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化/去分化脂肪肉瘤的临床病理学和分子生物学研究

高分化/去分化脂肪肉瘤的临床病理学和分子生物学研究

论文摘要

脂肪肉瘤是成人最常见的软组织肿瘤之一,占软组织肉瘤的9.8%~16%,全身各部位都可发生,但主要见于四肢和腹膜后。它在组织学上分为高分化(well diffcrentiated liposarcoma),去分化(dedifferentiated liposarcoma),黏液样(myxoid liposarcoma),圆形细胞(round cell liposarcoma)和多形性(pleomorphic 1iposarcoma)五型,而根据其细胞和分子生物学特征将其分为三大类:高分化/去分化型,黏液/圆细胞型,多形性型脂肪肉瘤。高分化型在脂肪肉瘤中约占到40~45%,易复发不转移,恶性程度低可进展为高度恶性的去分化型。在去分化型约占脂肪肉瘤的10~15%可发生转移并能致死。它们在组织学士特征不是很明显,高分化与良性脂肪性肿瘤以及去分化与恶性梭形/多形未分化肿瘤的鉴别仍是一个难题。目前细胞和分子生物学研究高分化/去分化型的环状和/或巨大标记染色体都有12q13-15区域的扩增,该区域包括好几种导致肿瘤发生的基因如MDM2(human homologue of the murine double-minute type2)、CDK4(cyclin-dependent kinase 4)等,其中最恒定的扩增子是MDM2基因,它除可致肿瘤发生外还可作用于P53基因而使肿瘤发生。我们研究观察高分化/去分化脂肪肉瘤的组织病理学特征,免疫标记表达特点,检测分子生物学上特征恒定基因的表达,探讨他们对高分化/去分化脂肪肉瘤的诊断、鉴别诊断和预后的判断的价值。材料和方法:1.材料:本实验收集17例高分化/去分化脂肪肉瘤(其中10例高分化型,7例去分化型),另外收集对照标本18例,梭形细胞脂肪瘤,血管脂肪瘤,脂肪瘤,脂肪母细胞瘤,黏液脂肪肉瘤,多形性脂肪肉瘤,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横纹肌肉瘤,纤维肉瘤各2例。2.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CDK4、MDM2的表达,RT-PCR方法检测MDM2基因mRNA的表达。结果:1.临床病理特点10例WDLPS中,男女之比为7∶3,中位年龄43.1岁,发生在腹膜后及腹腔6例,纵隔1例,臀部1例,四肢2例。7例DDLPS申男女之比为5∶2,中位年龄58.1岁,发生在四肢3例,腹膜后3例,精索1例。随访资料:WDLPS 5例复发,1例进展为DDLPS,DDLPS 5例复发,2例死亡。2.免疫表型17例高分化/去分化脂肪肉瘤中CDK4、MDM2异常表达分别为82%和76%。在对照组中MDM2异常表达率具有差异性(P<0.05)。而对照组中CDK4异常表达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3.分子生物学10例高分化/去分化脂肪肉瘤均成功提取RNA,且均检测到恒定特异表达的MDM2基因,对照组的9例中只成功提取RNA,但未检测到MDM2基因的表达。结论:1.17例高分化/去分化脂肪肉瘤中MDM2和CDK4异常免疫表达分别为76%和82%。说明它们是高分化/去分化脂肪肉瘤发生发展过程中常见的分子事件,它们与高分化/去分化脂肪肉瘤的发病机制密切相关。2.RT-PCR方法检测高分化/去分化脂肪肉瘤石蜡包埋组织中MDM2基因的表达是可行的,检测结果可作为临床病理诊断,鉴别诊断的参考。3.免疫组化方法检测MDM2蛋白也可辅助高分化/去分化脂肪肉瘤临床病理诊断,作为鉴别诊断的参考。CDK4的蛋白表达不如MDM2特异,对它们鉴别诊断的价值不大。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分析与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综述
  • 相关论文文献

    • [1].去分化脂肪肉瘤15例临床病理分析[J]. 诊断病理学杂志 2019(10)
    • [2].腹腔巨大去分化脂肪肉瘤1例报告[J].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2017(09)
    • [3].罕见部位脂肪肉瘤的诊断及文献复习[J]. 临床与病理杂志 2017(11)
    • [4].左颈胸交界处巨大脂肪肉瘤1例[J]. 湖北医药学院学报 2017(06)
    • [5].附睾脂肪肉瘤腹膜后及腹腔内转移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J]. 中华男科学杂志 2017(12)
    • [6].复发性腹腔脂肪肉瘤合并睾丸脂肪肉瘤1例[J]. 人民军医 2018(03)
    • [7].胃脂肪肉瘤的诊断与治疗[J]. 中国医刊 2018(10)
    • [8].脂肪肉瘤干细胞表面标志物研究[J]. 中国美容医学 2017(04)
    • [9].伴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去分化股骨远端脂肪肉瘤一例[J]. 中国骨与关节杂志 2013(01)
    • [10].原发性胸腔脂肪肉瘤一例[J]. 健康之路 2017(05)
    • [11].肢体脂肪肉瘤的超声表现和病理分析[J]. 中国超声医学杂志 2019(02)
    • [12].胃去分化脂肪肉瘤1例[J].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2019(09)
    • [13].102例脂肪肉瘤病理学特征及复发病例分析[J]. 临床与病理杂志 2019(08)
    • [14].腹腔两种高度恶性脂肪肉瘤并存一例[J]. 放射学实践 2018(01)
    • [15].脂肪肉瘤的分子机制与靶向治疗的研究进展[J]. 江苏医药 2015(14)
    • [16].下肢并腹部巨大脂肪肉瘤3例诊治体会[J]. 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 2014(06)
    • [17].24例纵隔和胸腔脂肪肉瘤的临床病理和分子遗传学研究:强调少见的多样性组织学特征(英)[J]. 诊断病理学杂志 2013(02)
    • [18].左颌下脂肪肉瘤1例[J].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2(22)
    • [19].腹膜后去分化脂肪肉瘤临床病理分析[J]. 实用肿瘤杂志 2012(06)
    • [20].具有炎症性肌纤维母细胞瘤样特点的去分化脂肪肉瘤[J]. 诊断病理学杂志 2011(03)
    • [21].去分化脂肪肉瘤复发1例报告[J].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11(04)
    • [22].转移性脂肪肉瘤多学科综合治疗一例报告[J].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2011(22)
    • [23].去分化脂肪肉瘤的病理学研究进展[J].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2010(01)
    • [24].腹腔内巨大脂肪肉瘤1例[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0(27)
    • [25].胸腔巨大脂肪肉瘤一例[J]. 临床放射学杂志 2009(04)
    • [26].罕见纵隔脂肪肉瘤1例诊治体会及文献复习[J]. 实用肿瘤杂志 2009(03)
    • [27].脂肪肉瘤潜在作用靶点的研究进展[J]. 实用肿瘤学杂志 2019(01)
    • [28].胰腺脂肪肉瘤1例报告[J]. 临床肝胆病杂志 2019(05)
    • [29].1例阿帕替尼治疗晚期腹腔脂肪肉瘤术后患者病理报告[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8(54)
    • [30].一例蛋鸡脂肪肉瘤的诊断[J]. 黑龙江畜牧兽医 2018(22)

    标签:;  ;  ;  ;  ;  

    高分化/去分化脂肪肉瘤的临床病理学和分子生物学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