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延之生平与著述考

颜延之生平与著述考

论文题目: 颜延之生平与著述考

论文类型: 博士论文

论文专业: 中国古代文学

作者: 杨晓斌

导师: 赵逵夫

关键词: 颜延之,生平,著述,版本,考证

文献来源: 西北师范大学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在刘宋文坛,颜延之与谢灵运都以辞采闻名,并称“颜、谢”。 东晋和刘宋时代都非常重视门阀,琅邪颜氏以悠久和光辉的家族历史而著称。在西周的时候,伯禽的支庶在鲁国的颜地有食采,因而以颜为氏。今传曲阜《颜氏族谱》以颜回为第一代,孔子的七十二高徒中,颜氏家族就有八人。春秋以后,颜氏居处鲁国、齐国,曹魏时徙居琅邪临沂孝悌里,开始以琅邪为郡望。该地保存下来的碑文证明,孝悌里就在今临沂市沂南县砖埠镇常桑杭村。此后颜氏居住地虽屡经迁徙,但历代后裔都以琅邪临沂为郡望。西晋末年,颜延之曾祖父颜含带领颜氏南渡,迁居建康长干里颜家巷,大约就是现在南京城南的中华门外一带,颜延之就出生在这里。卒后葬于白下,即今南京城西北部幕府山西的老虎山一带。 东晋时期,有与颜延之同姓名者,此人为镇东司马;又颜延之常被省称为“颜延”,东晋也有名叫“颜延”的,此人为王恭大将。东晋时期的这两位都曾任武职或是带兵将军,不是文采出众、擅长创作的刘宋时期的颜延之。 颜延之年轻时性格褊激,率意直言,引起了别人的忌恨,于是叫他“颜虎”。《南史》成书时避唐讳,改“虎”为“彪”,后来校书者回改未尽,一直讹传至今,除《建康实录》外,都称为“颜彪”。 颜延之约在二十二岁左右初仕,任刘柳的属官行参军。少帝时,权在大臣,景平元年末,徐羡之等权臣出延之为始安太守,约于元嘉元年秋冬之际到任。在始安太守任最多约一年的时间,大概最迟于元嘉二年末离开了始安,回到家乡隐居。元嘉三年三月,被宋文帝刘义隆征召入朝为官。元嘉前期,刘义康专决内外众事,有篡夺帝位的野心。耿直忠心的颜延之对此颇为不满,在元嘉十一年上巳节作诗讽劝,得罪了刘义康,先被贬为永嘉太守,旋即免官。元嘉十七年,起为始兴王浚后军谘议参军。二十年,迁国子祭酒、司徒左长史,二十五年,延之被尚书左丞荀赤松弹劾而免官。元嘉二十六年五月起任秘书监、光禄勋,约到二十八年任太常。二十九年秋,上表乞解职,不许。三十年,致事。 侍从帝王左右的颜延之,终卒老于家,时年七十三。在皇权多次更迭、在动荡和险恶的政治环境下,他之所以有理想的结局,除了内在性格的决定因素外,还与他的门第和任职有关。他门第较低,蔑视权贵但不针对皇帝与皇权:他所有的任职,多掌管祭祀、礼仪、文化教育和文书参谋,不参与国家的大政和高层决策,对皇权构不成威胁,因此虽造贬黜,却得保天年。

论文目录: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颜延之生平考(上)

第一节 家世、出生地与墓地考

第二节 同姓名者考辨

第三节 “颜虎”抑或“颜彪”

第四节 三十以后初仕质疑

第二章 颜延之生平考(下)

第一节 出为始安太守始末、时间考论

第二节 元嘉十一年贬永嘉太守、免官原因分析

第三节 元嘉十七年至二十九年间仕历考辨

第四节 从门第、任职看颜延之的命运

第三章 颜延之著述考(上)

第一节 经学:论语类——《论语说》

第二节 经学:通礼类——《逆降义》

第三节 经学:小学类——《诂幼》、《纂要》

第四节 杂学:家戒类——《庭诰》

第四章 颜延之著述考(下)

第一节 佛学著述

第二节 其他著述

第三节 辑佚与辨伪

第四节 别集、逸集考辨与颜延之著述的归属问题

第五章 《颜延之集》版本研究

第一节 已佚旧本的结集与流传稽考

第二节 今传各版本特征、异同、优劣比较

第三节 版本源流总论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发布时间: 2005-07-13

相关论文

  • [1].元嘉三大家研究[D]. 张润平.河北大学2010
  • [2].《礼记》成书考[D]. 王锷.西北师范大学2004
  • [3].《韩非子 》的成书及其文学研究[D]. 马世年.西北师范大学2005
  • [4].文中子考论[D]. 李小成.西北师范大学2005
  • [5].刘安与《淮南子》[D]. 漆子扬.西北师范大学2005
  • [6].先秦兵书研究[D]. 解文超.西北师范大学2005
  • [7].魏晋士大夫玄儒兼治研究[D]. 秦跃宇.扬州大学2005
  • [8].东晋南迁士族与文学[D]. 王建国.复旦大学2005
  • [9].兰陵萧氏家族及其文学研究[D]. 杜志强.西北师范大学2006
  • [10].葛洪及《抱朴子外篇》考论[D]. 丁宏武.西北师范大学2006

标签:;  ;  ;  ;  ;  

颜延之生平与著述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