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画艺术的运动感表达

绘画艺术的运动感表达

论文摘要

经过研究生期间对油画艺术的进一步学习体会,作者以绘画艺术作品中呈现视觉动态形式作为研究,重点剖析在二维平面上绘画艺术中呈现运动感及运动的绘画语言,希望结合自己的理解得出视觉上产生运动感绘画语言原自何处、主要的原因是什么?将作者目前的实践投射到油画语言最本质的属性上,探讨中国人在东方文化语境下怎样利用油画材料更好地展现油画的运动形式。阿恩海姆认为运动感有两种形式:一种是通常所指的某一物体的位置的移动;第二种,是从不存在物体运动的地方观察到的运动,这就是张力;这种张力是美术形式效应中的一种极为重要的性质。人在静止的画面构图中知觉到运动感的两种情况:一种是视觉张力;一种是人的思想意识强加给画面的一种意识性运动。论文第一章是:时间轴线上的选取;在二维空间表现事物的运动,艺术家们往往采用选取事物运动的某一瞬间,这些物体可以用姿态去暗示某一动作;高科技的出现便于了艺术家的借鉴,但艺术家的瞬间和现实的瞬间又是不一样的,画家的“瞬间”是综合的,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运动的真实形态。足以证明,理性的对“瞬间”的迷恋常常对感性的知觉做出让步。立体主义和未来主义利用了摄影技术,由事物的运动是一连贯的动作,在特定时间和空间中存在,画家只能画一个瞬间的景象;进而采用有节奏的多个动态使得画面呈现运动感;在第二章中讲的是:形式语言的运用;利用人的视觉生理及心理因素,即点、线、面所产生的生理与心理反映,以及对点、线、面形式意蕴的理解。在点、线、面的形态要素中,线是最活跃、最富有感情的要素。色彩又是所有形式因素中最富于变化并具有最大的自由度。由于色彩给人的启示是朦胧的和隐含的,同时色彩又联系着人的情感,最容易产生情感的共鸣与变化,所以它成为在绘画上表现运动感的重要手段之一。总结出了在构图上的应用和色彩的构成以及油画的笔触和中国画的笔墨三个方面使画面产生运动感的原因。第三章:画随心动。在这章里我引用了中国画的散点透视以及中国画特有的意境产生的运动感。第四章写的是运动感在当代视觉文化审美下绘画艺术家的运动感表达,文章最后得出在当代个性空间和信息时代的多元冲击下,油画艺术中表达运动感是主要的形式之一。油画艺术利用其综合特色打动人,以发挥形式无形变化组的面貌优势,使油画艺术创新发展空间越来越大,发展道路越走越宽。本论文对画面表现运动感的不同历史时期和中西方的不同表达方式做了归纳和总结,也做为一个探讨,使我们对现当代艺术有一个更加完备的认识,以及更加明晰的发展思路。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时间轴线上点的选取
  • 第一节 代表性的瞬间
  • 第二节 视觉影像的存留
  • 第三节 多个动态的有节奏重复
  • 第二章 形式语言的运用
  • 第一节 构图造势的运用
  • 第二节 色彩构成
  • 第三节 笔触与笔墨
  • 第三章 画随心动
  • 第一节 自在其中的观照
  • 第二节 上下左右并列经营
  • 第三节 横向渐进呈现
  • 第四章 视觉文化时代绘画运动感的表达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  ;  

    绘画艺术的运动感表达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