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进入论文-耿挺

病毒进入论文-耿挺

导读:本文包含了病毒进入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四价疫苗,病毒疫苗,临床研究,量子体系

病毒进入论文文献综述

[1](2019)在《诺如病毒四价疫苗获批进入临床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日,采用中国科学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核心技术开发的四价重组诺如病毒疫苗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将作为国家I类预防性生物制品进入临床研究。诺如病毒是急性病毒性胃肠炎的头号病原,全球每年约6.85亿人次感染、逾21万人死亡。近年来,我国诺如病毒感染频发,是亟待解决的突发公共卫生安全问题。诺如病毒至今未能在细胞(本文来源于《高科技与产业化》期刊2019年07期)

陈勍,陈盼盼,莘一婧,唐克,张晓雨[2](2019)在《新属种丝状病毒勐腊病毒进入模型的建立及阻断剂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勐腊病毒(Mengla virus, MLAV)是我国分离的一种源自蝙蝠的丝状病毒,该病毒于2019年被鉴定为丝状病毒新属种,即丝状病毒科滇丝病毒属勐腊病毒。丝状病毒科成员众多,其中埃博拉病毒(Ebola virus, EBOV)和马尔堡病毒(Marburg virus, MARV)恶性程度最高,死亡率24%~90%。系统遗传学研究显示,在丝状病毒家族中,MLAV与MARV亲缘关系较近。MLAV依靠囊膜表面糖蛋白(glycoprotein, GP)进入宿主,重组病毒研究显示其具有蝙蝠-人跨种传播潜力。本课题构建了以GP介导的MLAV进入模型,考察了MLAV对不同组织来源的人源细胞和非洲绿猴肾细胞的感染性,并通过对4个体外可阻断EBOV和MARV进入,且体内药效学证实可显着降低EBOV感染小鼠死亡率的化合物(氯喹、粉防己碱、克罗米芬和托瑞米芬)进行阻断MLAV进入宿主细胞的活性评价。结果显示,氯喹可有效阻断MLAV进入(半数有效浓度EC50:1.56μmol·L-1),与抗EBOV和MARV活性相当。目前尚无针对MLAV药物研究的相关报道,本研究发现了氯喹具有抑制MLAV进入宿主细胞的能力,将为抗新型丝状病毒药物研究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药学学报》期刊2019年09期)

耿挺[3](2019)在《国际首个四价诺如病毒疫苗进入临床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5月30日,采用中国科学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核心技术开发的四价重组诺如病毒疫苗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作为国家I类预防性生物制品正式进入临床研究。该所所长唐宏表示,此次疫苗的临床获批,是研究人员把“论文发表在祖国大地上”的生动写照,是“上海智造、安徽制(本文来源于《上海科技报》期刊2019-06-07)

颜维琦[4](2019)在《国际首个诺如病毒四价疫苗获批进入临床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上海6月4日电 颜维琦获悉,采用中国科学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核心技术开发的四价重组诺如病毒疫苗,已于5月30日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作为国家I类预防性生物制品正式进入临床研究。这是目前全球范围内获得临床许可价次最高的多价诺如病毒疫苗,一旦上市(本文来源于《光明日报》期刊2019-06-05)

侯树文,王春[5](2019)在《诺如病毒四价疫苗进入临床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科技日报讯(侯树文 王春)6月4日,从中国科学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获悉,研究所与安徽智飞龙科马生物制药有限公司联合攻关开发的四价重组诺如病毒疫苗已于5月30日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作为国家I类预防性生物制品正式进入临床研究。了解(本文来源于《科技日报》期刊2019-06-05)

金婉霞[6](2019)在《国际首个诺如病毒四价疫苗获批进入临床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讯 (见习金婉霞)完全由我国自主研发的四价重组诺如病毒疫苗已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的批准,将作为国家I类预防性生物制品正式进入临床研究。昨天从中国科学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获悉,预计四到五年后,该疫苗或可走入市场、造福百姓。说起诺如病毒(本文来源于《文汇报》期刊2019-06-05)

黄海华[7](2019)在《诺如病毒四价疫苗进入临床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讯( 黄海华)日前,采用中国科学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核心技术开发的四价重组诺如病毒疫苗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作为国家I类预防性生物制品正式进入临床研究。诺如病毒是急性病毒性胃肠炎的头号病源,全球每年约6.85亿人次感染,逾21万人死(本文来源于《解放日报》期刊2019-06-05)

黄辛,卜叶[8](2019)在《首个诺如病毒四价疫苗获批进入临床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讯(黄辛 见习卜叶)“若该疫苗能上市,可实现对国内80%~90%的诺如病毒感染及其引起的急性胃肠炎的预防,这意味着诺如病毒肆虐全球的历史将成为过去,也意味着诺如病毒预防时代的到来。”6月3日,在国际首个诺如病毒四价疫苗(毕赤酵母)获批进入临床(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报》期刊2019-06-04)

唐克,张晓雨,陈勍,郭颖[9](2019)在《沙粒病毒进入宿主细胞阻断剂3,5,6,7,4'-五甲氧基黄酮的发现及机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沙粒病毒是有包膜的RNA病毒,现已知其家族中的8种病毒可致人出血热。除胡宁病毒疫苗外,目前尚无针对其他沙粒病毒的疫苗或特效药物批准上市。本研究是在首次发现黄酮类化合物桔皮素的抗沙粒病毒活性的基础上,从34个桔皮素类似物中发现并确认了3,5,6,7,4'-五甲氧基黄酮的抗拉沙病毒的活性(EC_(50):5.2μmol·L~(-1)),并初步探讨了其构效关系。研究结果表明, 3,5,6,7,4'-五甲氧基黄酮对拉沙病毒的抑制活性是通过阻断病毒融合过程实现的,该化合物对除拉沙病毒外的另外7种致出血热沙粒病毒进入宿主细胞过程也有阻断活性(EC_(50):0.84~10.2μmol·L~(-1)),其抗毒谱与现有沙粒病毒进入抑制剂相比有明显优势。本研究结果为应对致出血热沙粒病毒的药物研发提供了物质储备,也为寻找和发现广谱抗沙粒病毒活性物质提供线索。(本文来源于《药学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夏芳[10](2019)在《猪瘟病毒进入消费端 产业升级已势在必行》一文中研究指出自2018年8月份国内出现非洲猪瘟事件至今,非洲猪瘟疫情对国内的生猪养殖业带来深度影响。然而,这一影响伴随着叁全食品、科迪等速冻食品企业产品被检出非洲猪瘟病毒核酸阳性后,猪肉加工行业也成为非洲猪瘟疫情的"重灾区"。在业内人士看来,虽然非洲猪瘟病毒不会人畜共患,但是,带有该病毒的食品竟然与消费者的距离仅一步之遥,也为企业、行业以及监管等各(本文来源于《中国食品》期刊2019年05期)

病毒进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勐腊病毒(Mengla virus, MLAV)是我国分离的一种源自蝙蝠的丝状病毒,该病毒于2019年被鉴定为丝状病毒新属种,即丝状病毒科滇丝病毒属勐腊病毒。丝状病毒科成员众多,其中埃博拉病毒(Ebola virus, EBOV)和马尔堡病毒(Marburg virus, MARV)恶性程度最高,死亡率24%~90%。系统遗传学研究显示,在丝状病毒家族中,MLAV与MARV亲缘关系较近。MLAV依靠囊膜表面糖蛋白(glycoprotein, GP)进入宿主,重组病毒研究显示其具有蝙蝠-人跨种传播潜力。本课题构建了以GP介导的MLAV进入模型,考察了MLAV对不同组织来源的人源细胞和非洲绿猴肾细胞的感染性,并通过对4个体外可阻断EBOV和MARV进入,且体内药效学证实可显着降低EBOV感染小鼠死亡率的化合物(氯喹、粉防己碱、克罗米芬和托瑞米芬)进行阻断MLAV进入宿主细胞的活性评价。结果显示,氯喹可有效阻断MLAV进入(半数有效浓度EC50:1.56μmol·L-1),与抗EBOV和MARV活性相当。目前尚无针对MLAV药物研究的相关报道,本研究发现了氯喹具有抑制MLAV进入宿主细胞的能力,将为抗新型丝状病毒药物研究提供参考。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病毒进入论文参考文献

[1]..诺如病毒四价疫苗获批进入临床研究[J].高科技与产业化.2019

[2].陈勍,陈盼盼,莘一婧,唐克,张晓雨.新属种丝状病毒勐腊病毒进入模型的建立及阻断剂研究[J].药学学报.2019

[3].耿挺.国际首个四价诺如病毒疫苗进入临床研究[N].上海科技报.2019

[4].颜维琦.国际首个诺如病毒四价疫苗获批进入临床研究[N].光明日报.2019

[5].侯树文,王春.诺如病毒四价疫苗进入临床研究[N].科技日报.2019

[6].金婉霞.国际首个诺如病毒四价疫苗获批进入临床研究[N].文汇报.2019

[7].黄海华.诺如病毒四价疫苗进入临床研究[N].解放日报.2019

[8].黄辛,卜叶.首个诺如病毒四价疫苗获批进入临床研究[N].中国科学报.2019

[9].唐克,张晓雨,陈勍,郭颖.沙粒病毒进入宿主细胞阻断剂3,5,6,7,4'-五甲氧基黄酮的发现及机制研究[J].药学学报.2019

[10].夏芳.猪瘟病毒进入消费端产业升级已势在必行[J].中国食品.2019

标签:;  ;  ;  ;  

病毒进入论文-耿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