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学校人文环境创设中小学美术课的功用

略论学校人文环境创设中小学美术课的功用

陕西省渭南市北塘实验小学714000

学校环境对学生的学习生活成长作用非同一般,尤其学校在自然环境上的人文塑造更具独特作用;在小学生的特质下对周围环境的吸纳不同于其他学段的学生,他们直观性和好奇性较强,视觉效应在获取信息并做出判断方面更为敏感,而美术学科直接作用于学生的视觉器官是别的学科无法替代的,如何使小学美术课能在学校人文环境创设方面起到积极示范效应,不仅对学校文化建设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且在学校课程建设方面有不可低估的作用。

目前,小学校园人文环境的创设仍有千篇一律、千校同一之感觉,究其原因,是直接让社会上文化公司运作学校人文环境的设计,而文化公司是用几个模板来回套设各学校的人文环境设计,使学校的人文环境固化,缺乏激活师生学习生活的动力,漠视了人性的多样性和活泼性特点,校校相似,班班类同,无法彰显一所学校的特色,更谈不上文化立校的理念。怎样能使学校人文环境富有特色和创设情境,看来还是要从课堂教学上寻找突破口,用学生喜闻乐见的课堂教学内容点缀装饰校园,岂不更有活力?小学美术课在此方面把自己的灵性“暴露无遗”,小学美术课是从学生生活中的有趣现象出发,用小学生自己固有的想象力来描绘周围的事物,它具有拙朴、真实、清新之感觉,若用这些来自生活中的作品优化校园环境,那将是美不胜收之举。这实际上就搭起了一座桥梁,即课堂教学与生活的连接,进而扩展至学校人文环境的长期美化工作。我们曾尝试这种做法,开始并未引起大家的关注,但随着围观的人越来越多,它的效应就慢慢释放出来,学校领导就把墙面交给美术老师和学生,把操场交给学生,把地面交给学生……整所学校成为画的海洋,成为展示师生涂鸦的舞台,各式各样,各类各门,都在校园各个位置显示它的活力,有点乱有点不协调,但它毕竟把大家内心想说又说不出,头脑有货但倒不出的一股劲儿在学校四面八角展示出来。这就给我们一个启示:用美术课标上对各年级的要求,整齐划一,错落有致,层层递进规划校园人文环境的布局。“设计·应用”学习领域中的“物以致用”派上用场,它强调工艺、操作、色彩、生活……把颜料的色调搭配起来,特别强调师生的通力合作,犹如染料作坊上的师徒组合,它的团队意识和指导理念有机地融入,从学校内外墙体,到教室人文环境的美化,从地面的井盖涂鸦到洗手间的温馨提示画,延伸到校门口的斑马线、护栏柱等,无不用工艺美术美化着,它们中间渗透着美术课堂教学的色光彩调,这种大胆的美术造校活动,内化活化了课堂教学的内容。为了使其更富有诗情画意,语文课上所学的内容发挥了画龙点睛之功效,根据各个年级所学内容不同,可用原文、仿文等形式来阐释所画内容,有的学生把家长所写的文学体裁的寄语也用到所对应的画上,图文并茂,书画同源……与此同时,我们不失时机地把地域美术佳作皮影和富有节气特色的美术画作用在学校人文环境的创设上,锦上添花!学校搭台,专家指导,教师引领,学生动手,培训会,制作会,展示会,反思会,环环相扣,丝丝入缕,师生共同运用“设计·应用”领域的理念,使皮影社团规模壮大,他们定期开展活动,滚绣球式的发展组织,使渭南市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后继有人……中国文化特别强调天人合一,四时运转,我们把此种理念运用到学校人文环境创设的范畴中,通过中国年、植树节、清明节等具有中国味的节气,使“设计·应用”理念融入,通过中国年画展,植树节、清明节的春天绿和慎终追远理念浸润入绘画之中,使传统文化的元素在学校人文景观布置中大放异彩。同时,春夏秋冬四季也进入校本课程开发的视野。春天的花朵,夏天的麦浪,秋天的红叶,冬天的雪景等在“设计·应用”领域理念的指引下,化为物化的校园人文景观,借景生情,小学生在自然景色和人文景致的格局享受美术带来的快乐,增强年龄段的审美能力。在校园人文环境的创设中,美术学科带来的可视感和美感氛围,不但基于小学生年龄特征,而且更是从学校文化建设角度考虑的。学校人文环境的创设是学校文化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它就要求校园人文环境把学校师生的主观意愿能移植于校园环境美化的过程中去。故此美术课中“设计·应用”领域就能使课堂教学的理念转化为美术生活化的物化东西,而物化的美术图像又能传递给学生多样性活化的文化因子。

在校园人文环境的创设中应遵循以下原则:第一,师生共振和差异性原则。教师、学生是学校的主人,他们对学校人文环境创设的设想和设计应成为校园人文环境优化素材的蓝本,但他们对学校人文环境创设由于站的角度不同,因而呈现差异性的情况,我们要本着优中取优、适合为上的原则,把他们的意见反映出来,这既遵循了人性化原则,又反映了出自群众和应用于群众的辩证法哲学方法。第二,整体规划原则。学校领导根据学校自然环境的布局,合理规划校园人文环境的创设意图,注意不同年级和不同群体的要求,把学校整体文化建设细则渗透到人文环境创设中去,避免个人好恶感和不切合实际的人文元素布局。在整体规划中既能反映国家对学校文化建设的要求,又能把地域个性化的因素融入进去。第三,借鉴包兼博众家之长原则。推进人文环境创设的助推因素是能积极吸收外来文化,并能有机转化为自我文化,比如墙体人文环境创设,可把地域有特色的文化用图画反映出来,如我校倡导的“乐贤文化”,就是中国传统优秀文化“乐”和地域文化“三贤故里”结合的结果……以此类推,“设计·应用”理念可布局学生教室,形成班级共同体的班级文化,大家在此环境下学习,何乐而不为?

总之,小学美术课能发挥自身的优势,用课堂教学中学生心灵感触的点,延伸到课外的校园人文环境的面,乃至体,用立足课堂教学的因子,传播到整个校园的人文优化,搭起课堂与校园人文环境之间的桥梁,使“课堂”的星星之火,成为燎原之势,成为育人的人文环境的发酵剂……

标签:;  ;  ;  

略论学校人文环境创设中小学美术课的功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