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介体论文-范鹏飞

教育介体论文-范鹏飞

导读:本文包含了教育介体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介体,管理

教育介体论文文献综述

范鹏飞[1](2019)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介体管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十八大召开之后,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建设,巩固高校思想政治意识形态阵地,是各大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中之重。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在伟大复兴中国梦实现道路中的地位更为突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作为思想政治教育重要内容,具有协调、组织、导向作用。同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介体管理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重要部分,更要深入探索和研究,以此来不断完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和实践体系。思想政治教育介体指一种客观存在,即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方法和载体统一于其中并承载着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活动形式。进而言之,思想政治教育介体管理是根据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任务和目标,通过管理队伍对一定形式的活动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调动管理者和受教育者的积极性,从而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过程。研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介体管理,必须要理清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介体管理的对象、目的及原则等内容及相互关系。就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方法和载体管理而言,叁者虽各有分工,但都统一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介体管理之中。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介体管理既有成绩也存在不足,我们要从以上叁方面不断优化管理模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介体管理要实现持久有影响的发展,必须要建立合理有效的运行机制和总结反馈体系。在运行机制方面,要不断建立并完善方向机制、渗透机制、民主机制,并形成长效运行模式。在机制的建立和运行过程中,我们更要做好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介体管理的总结、评估和反馈工作,以此来不断完善和强化其理论体系和实效性。(本文来源于《大理大学》期刊2019-06-06)

李春霞,李敏[2](2016)在《传播学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介体的多维透视——基于《论语》的核心传播模式》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论语》的核心传播模式,阐述了传播学视域下的思想政治教育介体的概念、内涵及其四个基本维度;提出优化思想政治教育介体要做到四个结合,即:"内心情感"与"外在规范"相结合,"权利流"与"舆论流"相结合,"自我约束"与"自我外推"相结合,"主体相对性"与"主体多维性"相结合,以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内容与教育方式的统一。(本文来源于《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6年04期)

王剑飞[3](2015)在《浅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接受介体的优化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接受介体优化入手,探究了怎样实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接受介体优化的方法,从四个方面进行了逐步分析:注重发挥校园文化隐性育人作用、注重校园媒体的育人功开发、注重发挥多种教育手段的协调作用、重视网络信息社会中的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接受介体的作用、更加有效地实现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接受。(本文来源于《商业故事》期刊2015年10期)

程静[4](2014)在《思想政治教育介体的整合》一文中研究指出思想政治教育要从教育背景出发,针对受教育者的特征,将思想政治教育介体视为动态的过程,借鉴系统论和功能主义社会学原理,对不同介体进行系统整合,充分发挥各介体的优势,以形成整体合力,力求使思想政治教育形成更清晰的介体理论和更有实效性的介体操作系统。(本文来源于《中学政治教学参考》期刊2014年03期)

程静[5](2013)在《思想政治教育介体的科学内涵》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从思想政治教育的背景出发,针对受教育者的特征,将思想政治教育介体视为动态的过程,借鉴系统论和功能主义社会学原理,科学界定思想政治教育介体的内涵。力求使思想政治教育形成更为清晰的介体理论和更具有实效性的介体操作系统。(本文来源于《中学政治教学参考》期刊2013年30期)

付国锋[6](2013)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说服教育介体论》一文中研究指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说服教育介体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说服教育主体与说服教育客体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中介因素。主要包括说服教育主体作用于说服教育客体时的思想教育内容及方法。说服教育介体对于提高说服教育的有效性具有重要作用。(本文来源于《改革与开放》期刊2013年04期)

尹玉英[7](2013)在《区域文化是地方大学思想教育的宝贵特色介体》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当前大学思想教育艰难和艰苦时期,区域文化传统和乡土优良美德,是地方大学思想教育的重要内容介体。以世界客都梅州的嘉应学院为例,客家千年优秀传统道德和中华优秀传统道德同根同源,客家美德继承、发扬、光大了中华优秀传统道德。客家民系聚居区的传统美德,是客都大学充分发掘和利用的宝贵资源。汲取客家优秀传统道德,以客家传统美德为生长点,整合并发扬光大,这是当前地方大学进行思想教育的独特内容。(本文来源于《嘉应学院学报》期刊2013年01期)

王立仁,吴林龙[8](2010)在《论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主体和介体》一文中研究指出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要素传统划分中的主体和介体需要重新确证和解读。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主体是认同并掌握特定教育内容的教育者。教育内容不是介体,而是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内在有机组成部分,是教育者具备教育主体资格的内在要素和必要构件。教育者作为教育主体呈现介体特性既是教育内容回归主体的诉求,也是教育介体自身建构和完善的呼唤。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主体和介体重新解读具有重大意义。(本文来源于《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0年04期)

陈娱[9](2009)在《论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客体、环体和介体的情感因素》一文中研究指出情感作为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过程中最明显的非理性要素之一,对受教育者接受思想政治教育起着强化或抑制的作用,影响着受教育者思想政治教育信念的形成和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实现。为此,思想政治教育应注意渗透情感教育,使教学客体、介体、环体情意化,激发接受主体积极情感,促进受教育者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本文来源于《科学社会主义》期刊2009年03期)

刘风华[10](2009)在《浅议思想政治教育介体的开放性结构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思想政治教育介体是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作用于客体的"桥梁"。随着社会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介体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方法不断更新,思想政治教育的信息内容不断丰富,其根本原因就在于思想政治教育介体具有开放性的结构。充分理解思想政治教育介体开放性结构特征,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和实践工作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来源于《天府新论》期刊2009年S1期)

教育介体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基于《论语》的核心传播模式,阐述了传播学视域下的思想政治教育介体的概念、内涵及其四个基本维度;提出优化思想政治教育介体要做到四个结合,即:"内心情感"与"外在规范"相结合,"权利流"与"舆论流"相结合,"自我约束"与"自我外推"相结合,"主体相对性"与"主体多维性"相结合,以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内容与教育方式的统一。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教育介体论文参考文献

[1].范鹏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介体管理研究[D].大理大学.2019

[2].李春霞,李敏.传播学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介体的多维透视——基于《论语》的核心传播模式[J].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

[3].王剑飞.浅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接受介体的优化方法[J].商业故事.2015

[4].程静.思想政治教育介体的整合[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4

[5].程静.思想政治教育介体的科学内涵[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3

[6].付国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说服教育介体论[J].改革与开放.2013

[7].尹玉英.区域文化是地方大学思想教育的宝贵特色介体[J].嘉应学院学报.2013

[8].王立仁,吴林龙.论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主体和介体[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

[9].陈娱.论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客体、环体和介体的情感因素[J].科学社会主义.2009

[10].刘风华.浅议思想政治教育介体的开放性结构特征[J].天府新论.2009

标签:;  ;  ;  

教育介体论文-范鹏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