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痛消痞方加减对功能性消化不良大鼠胃肠激素及胃肠动力影响的实验研究

胃痛消痞方加减对功能性消化不良大鼠胃肠激素及胃肠动力影响的实验研究

论文摘要

前言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 FD)是消化系统常见疾病,其发病机制较复杂。目前西医治疗本病多采用促胃肠动力药等对症治疗,具有一定的疗效。我科室作为国家“十一五”脾胃病重点专科,在中药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上取得了很好的成绩。经过多年的临床观察,我们发现“脾胃虚寒”是其临床主要证型,而胃痛消痞方加减是以四君子汤为基础,该方既能改善胃肠动力,又能治疗消化不良,治疗本病较为有效。本实验将对该方进行实验动物胃肠动力和胃肠激素的实验动物研究,探讨其作用机理。目的胃痛消痞方加减对实验性功能性消化不良脾胃虚寒证大鼠的血浆胃动素(MTL)、胃泌素(GAS)、血清一氧化氮(NO)测定、胃排空率及小肠推进比的实验研究,探讨中药煎剂对FD治疗的机制及治疗效果与剂量的关系。方法将健康wister雄性大鼠60只,180-220g,随机分为6组,每组10只:空白对照组、模型组,中药煎剂低剂量组(6.25g/kg)、中药煎剂中剂量组(12.5g/kg)、中药煎剂高剂量组(18.75g/kg),吗丁啉组。大鼠在购入后适应环境饲养1周,正常喂养。第2周开始,按邱赛红等文献方法,以4℃冰食醋10ml/kg灌胃进行造模。造模成功后,空白对照组及模型组予生理盐水2ml每天一次灌胃,中药煎剂低剂量组、中药煎剂中剂量组、中药煎剂高剂量组予中药煎剂2ml灌胃,吗丁啉组予吗丁啉溶液(0.3mg/ml) 2ml每天一次灌胃,以上各组均为2周。各组大鼠在末次给药前18h禁食(自由饮水),末次给药后30min采血,分离血浆及血清,按试剂盒说明书以放射免疫法测定MTL、GAS含量。按硝酸还原酶法测定NO含量。各组大鼠予以掺以墨汁的半固体糊0.3mL/100g体重灌胃,30min后颈椎脱臼处死,计算胃排空率及小肠推进比。结果一、对血浆MTL的影响各治疗组MTL水平明显高于模型组(P<0.01);中药中、高剂量组MTL水平均高于吗丁啉组,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低剂量组与吗丁啉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MTL水平低于空白对照组,中药中、高剂量组高于空白对照组(P<0.01),但吗丁啉组及中药低剂量组MTL水平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二、对GAS含量的影响各治疗组GAS含量明显高于模型组(P<0.01);中药低、中、高剂量组GAS含量均高于吗丁啉组(P<0.01);其中中剂量组高于高、低剂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模型组GAS水平低于空白对照组,中药高、中、低剂量组高于空白对照组(P<0.01,P<0.05),但吗丁啉组GAS水平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对NO含量的影响各治疗组NO含量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中药中、高剂量组NO含量均低于吗丁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低剂量组与吗丁啉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空白对照组NO含量低于模型组(P<0.01),但与其他各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四、对胃排空率的影响各治疗组胃排空率均高于模型组(P<0.01);中药低、中、高剂量组胃排空率与吗丁啉组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治疗组胃排空率高于空白对照组,但模型组低于空白对照组(P<0.01)。五、对小肠推进的影响各治疗组小肠推进比均高于模型组(P<0.01);中药中、高剂量组之间小肠推进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均高于吗丁啉组(P<0.01);中药低剂量组与吗丁啉组相比,小肠推进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空白对照组小肠推进比高于模型组,但低于吗丁啉组及中药低剂量组(P<0.01,P<0.05)。结论1.胃痛消痞方加减对实验性功能性消化不良脾胃虚寒证大鼠的血浆MTL、GAS含量有明显升高作用,同时对降低血清NO含量,提高小肠推进比,其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2.胃痛消痞方加减能明显提高胃排空率(P<0.05)。3.胃痛消痞方加减能促进胃肠动力及胃肠激素的分泌,其中以中剂量组疗效更优(P<0.01)。

论文目录

  • 一、摘要
  • 中文论著摘要
  • 英文论著摘要
  • 二、英文缩略语
  • 三、论文
  • 前言
  • 材料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四、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 五、参考文献
  • 六、附录
  • 综述
  • 致谢
  • 个人简历
  • 相关论文文献

    • [1].十八味消痞方加味治疗胃痞症状改善情况研究[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19(85)
    • [2].藏兽药健胃消痞散对牦牛的增重效果[J]. 畜牧兽医科学(电子版) 2020(03)
    • [3].参七消痞颗粒抗炎作用实验研究[J].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3(12)
    • [4].复方参七消痞颗粒联合雷贝拉唑治疗老年慢性萎缩性胃炎疗效观察[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6(17)
    • [5].消痞颗粒的制备及临床应用[J]. 内蒙古中医药 2013(32)
    • [6].消痞Ⅰ号对小鼠胃肠排空作用研究[J]. 辽宁医学杂志 2008(05)
    • [7].消痞萎胃康颗粒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70例临床研究[J]. 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 2016(01)
    • [8].消痞益肠方治疗糖尿病结肠传输障碍的临床研究[J]. 中医药学报 2017(01)
    • [9].消痞愈萎汤治疗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40例观察[J]. 浙江中医杂志 2014(04)
    • [10].黄连消痞方联合西药治疗消化道出血临床观察[J]. 四川中医 2015(12)
    • [11].参七消痞颗粒镇痛作用实验研究[J].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3(10)
    • [12].耳穴贴敷联合消痞颗粒治疗糖尿病胃轻瘫[J].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9(05)
    • [13].针灸联合胃痛消痞方加减治疗慢传输型便秘临床观察[J].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20(09)
    • [14].自拟消痞泻心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60例临床疗效观察[J]. 四川中医 2012(01)
    • [15].枳实消痞方治疗危重患者胃肠功能障碍[J]. 上海中医药杂志 2010(09)
    • [16].参七消痞颗粒配合针灸治疗慢性胃炎的效果分析[J].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6(04)
    • [17].自拟消痞胃炎散治疗慢性非萎缩性胃炎65例疗效观察[J]. 北方药学 2013(03)
    • [18].消痞方治疗化疗后痞满证临床观察[J].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8(04)
    • [19].自拟消痞方治疗糖尿病胃轻瘫临床研究[J].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2017(02)
    • [20].和胃消痞方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60例[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1(32)
    • [21].消痞健运汤配合穴位注射治疗糖尿病胃轻瘫60例[J]. 四川中医 2013(07)
    • [22].柴赭疏肝消痞浓缩颗粒剂[J]. 江苏中医药 2012(03)
    • [23].自拟消痞除满汤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136例[J]. 陕西中医学院学报 2011(06)
    • [24].疏肝消痞方结合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研究[J]. 中国全科医学 2012(25)
    • [25].和胃消痞胶囊对胃肠动力的影响及机理探讨[J].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08(07)
    • [26].宁心消痞方加味治疗肺癌临床体会[J]. 中医学报 2017(02)
    • [27].和胃消痞合剂的制备与质量控制方法研究[J]. 中国药房 2010(07)
    • [28].和胃消痞合剂与2种胃药治疗慢性胃炎的药物经济学比较[J]. 今日药学 2010(05)
    • [29].正交法优选和胃消痞合剂的制备工艺[J].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09(18)
    • [30].和胃消痞合剂质量标准研究[J]. 辽宁中医杂志 2012(11)

    标签:;  ;  ;  ;  ;  ;  ;  

    胃痛消痞方加减对功能性消化不良大鼠胃肠激素及胃肠动力影响的实验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