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的中国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研究

基于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的中国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研究

论文摘要

信用风险管理是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一个重要的领域,其目标是在保证银行资产安全性、流动性的基础上实现收益最大化。近二十年来,在竞争越来越激烈的国际化运营环境中,金融创新不断涌现,发达国家信用风险管理方法在实践上和理论上已经相对成熟,风险量化分析在不断尝试采用新方法。相比较而言,目前我国大型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技术相对简单,多以主观定性分析为主,缺少量化分析,而且尚未形成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不能满足监管部门及银行自身对风险管理的要求。中国银行作为国有大型商业银行之一,其信用风险管理也不可避免地存在上述问题。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①作为全球银行业最具影响力的监管机构之一,2004年6月公布了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的终稿,从此成为了国际银行监管框架和风险管理的基本原则。2007年2月银监会发布了《中国银行业实施新资本协议指导意见》,《指导意见》明确要求“新资本协议银行从2010年底开始实施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如果届时不能达到银监会规定的最低要求,经批准可暂缓实施,但不得迟于2013年底”。因此,为满足监管部门要求,同时为增强自身风险管理能力和实力、提高市场竞争力和盈利能力,中国银行当前正在为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的实施做积极的准备,拟于2010年底做好全部准备工作,2011-2013年作为过渡期,2013年以后全面实施。对于正在实施准备阶段的我国银行业而言,新资本协议本身的修订和完善,有助于吸取国际活跃银行在此次金融危机中的经验和教训,进一步指导各商业银行改进风险管理。作为国际银行业的监管标准,在此次金融危机之后,新资本协议影响力进一步增强。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逐步放开,如何在中国银行(Bank of China)业务发展现状的基础上结合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的标准,提高信用风险管理能力,建立适合中国银行自身信用风险特点的信用风险管理与度量体系就成了当务之急。基于此,本文将首先对信用风险管理的基本理论及其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系统总结,作为本文研究的理论基础;其次,对比巴塞尔新旧资本协议,并对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的主要内容与特征进行剖析,作为论文研究的科学指导;再次,结合国际COSO委员会的内部控制框架对中国银行信用风险的管理现状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找出中国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与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的标准存在的差距,作为中国银行信用风险管理模型和体系再造的依据;最后,根据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的要求,拟构建一个符合新巴塞尔协议要求同时适合中国银行信用风险特点的综合性信用风险管理体系,以提高中国银行的信用风险管理水平。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选题背景和意义
  • 1.1 选题背景
  • 1.2 选题意义
  • 1.3 研究问题、方法及研究框架
  • 1.4 创新点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风险管理理论
  • 2.2 信用风险界定
  • 2.3 信用风险管理理论与应用现状
  • 2.4 内部控制理论
  • 第3章 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及对中国银行业的影响
  • 3.1 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的诞生
  • 3.2 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的主要内容
  • 3.3 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的改善之处与不足
  • 3.4 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实施进展其对中国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挑战
  • 第4章 中国银行信用风险成因分析
  • 4.1 银行自身的原因
  • 4.2 借款企业的原因
  • 4.3 外部环境的原因
  • 第5章 中国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现状分析
  • 5.1 中行信用风险管理的内部环境
  • 5.2 中行信用风险管理流程
  • 5.3 中行信用风险控制
  • 第6章 巴塞尔新资本协议框架下中国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体系再造
  • 6.1 组织结构
  • 6.2 先进统一的信用风险文化
  • 6.3 管理流程
  • 6.4 技术与信息系统
  • 第7章 结束语
  • 7.1 主要结论
  • 7.2 论文不足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基于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的中国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