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血后处理对大鼠减体积肝移植术后移植肝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

缺血后处理对大鼠减体积肝移植术后移植肝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

论文摘要

第一章大鼠60%减体积肝移植(RSLT)模型的建立目的:探讨大鼠60%减体积肝移植(RSLT)模型的建立方法,为减体积肝移植的相关后续研究奠定基础。方法:参照Omura等的报道,在Kamada“二袖套法”基础上建立大鼠60%RSLT模型,移除供肝左外侧叶及尾状叶修整为60%减体积供肝,共施行50例大鼠60%减体积肝移植手术。结果:前22例主要用于手术方法及技巧练习,在28例定型手术中,供体手术时间约为25±5min,供肝热缺血时间为0-1min,供肝修整时间约为15±3min,无肝期平均为20±2min,手术成功率为85.7%(24/28)。结论:该模型稳定可靠,可为减体积肝移植的基础及临床相关研究提供较为理想的研究手段。第二章缺血后处理对大鼠减体积肝移植术后移植肝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目的:验证缺血后处理对大鼠减体积肝移植术后移植肝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初步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分别用作供、受体,按照第一部分的方法建立60%减体积肝移植模型,根据供肝开放门静脉灌注时是否采取缺血后处理及缺血后处理方式将受体大鼠分为单纯缺血.再灌注损伤组(IRI组)、缺血后处理1组(IPO 1组)、缺血后处理2组(IPO 2组)、缺血后处理3组(IPO 3组),另设假手术组(SO组)。分别于供肝再灌注后2h、6h处死各组动物,取外周血检测血清ALT、AST,取新鲜肝组织检测髓过氧化物酶(MPO)、超氧化物岐化酶(SOD)及丙二醛(MDA)的含量,HE染色作组织病理学检查,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的表达。结果:供肝再灌注后2h、6h各时点,IPO 2组及IPO 3组的大鼠血清ALT、AST水平及肝组织MPO、MDA水平明显低于IRI组和IPO1组(p<0.05),肝组织SOD水平明显高于IRI组和IPO 1组(p<0.05),再灌注6h点IRI组及IPO 1组的供肝ICAM-1表达水平较IPO2组及IPO 3组明显增高(p<0.05),但IPO 2组和IPO 3组、IRI组和IPO 1组间各指标无明显差异(p>0.05)。光镜下HE染色见IPO 2组和IPO 3组肝组织损伤较IRI组和IPO 1组为轻。结论:缺血后处理可以对大鼠减体积肝移植术后供肝缺血-再灌注损伤提供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激活再灌注损伤后机体内源性抗氧化系统,抑制氧自由基生成及中性粒细胞活化粘附等有关。缺血后处理对移植肝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有“节奏”的限制,只有一定的开放-阻断持续时间才能起到抗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第三章缺血后处理对大鼠减体积肝移植术后肝细胞增殖的影响及其机制的初步探讨目的:观察缺血后处理对大鼠减体积肝移植术后肝细胞增殖的影响作用并初步探讨其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分别用作供、受体,按照第一部分的方法建立60%减体积肝移植模型,根据供肝开放门静脉灌注时是否采取30秒开放-30秒阻断反复3个循环的缺血后处理将受体大鼠分为单纯缺血.再灌注损伤组(IRI组)及缺血后处理组(IPO组),另设假手术组(SO组)。分别于供肝再灌注后2h、6h及24h处死各组动物,取新鲜肝组织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信号转导及转录活化因子3(STAT-3)及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D1)的含量,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肝内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结果:供肝再灌注6h后,肝内PCNA表达明显增多,与IRI组相比,IPO组复灌后6h、24h时肝内PCNA表达强度明显增高(p<0.05);供肝再灌注再灌注2h、6h时,IPO组肝组织TNF-αmRNA的表达明显低于IRI组(p<0.05),到再灌注24h时,二组间肝组织TNF-αmRNA的表达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再灌注2h时,IRI组及IPO组肝组织IL-6、STAT3 mRNA的表达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再灌注6h、24h时,IPO组肝组织IL-6、STAT3 mRNA的表达均明显高于IRI组(p<0.05);Cyclin D1 mRNA的表达高峰出现较晚,为再灌注后24h时点,在再灌注2h时,二组间肝组织CyclinD1 mRNA的表达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但在再灌注6h、24h时,IPO组肝组织Cyclin D1 mRNA的表达均明显高于IRI组(p<0.05)。结论:IPO可降低缺血再灌注损伤后早期细胞因子TNF—α水平的过高表达,减轻缺血再灌注损伤。IPO对大鼠减体积肝移植术后移植肝细胞的增殖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激活信号通路TNF-α/IL-6/STAT3进而上调IL-6及STAT3的表达有关。第四章缺血后处理对大鼠减体积肝移植术后移植肝细胞凋亡的影响目的:观察缺血后处理对大鼠减体积肝移植术后移植肝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分别用作供、受体,按照第一部分的方法建立60%减体积肝移植模型,根据供肝开放门静脉灌注时是否采取30秒开放-30秒阻断反复3个循环的缺血后处理将受体大鼠分为单纯缺血.再灌注损伤组(IRI组)及缺血后处理组(IPO组),另设假手术组(SO组)。分别于供肝再灌注后2h、6h及24h处死各组动物,取新鲜肝组织以流式细胞仪检测肝细胞凋亡指数(AI)。结果:SO组再灌注后各时点仅见极少量肝细胞发生凋亡,IRI组及IPO组再灌注后AI值上升明显。与IRI组相比,IPO组复灌后各时点肝内AI值均明显减低(p<0.05)。结论:IPO能够明显抑制大鼠减体积肝移植术后移植肝细胞凋亡,该机制也是IPO保护大鼠减体积移植肝缺血-再灌注损伤的重要机制之一。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第一章 大鼠原位60%减体积肝移植(RSLT)模型的建立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结论
  • 附图
  • 第二章 缺血后处理对大鼠减体积肝移植术后移植肝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 1. 材料和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结论
  • 附图
  • 第三章 缺血后处理对大鼠减体积肝移植术后肝细胞增殖的影响及其机制的初步探讨
  • 1. 材料和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结论
  • 附图
  • 第四章 缺血后处理对大鼠减体积肝移植术后移植肝细胞凋亡的影响
  • 1. 材料和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结论
  • 附图
  • 参考文献
  • 研究总结
  • 综述一 缺血后处理与缺血再灌注损伤
  • 综述二 肝脏再生与减体积肝移植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科研课题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  ;  ;  ;  ;  

    缺血后处理对大鼠减体积肝移植术后移植肝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