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甲兰光化学法灭活血浆乙肝病毒及对红细胞膜的损伤研究

亚甲兰光化学法灭活血浆乙肝病毒及对红细胞膜的损伤研究

论文摘要

目的:研究不同浓度的MB(1.0μmol/L, 5.0μmol/L, 10.0μmol/L),在光照度为40000LUX,分别荧光照射血浆0、20、40、60min,灭活血浆病毒DNA,通过荧光定量PCR技术对血浆病毒灭活的各个不同时间段乙肝病毒DNA浓度进行监测,判断灭活效果,选定最佳灭活条件,并观察病毒灭活后对血浆成分的影响。研究5.0μmol/L的MB浓度,在光照度为40000LUX,分别照射红细胞悬液0、20、40、60min,观察MB法处理悬液的同时膜的损伤程度,间接了解对红细胞生物学功能的影响,探讨亚甲蓝光化学法在红细胞制品病毒灭活方面的可行性。方法:在已知HBV-DNA阳性血浆中加入MB ,调整MB终浓度分别为1.0μmol/l、5.0μmol/l、10.0μmol/l ,光照度为40000LUX,照射时间分别为0min、20min、40min、60 min,在各点分别取样抽提基因组DNA用于荧光定量分析,测定HBV-DNA的浓度,推断在不同时间和浓度下的灭活效果。在灭活效果最好的点取样检测血浆正常成分有无显著变化,其中包括生化指标,酶学指标,凝血因子FⅧ:C活性,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观察蛋白亚基的变化,蛋白免疫印迹观察血浆的抗体蛋白活性变化。同样方法,亚甲蓝光化学法处理红细胞悬液,光照度为40000LUX,MB浓度为5.0μmol/L,在光照0min、20min、40min、60 min后的不同时间点提膜测定红细胞膜Na+-K+ATP酶,膜AchE活性,并观察红细胞形态的变化及膜的通透性改变。结果:当MB为10.0μmol/L,光照60min时,灭活乙肝病毒的效果最好,对于高拷贝数的病毒浓度,在本实验的条件下,尚无法完全灭活病毒,但可以使HBV-DNA浓度明显下降;从病毒灭活的表格看,灭活效果与时间和MB浓度呈正相关,作用60min时血浆中主要成分的生化指标无显著变化及凝血因子FⅧ:C活性无明显改变,部分血浆酶活性有明显下降(P <0.05)。血浆蛋白的亚基数目和迁移速度未见明显变化,血浆的抗体蛋白也具有正常的生物学活性。在用于红细胞制品灭活方面,亚甲蓝法还有缺陷,对红细胞膜的损伤较明显。随着照射时间的延长,红细胞的边缘出现了不规则、粘连,附着物也逐渐增多。红细胞的溶血度显著增大(P <0.05),几乎呈线性。在照射过程中,Na+-K+ATP酶无明显下降。膜AchE在40min后下降速率增大,与对照组比,下降了大约65%(P<0.05)。在照射20min后渗透脆性也渐出现明显升高(P<0.05)。推测亚甲蓝对膜损伤的主要机制可能是单线态氧和自由基的氧化作用。结论:MB10μmol/L辅助荧光光照60min可使血浆中乙肝病毒量明显降低,但无法完全灭活。在此实验条件下,血浆的大多数成分能保持较高活性。MB法对红细胞膜有损伤作用,其损伤的机制可能是由于单线态氧和自由基对膜的过氧化作用。

论文目录

  • 英文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第一部分:亚甲兰光化学法对乙肝病毒血浆的灭活研究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第二部分:亚甲兰光化学法对红细胞膜的损伤研究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综述
  • 相关论文文献

    • [1].分析亚甲蓝光化学法灭活血浆病毒对血浆成分造成的影响[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7(07)
    • [2].亚甲蓝光化学法灭活血浆病毒对凝血因子活性的影响[J]. 中国医药指南 2016(31)
    • [3].核黄素光化学法对血浆凝血因子活性影响的实验研究[J]. 临床血液学杂志(输血与检验版) 2011(01)
    • [4].亚甲蓝光化学法病毒灭活对血浆主要质量指标的影响[J]. 临床输血与检验 2009(02)
    • [5].亚甲蓝光化学法灭活寨卡病毒的研究[J]. 中国输血杂志 2020(04)
    • [6].核黄素光化学法病毒灭活对新鲜血浆活性影响的探讨[J]. 中国输血杂志 2016(09)
    • [7].亚甲蓝光化学法灭活血浆病毒的研究进展[J]. 临床输血与检验 2009(02)
    • [8].亚甲蓝光化学法病毒灭活冷沉淀的制备及初步评价[J]. 华南国防医学杂志 2014(09)
    • [9].亚甲蓝光化学法病毒灭活对血浆质量的影响分析[J]. 中国医药指南 2013(20)
    • [10].亚甲基蓝/光化学法对模拟受感染牛奶中大肠杆菌的灭活作用[J]. 安徽农业科学 2012(06)
    • [11].亚甲蓝光化学法对血浆中病毒的消毒应用[J]. 内蒙古医学杂志 2010(S5)
    • [12].核黄素光化学法对人外周血淋巴细胞灭活作用的研究[J]. 中国输血杂志 2012(10)
    • [13].亚甲蓝光化学法病毒灭活血浆的质量控制措施[J]. 中国误诊学杂志 2011(24)
    • [14].亚甲蓝光化学法灭活血浆病毒对血浆成分的影响[J].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2016(01)
    • [15].亚甲蓝光化学法病原灭活对血浆凝血因子的影响[J]. 现代预防医学 2012(08)
    • [16].输注经光化学法灭活病毒血浆对围术期血管活性物质的影响[J]. 中国现代医生 2012(01)
    • [17].光化学法大鼠脑梗死模型的研究进展[J].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5(05)
    • [18].巴曲酶注射液对改进光化学法致栓塞性脑梗死家兔模型的改善研究[J]. 现代药物与临床 2013(03)
    • [19].亚甲蓝光化学法灭活血浆前后质量变化效果分析[J]. 中国卫生产业 2012(25)
    • [20].亚甲蓝/光化学法病毒灭活对血浆总蛋白含量和凝血因子Ⅷ的影响[J]. 河南预防医学杂志 2010(02)
    • [21].亚甲蓝光化学法用于血浆病毒灭活[J].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2009(03)
    • [22].亚甲蓝光化学法病毒灭活前后血浆凝血因子等的质量分析[J]. 中国输血杂志 2012(08)
    • [23].亚甲兰光化学法对红细胞膜损伤的研究[J].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2011(02)
    • [24].亚甲蓝光化学法病毒灭活对血浆质量的影响[J]. 中国输血杂志 2011(06)
    • [25].亚甲蓝光化学法灭活血浆病毒对血浆凝血功能的影响[J]. 泰山医学院学报 2009(12)
    • [26].亚甲蓝光化学法血浆病毒灭活对血浆成分的影响[J]. 职业与健康 2008(08)
    • [27].亚甲蓝光化学法灭活血浆病毒的临床应用[J]. 内蒙古医学杂志 2010(S2)
    • [28].亚甲蓝光化学法病毒灭活对新鲜冰冻血浆有效成分的影响[J]. 山东医药 2011(51)
    • [29].亚甲蓝光化学法血浆病毒灭活前后血浆成分的变化[J]. 临床输血与检验 2010(02)
    • [30].核黄素光化学法对红细胞形态及细胞膜影响的实验研究[J]. 中国输血杂志 2014(11)

    标签:;  ;  ;  

    亚甲兰光化学法灭活血浆乙肝病毒及对红细胞膜的损伤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