化电子室环境、控制室环境以及电源环境,因为这几种运行环境对集控运行系统的效果有非常重要的影响。例如,在电厂集控运行系统里边,应具备可靠性很高的电源及接地系统及其他元素。设备在安装、调试、运行的过程中,若遭到外界因素的影响,极易产生电子信号混乱的状况,造成无法对设备实现高效的管控,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出现,所以要求集控系统中应存在可靠性及稳定性很高的接地系统,还要强化对电缆的屏蔽措施。控制室和电子室要分离开,采用各自的空调系统,使各自环境的空气湿度独立控制,不给对方造成影响。对于这类状况,集控运行系统的管理人员要善于发现并提出相应的改革方案,发电厂也要积极付诸实践改善集控运行系统的工作环境,适当的投入对电厂的持续发展有积极意义。

四、结论

电能对于社会经济的发展意义重大,因此强化电厂集控运行的管理及控制不仅对提高电厂本身的安全效益及经济效益有重要意义,对于社会经济的发展也有十分积极的作用。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迅速,社会对电量的需求急剧增加,针对很多电厂仍在使用老旧的设备、对设备维护力度不足以及集控运行环境的部分不稳定因素,本文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希望对各电厂管理者有所启示,积极引进并强化集控运行管理机制,为电厂的可持续发展、更为社会经济的发展作出应有的努力。

参考文献:

[1]程文俊.关于加强电厂集控运行的几点思考[J].科技与创新,2015(9)

[2]姜玉成.浅析加强电厂集控运行的具体措施[J].机电信息,2015(9)

标签:;  ;  ;  

如何强化电厂集控运行的探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