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城市政务中心区广场景观设计研究

现代城市政务中心区广场景观设计研究

论文摘要

政务中心区作为一个城市的政治中心与核心,集中体现了城市的精神,成为城市意象的中心,面对当今社会提出的口号:以人为本,建设和谐社会,政务中心区的建设更应体现这种社会价值观。政务中心区广场是政务中心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特色的政务中心区广场,能够体现城市精神文脉,并带动城市经济与文化水平的发展,为广大城市市民的日常生活和社会公共活动提供开放的公共空间环境,为政府与人民之间搭建良好的沟通平台,提供建设和谐社会的良好氛围。本文首先通过文献资料的搜集,从总结分析国内外政务中心区广场的发展历程入手,结合实地调研,对我国现代城市政务中心区广场进行类型分析和发展趋势的探讨,提出我国现代政务中心区广场景观环境中的现存问题,强调政务中心区广场景观环境的品质与使用者的行为、心理需求密不可分,并且更应该体现城市精神、文化内涵和地域特征。其次通过大量例证分析,系统地阐述了城市政务中心区广场的景观特性、景观构成、文化内涵和审美特征,运用观察法、调查问卷法、晤谈法等方法对三个政务中心区广场进行实地调研,对调研结果分析并进行对比总结,为政务中心区广场的景观环境设计提供了科学的调研数据和建议。最后以文献资料的收集和实际调研结果分析与建议为基点,总结性的提出了双重性、人性化、地域性、场所感、生态性五项设计原则和基于双重特性、基于行为需求、基于地域性特征体现、基于场所精神四种设计方法,并有针对性地选择了笔者参与的政务中心区广场景观设计案例,从实践角度对前文的理论研究进行验证和总结。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1.1 课题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的相关研究
  • 1.2.1 国外相关研究概况
  • 1.2.2 国内相关研究概况
  • 1.2.3 概念界定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框架
  • 第2章 政务中心区广场的基础研究
  • 2.1 政务中心区广场发展演变历程
  • 2.1.1 政务中心区广场的概述
  • 2.1.2 西方政务中心区广场发展历程
  • 2.1.3 中国政务中心区广场发展历程
  • 2.2 政务中心区广场类型分析
  • 2.2.1 根据建造位置所分的两大类政务区广场
  • 2.2.2 根据设计理念与形态所分的三类政务区广场
  • 2.3 政务中心区广场发展趋势
  • 2.3.1 从封闭性向开放性发展
  • 2.3.2 从单一性向多样化转变
  • 2.3.3 从追求形象尺度向使用人性化发展
  • 2.3.4 从同一化向地域性转变
  • 2.4 政务中心区广场现存问题
  • 2.4.1 景观环境与空间行为心理脱节
  • 2.4.2 忽视政务广场特有的文化内涵
  • 2.4.3 缺乏对当地历史传统和自然环境的尊重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政务中心区广场的系统分析
  • 3.1 政务中心区广场的景观特性
  • 3.1.1 双重性
  • 3.1.2 聚散性
  • 3.1.3 独特性
  • 3.2 政务中心区广场的景观构成
  • 3.2.1 植被绿化
  • 3.2.2 道路系统
  • 3.2.3 场地空间
  • 3.2.4 环境设施
  • 3.2.5 公众活动
  • 3.3 政务中心区广场景观的文化内涵
  • 3.3.1 文化内涵的形成
  • 3.3.2 文化内涵的体现
  • 3.4 政务中心区广场景观的审美特征
  • 3.4.1 功能与形式的结合
  • 3.4.2 意境与意蕴的共存
  • 3.5 政务中心区广场实证分析
  • 3.5.1 调研对象的选择与调研方法步骤的确定
  • 3.5.2 政务中心区广场使用调查
  • 3.5.3 调查结果分析与建议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政务中心区广场的设计研究
  • 4.1 政务中心区广场景观设计原则
  • 4.1.1 双重性原则
  • 4.1.2 人性化原则
  • 4.1.3 地域性原则
  • 4.1.4 场所感原则
  • 4.1.5 生态性原则
  • 4.2 政务中心区广场景观设计方法
  • 4.2.1 基于政务广场双重特性基础上的设计方法
  • 4.2.2 基于行为需求基础上的人性化设计方法
  • 4.2.3 基于地域性特征体现的设计方法
  • 4.2.4 基于场所精神的设计方法
  • 4.3 营口经济技术开发区政务广场设计实践
  • 4.3.1 设计项目背景
  • 4.3.2 基于研究成果指导下的设计方法与步骤
  • 4.3.3 设计成果及其对设计原则与方法的印证
  • 4.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金陵协和神学院 2010届神学硕士学位论文及指导老师[J]. 金陵神学志 2010(04)
    • [2].金陵协和神学院2011届研究科毕业生申请硕士学位论文题目及导师[J]. 金陵神学志 2011(Z1)
    • [3].2008届神学硕士学位论文题目及指导老师名单[J]. 金陵神学志 2008(04)
    • [4].2009届研究生硕士学位论文题目及指导老师[J]. 金陵神学志 2009(04)
    • [5].2005级研究生硕士学位论文题目及指导老师[J]. 金陵神学志 2009(04)
    • [6].2012届研究科毕业生申请硕士学位论文题目及导师一览表[J]. 金陵神学志 2012(Z2)
    • [7].武汉生物工程学院举行首届联培研究生硕士学位论文答辩会[J]. 武汉生物工程学院学报 2017(02)
    • [8].艺术类硕士学位论文质量管理探析[J]. 中国校外教育 2011(24)
    • [9].市县两级地方人大代表履职状况研究——以10篇优秀硕士学位论文为样本[J]. 长江丛刊 2016(35)
    • [10].涉海高校硕士学位论文文献计量与学术竞争力分析——以广东海洋大学为例[J]. 赤子(下旬) 2016(05)
    • [11].两年制硕士学位论文盲审制度效果分析[J]. 时代教育 2017(03)
    • [12].硕士学位论文致谢部分的体裁分析[J]. 校园英语 2017(08)
    • [13].中医药高校硕士学位论文质量评价实证分析——以河南中医药大学为例[J]. 医学教育研究与实践 2020(04)
    • [14].工学门类学术硕士学位论文质量的学科差异——以2014年全国硕士论文抽检数据为例[J]. 研究生教育研究 2017(02)
    • [15].临床医学专业硕士学位论文基本要求及评价指标的质性研究[J]. 现代医药卫生 2017(12)
    • [16].《博士硕士学位论文抽检办法》征求意见 博士学位论文抽检比例为10%左右[J]. 中国高等教育评估 2014(01)
    • [17].国内外硕士学位论文评阅制度浅析[J]. 大学教育 2013(04)
    • [18].我校在2010年度全区优秀硕士学位论文评选中再创佳绩[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04)
    • [19].我国情报学硕士学位论文的共词聚类分析[J]. 情报科学 2008(01)
    • [20].2015届研究科毕业生硕士学位论文题目及导师一览表[J]. 金陵神学志 2016(04)
    • [21].新建本科院校教育硕士学位论文问题及对策[J]. 宁夏师范学院学报 2017(01)
    • [22].基于质量指数模型的军队院校硕士学位论文总体质量评估方法——从全军硕士学位论文抽查情况分析角度[J]. 继续教育 2015(04)
    • [23].以邮票为研究内容的硕士学位论文[J]. 集邮博览 2016(01)
    • [24].学校举办教育硕士学位论文写作培训[J].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 2020(05)
    • [25].新疆医科大学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硕士学位论文选题状况回顾分析[J].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14(07)
    • [26].硕士学位论文评阅制度改革实践与探讨[J].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13(01)
    • [27].我国健美操硕士学位论文研究概析[J]. 运动 2013(04)
    • [28].高等教育学硕士学位论文主题分析必要性研究[J]. 企业家天地(理论版) 2011(05)
    • [29].对完善我国硕士学位论文质量评价体系的思考[J]. 中国电力教育 2010(24)
    • [30].加强硕士学位论文质量管理工作的实践探索[J]. 中国电力教育 2008(20)

    标签:;  ;  ;  ;  ;  

    现代城市政务中心区广场景观设计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