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教学高效性提升策略

初中历史教学高效性提升策略

(安顺市第九中学,贵州省安顺市561000)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教育的要求愈来愈高。为了更好的促进初中教学的进步,培养兴趣成为教学开展的关键之一。兴趣教学的方法多种多样,如:引导教学、情景演绎、结合实际、延伸知识、设计氛围、带入学习等方式。本文便是对初中历史教学高效性提升策略进行深入研究,总结失误,寻求有效策略,从而促进初中历史教学的进步。

关键词:初中阶段;历史教学;提升效率;出现问题;有效举措

引言:

面对不同的学生,只是一味的追寻传统教学方法已经难以达到现今的教学需求。分层教学、兴趣教学成为实现高效课堂的重要手段。教师针对学生的差异性进行教学选择,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寻找学生的兴趣点,让学生带着兴趣取向进行历史知识传输,并引导学生通过自身的理解对知识加以消化,从中悟出更多道理。这样的教学才能够真正做到“传道授业解惑”,才能有效推进高效化课堂的传播。

一、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启明星,为学生学习提供动力。从古至今,都是如此,如:孔子的“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句话就体现出兴趣的才是学习的第一任老师。根据调查发现,人在具有兴趣的前提下,工作学习的积极性将上升三到四倍。根据真实情况得出,当一个人充满活力并且十分认真的对待一件事情时,感知性会增加,接受能力也会随之增长。反之,缺乏兴趣,就会丧失学习性质,对接受事物产生抵触情绪,不利于知识的渗透。现阶段,成绩是检验学生学习阶段的重要评判方法,而学生的学习成绩与学生的兴趣以及自主能力直接挂钩,所以要提升学生成绩,推动学生发展,首要就要从学生兴趣方面入手,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下面是对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进行阐述:

(一)开端引趣

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所以一定要在开始时就要煞费苦心,进行学习兴趣的灌输。常用的方法有:谜语引导、悬疑引导、故事引导等方式。中国五千年的历史,拥有很多可以演说的素材。在进行历史课堂开始时,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讲一些生动的故事、或者请几位同学进行历史故事演绎的方式,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初中阶段,学生刚刚开始接触历史,如若使用较为古板的教学方法,就会使学生们渐渐丧失对历史学科的兴趣,生动形象的历史演绎,能够缓解他们对课堂的古板印象,从而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讲课之前,可以设置一些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如:在进行历史课程学习之前,教师可以询问学生谁能讲出武则天、赵匡胤、郑和分别是什么时期的人物?他们分别具有什么样的故事?然后让学生进行思考讨论,这种方式能够给历史课的深入开端起到一个良好的开端,能够改变原来的“填鸭式”教学,将学生们带入课堂,拉近师生之间的关系,这样对后期的开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联系生活实际

课堂的内容要尽量的贴合实际,贴近生活。学生会结合自己自身或周边的情况与课堂所学知识相呼应,加强理解,提高课堂的高效性。

(三)教学情境

现今,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在教学中出现了越来越多科技化的器材,如:投影仪、计算机等。调动学生兴趣的重要方式之一,便是让学生切实感受。可以让学生拥有一个历史身份,然后渲染一个氛围,将学生代入角色之中,身临其境的感知历史,了解历史。如:在学习抗日时期的历史时,可以让学生演绎难民、军官、前线医护人员、记者等,讲述你所知道的历史,让别人感知到战争的无情,以及人们的苦难、以及战士们必胜的决心。可以通过诗词歌赋进行对当时时期的说明,从而更深刻的了解到当时的历史。不仅如此,还可以通过当时短片、音频、图片、电影等方式进行知识引导,让学生放松的去感知历史,而不是通过死记硬例如,在进行一二九运动讲解时,可以把能够将民族危机严重的历史展现出的《毕业歌》作为切入点。歌词中“满耳是大众的嗟伤,一年年国土的沦丧”,更能引起学生共鸣,激发爱国情感。

二、分层教学策略

差异性的存在是必然的,对于这些有差异的学生,老师不应该轻言放弃,要将教学有所分化,将教学目标、过程分层、布置作业分层、学分评估这些教学阶段都有所规划。让每个学生都能亲身体验、融入课堂中,切实实地的享受到学习的乐趣。下面是对分层教学策略进行阐述:

(一)布置作业分层

以往的教学,教师总是将学生统一管理、统一规划,就连布置作业也是一模一样,这就使得很多学生达不到老师的期许,跟不上课堂步伐,从而使得对历史学科愈发失去信心。对于这一现象,老师必须要端正态度,改正教学,从布置作业方面进行革新。老师应该按照学生自身情况进行划分,根据每个层次不同的需求,进行作业的布置,当然对他们的要求也要有所不同。如:家中有电脑的同学,查找资料方便,而有的学生相对困难,学习条件也没那么完备。所以作为老师要及时的掌握学生情况,这样可以使学生们能够完成作业任务,而且可以量力而行,会觉得学习不是那么的吃力,从而加强自己的学业热情,从而实现高效课堂的目标。

(二)教学目标和课堂过程分层

初中学生正处于叛逆期,过于板正的教学无法达到他们对学习的期许。并且初中生容易收到各界因素的影响,从而使得学生的心理、接受能力的方面都有所不同。对于差异,在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验收方面都要进行分化,在课堂途中,要将学生当作课堂的主体,让学生融入教学的各个环节之中。这样的话,不同的同学都能在自己已学的知识有所扩展。例如,对于一些基础比较欠缺的学生,在朗读的环节,就应该让他们参与,加深对每一段的印象;有一些基础性的问题应让他们回答,加深记忆。对于一些基础比较好的学生,积极培养他们独立思考的能力,让他们对自己所学的知识有进一步理解,加入自己的想法,贯穿并应用于自己的生活中。每个同学每节课都有收获,时间得到了充分的利用,提高了学习的效率,增加了课堂的高效性。

(三)学分评估分层

评估,是对于一个学生学习阶段的正确认知,以往的教学评估十分的不严谨,教师经常将其无视,学分评估并没有达到它自身的存在价值。对评估进行分层化管理也是十分必要的,要注重对学生的鼓励和激励。比如:对一些理解能力较弱的同学要放低评判标准,不能用高标准来评判他们对学习的认知程度,这样起不到激励作用的。

自己的行为绩效是根据相互的信息反馈来判定的。老师应通过以上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有差异性的学生,要做到分层教学,而且要做到正确公正的评价教学效绩,目的是为了能够让学生实际掌握自己的学习状态,正确认识自己。通过进一步的自我分析、自我调整,从而提高学习能力,以实现历史课堂教学的高效性。

总结:

对于教学,始终要切记,要全面化,禁止出现以偏概全的现象,要关心每一个学生。教师在备课时就要具有针对性,为不同特征的学生,选择不同的教学方式,遵循新课标所提出的指示要求,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和多样性。尊重与兴趣相结合,这样才能更好的实现初中历史课堂的高效性。

参考文献

[1]肖成全.有效教学[M].大连: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2]孙亚玲.课堂教学有效性标准研究.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

标签:;  ;  ;  

初中历史教学高效性提升策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