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SPES抑制细胞增殖的机制及胃癌与幽门螺杆菌关系的研究

PC-SPES抑制细胞增殖的机制及胃癌与幽门螺杆菌关系的研究

论文题目: PC-SPES抑制细胞增殖的机制及胃癌与幽门螺杆菌关系的研究

论文类型: 博士论文

论文专业: 肿瘤学

作者: 郭军巧

导师: 袁媛

关键词: 胃癌,幽门螺杆菌,细胞增殖,细胞周期素

文献来源: 中国医科大学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前言 胃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在世界范围内,每年新增胃癌患者80万名,世界上平均每年有70万人死于胃癌。在发展中国家,胃癌是男性最易患的癌症,是女性第三易患癌症。胃癌的发生被认为是多因素作用、多阶段发展的过程。胃癌的发生可能主要与环境因素有关,特别是幽门螺杆菌(Hp, helicobacter pylori)感染。肿瘤的基本特征是细胞的失控性生长,包括细胞死亡(凋亡)的减少或增殖的增加。PC-SPES是一种草药复合物,可以引发许多生物学反应,包括中断细胞周期控制,降低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 proliferating cellular nuclear antigen)的表达,诱导伴随bcl-2(B cell lymphoma 2)下调的凋亡,减少前列腺特异抗原(PSA,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表达。但PC-SPES如何诱导细胞周期停滞还不清楚。本研究旨用PC-SPES调控细胞周期关键调节蛋白,主要关注的是Rb(Retinoblastoma gene)和Cyclins D,E。作为一种补充方法,我们也使用了cDNA Array描述LNCaP细胞对PC-SPES的转录反应,筛查由PC-SPES介导的细胞周期调控的必需基因。Hp感染与胃癌的确切关系目前尚无定论,本文纳入了报道Hp感染与胃癌关系的文献36篇,通过综合分析其中的原始数据,用Meta分析计算合并各OR值,可信区间(95%CI),目的是为了明确Hp感染与胃癌发生是否有必然联系,并通过亚群分析,找出各研究结果为什么会出现如此大的差异。 材料与方法 以LNCaP为靶细胞,应用RT-PCR、Western Blot和cDNA Array方法,分析PC-SPES抑制细胞周期素D、E的表达和Rb磷酸化,及

论文目录:

一、摘要

1.中文论著摘要

2.英文论著摘要

二、英文缩略语

三、论文

论文一 PC-SPES对PSA、PCNA、Rb磷酸化抑制作用的研究

1.实验材料与方法

2.实验结果(附论文图片)

3.讨论

4.结论

5.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论文二 PC-SPES对cyclin D1、cyclin E基因表达抑制作用的研究

1.实验材料与方法

2.实验结果(附论文图片)

3.讨论

4.结论

5.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论文三 幽门螺杆菌与胃癌关系的Meta分析

1.前言

2.实验材料与方法

3.实验结果

4.讨论

5.结论

6.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四、参考文献

五、附录

1.综述

2.在学期间科研成绩

3.致谢

4.个人简介

发布时间: 2005-07-28

参考文献

  • [1].PC-SPES Ⅱ对人前列腺癌激素非依赖型细胞株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的作用[D]. 杜广.复旦大学2005
  • [2].PC-SPESⅡ对雄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裸鼠移植瘤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D]. 刘宇军.复旦大学2005

相关论文

  • [1].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疾病凋亡特性及其调控机制的研究[D]. 宋春芳.中国医科大学2003
  • [2].幽门螺杆菌通过线粒体—细胞色素C凋亡途径对胃癌发生的影响[D]. 张浩.第三军医大学2004
  • [3].胃粘膜肠上皮化生分化特性的研究[D]. 王旭光.中国医科大学2005
  • [4].幽门螺杆菌致线粒体损伤及防治[D]. 兰春慧.第三军医大学2005
  • [5].NF-κ Bp65在幽门螺杆菌感染致胃癌作用机理中的研究[D]. 杨桂芳.武汉大学2004
  • [6].幽门螺杆菌促癌与胃癌化学预防机制的实验研究[D]. 刘改芳.河北医科大学2006
  • [7].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癌发生的关系研究[D]. 张建中.中国协和医科大学1999
  • [8].幽门螺杆菌慢性感染诱导胃上皮细胞IKKβ、NF-κB、XIAP表达[D]. 宗红.郑州大学2005
  • [9].胃癌相关幽门螺杆菌差异基因文库的构建及差异基因筛选[D]. 宫月华.中国医科大学2008
  • [10].胃炎与胃癌相关幽门螺杆菌差异蛋白质组学的研究[D]. 游运辉.中南大学2007

标签:;  ;  ;  ;  

PC-SPES抑制细胞增殖的机制及胃癌与幽门螺杆菌关系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