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客运站需求预测与交通区位分析

公路客运站需求预测与交通区位分析

论文摘要

客运站场需求预测和交通区位分析是站场布局的基础。研究客运站客运需求预测和客运站交通区位,可以提高客运站规划的有效性。论文从区位理论方法出发,介绍了交通区位的理论原理和分析方法,给定了交通区位和交通区位线的概念,分析了交通区位因素的构成。介绍了交通区位分析方法的应用。研究了客运站交通区位分析的目的和意义,比较了传统客运站布局方法和交通区位分析布局方法的优缺点。论文介绍了单项的交通量预测方法和基于交通小区划分的四阶段预测模型和方法。结合实例分析了增长率法、指数平滑法和多元线性回归法的应用和预测趋势的比较,得出不同预测方法的适用范围;在指数平滑法分析中,选取不同的权系数预测,得出权系数的取值方法;选取影响客运量的不同因素做多元线性回归,比较回归结果,得出影响因素的选择方法。结合实例对客运市场做需求分析和日均旅客发送量预测,为确定客运站等级和规模提供依据。以镇安县客运站为实例,研究了客运站交通区位分析的方法。根据客运站交通区位分析的方法,在不同背景下分析镇安客运站交通区位,总结出镇安客运站外部交通区位线和内部交通区位线。对外部交通区位线粗化,主要研究了国家背景下和省背景下的交通区位线网,对内部交通区位线网细化,主要研究了行政区位线、人口区位线、交通自身区位线、旅游资源区位线和矿产资源区位线,分析起支配作用的交通区位因素,比较节点重要度,生成镇安县内部交通区位线。根据重要节点布设客运站,总结镇安客运站交通区位线网特点,提出用交通区位理论指导客运站布局规划的新思路。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客运站布局与交通区位分析
  • 2.1 区位理论
  • 2.1.1 杜能的农业区位论
  • 2.1.2 韦伯的工业区位论
  • 2.1.3 克里斯塔勒的中心地理论
  • 2.1.4 廖什的市场区位理论
  • 2.2 交通区位理论
  • 2.2.1 交通区位理论概述
  • 2.2.2 交通区位基本概念
  • 2.3 交通区位分析方法
  • 2.4 交通区位分析的应用
  • 2.4.1 区域道路网规划
  • 2.4.2 区域交通发展战略研究
  • 2.4.3 拓宽海港需求市场
  • 2.5 客运站交通区位分析的目的与意义
  • 2.6 公路客运站布局
  • 2.6.1 公路客运站布局原则
  • 2.6.2 公路客运站布局方法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预测方法研究
  • 3.1 预测思想
  • 3.1.1 系统分析的思想
  • 3.1.2 发展的思想
  • 3.1.3 结合的思想
  • 3.2 交通量影响因素
  • 3.2.1 社会经济因素
  • 3.2.2 土地利用结构
  • 3.2.3 交通运输因素
  • 3.3 交通预测方法
  • 3.3.1 四阶段预测方法
  • 3.3.2 单项预测方法
  • 3.4 预测方法选择和变量选择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客运站客运发送量预测
  • 4.1 客运发送量预测目的
  • 4.2 客运站市场需求分析的目的
  • 4.3 客运站客运发送量预测步骤
  • 4.4 镇安县客运站客运发送量预测
  • 4.4.1 镇安县拟建客运站介绍
  • 4.4.2 镇安县客运市场分析
  • 4.4.3 镇安县客运量预测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镇安客运站交通区位分析
  • 5.1 镇安县客运站交通区位分析
  • 5.1.1 客运站交通区位分析步骤
  • 5.1.2 镇安县地理位置及交通史概况
  • 5.1.3 镇安县外部交通区位线分析
  • 5.1.4 镇安县内部交通区位线分析
  • 5.1.5 镇安县交通区位线网特点
  • 5.2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农业区位分析考点例析[J]. 青苹果 2016(24)
    • [2].区位分析与评份的基本思路与方法[J]. 读与写(教育教学刊) 2008(10)
    • [3].区位分析与评价试题解答模式的探究[J]. 中学政史地(高中文综) 2009(01)
    • [4].区位分析与评价的内容、思路与方法[J]. 考试(高考文科版) 2008(03)
    • [5].沈阳市公路网现状及交通区位分析[J]. 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0(06)
    • [6].避免区位分析模式化的几点策略[J]. 中学地理教学参考 2011(09)
    • [7].运用建模优化学生思维结构——以地理《工业区位分析建模与应用》复习课为例[J]. 地理教学 2013(20)
    • [8].区位分析专题复习[J]. 中学政史地(高中文综) 2008(11)
    • [9].“五学”教学模式下的《城市区位分析》教学实录[J]. 考试周刊 2019(15)
    • [10].谈工农业生产区位分析类试题的解答技巧[J]. 高考 2018(32)
    • [11].地理区位分析的方法与技巧[J]. 地理教学 2013(06)
    • [12].地理区位分析综合题的答题技巧[J]. 地理教学 2008(05)
    • [13].如何进行区位分析[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10(18)
    • [14].“区位分析”突破策略[J]. 地理教学 2010(05)
    • [15].“城市、交通和商业区位分析与评价”疑难解析[J]. 新高考(高三政史地) 2013(Z1)
    • [16].地理 区位及区位分析[J]. 招生考试通讯(高考版) 2013(12)
    • [17].以长江三角洲为例探究区位分析与评价解答模式[J]. 新高考(政治历史地理) 2009(01)
    • [18].经济地理区位分析的思路与方法——以江苏省灌河口地区为例[J]. 地理科学进展 2009(02)
    • [19].工业区位分析的方法[J]. 地理教学 2013(06)
    • [20].基于地理综合思维培养的教学实践与思考[J]. 地理教学 2018(11)
    • [21].高效课堂背景下“学案”教学模式探讨——以“工业区位分析”为例[J]. 新课程(中旬) 2012(09)
    • [22].常山天窗坪暗夜公园的区位分析及发展建议[J].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9(10)
    • [23].区位分析在人文地理中的重要作用[J]. 新课程研究(下旬刊) 2015(06)
    • [24].产业活动的区位分析[J]. 地理教育 2008(01)
    • [25].地理区位分析题的复习策略与解题技巧[J]. 新高考(高三政史地) 2012(Z1)
    • [26].区位分析的方法——以农业区位为例[J]. 课程教育研究 2012(36)
    • [27].雪野景区规划与设计[J]. 农业网络信息 2014(04)
    • [28].“农业区位分析”专题复习设计[J]. 地理教育 2019(S1)
    • [29].中国直接投资东盟新四国的区位分析与对策研究[J]. 河北法学 2009(01)
    • [30].浅谈培养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能力的必要性——以一轮复习中区位分析考点为例[J]. 教学考试 2019(36)

    标签:;  ;  ;  ;  ;  

    公路客运站需求预测与交通区位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