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水务产业标杆竞争研究

我国水务产业标杆竞争研究

论文摘要

水务产业包括水资源开发、水供应、水的输送、污水收集与处理等环节,是社会和人们赖以生存与发展的基础性产业。水务产业具有典型的自然垄断特征,各地区水务企业垄断经营,彼此之间不存在业务上的竞争关系,缺乏效率激励;同时,过于分散化、数量过多的供水企业或污水处理企业,使规制者难以有效地规制水务企业经营。水价是规制者履行规制职责的核心和关键环节,现行水价规制是在水务企业成本信息的基础上进行的,但规制者对水务服务经营的真实成本不了解,通常以企业的实际成本而非社会平均成本为基础制定规制价格,导致企业缺乏降低成本、提高经营效率的动力。信息不对称问题正是造成规制失效的最重要的原因之一,也就是规制的核心难题。如何解决规制者与水务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保障稳定高质的水务服务,激励水务企业改进运营效率,一直是各国水务规制者研究的主要课题。标杆竞争作为一种激励性规制的模式在很多国家已经被采用,主要是由于它能够在较大的程度上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问题。标杆竞争理论是一种借助政府规制机制,模拟市场环境,促进不同地区的被规制企业间竞争的规制理论。水务服务系统(含供水系统和排水系统)主要是地区性或区域性的,这为规制者取得处于不同地区或区域的企业间的比较信息提供了方便。这种比较信息在制定规制价格、评价企业绩效等方面都很有用。以标杆竞争为基础的激励性规制机制包括两个阶段:首先,通过绩效标杆规制,来缩小水务企业效率之间的差距,为下一阶段的激励性规制做准备;然后,在此基础上通过比较竞争来为价格规制提供更好的激励效果。比较竞争通过外部测量手段获得被规制企业的成木信息,绩效标杆通过被规制企业之间的效率比较来确定被规制企业需要缩小的效率差距,这两个手段较好地克服了信息不对称对规制效果的影响。但是,这里存在的规制政策问题是,需要存在多少家企业以及怎样合理地进行效率比较。标杆竞争在英国水务产业的政府规制实践中得到了成功应用。1989年英国水务产业实行私有化改革后,10大水务企业实行供排水一体化和流域一体化的经营模式,为更好地履行规制职责、规制一体化的水务企业、保障用户利益,OFWAT引入标杆竞争,通过选取标杆企业和构建绩效评价系统较好地解决了规制机构与水务企业之间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为制定合理的价格上限奠定了基础。同时,水务企业在标杆竞争体系下,构建自身的绩效考核系统,以标杆企业为基准,不断改进效率和服务。英国水务规制者认为,对水务产业制定价格上限,首先要有一个统一的标杆(以经营成本较低的企业为基础),同时,要适当考虑各地区的经营环境差异。因此,规制者在为每家水务企业制定价格上限的过程中,对不同企业做了比较效率评估,它考虑了在每家企业的经营环境中可能会引起经营成本差异的多种影响因素,并假定企业的单位成木与这些影响因素之间存在线性关系,利用回归分析方法估计决定直线斜率的系数,然后,根据每家企业的影响因素回归直线估计其成本水平,进而决定价格上限。这样,那些经营效率较高、成本较低的企业就能获得较多的利润,从而促使企业为使其成本低于其他企业的平均成本而开展间接竞争。长期以来,我国水务服务一直作为政府的福利事业提供给广大的居民,所以水务服务没有真正作为商品来看待。政府规制机构制定的水价,基本上是以水务企业上报的成本为主要依据的,这样定价的最大弊端是,真实水务服务的成本只有企业内部知道,政府和用户很难弄清楚,尤其是根据成本定价,企业就有动机去虚构成本、夸大成本。正是由于这种信息不对称,价格规制主体的定价具有很大的随意性,因此,政府很难对水价进行有效规制。此外,水价没有建立根据市场供求和成本变化的调整机制,导致水价普遍偏低,水务企业长期亏损。为更好地推动水务产业的市场化改革,应该逐步构建起适合我国国情的水务产业标杆竞争体系。具体表现在:首先,优化水务产业组织形式,倡导供排水一体化,形成合理的比较对象数量。水务产业组织形式的优化必须遵循有效竞争的思路,在区域内垄断经营的条件下,引入适度竞争,兼顾规模经济效应与竞争效率。打破行政区划的地理界限,允许区域外的水务企业进人区域内提供自来水、污水处理等水务服务。区域外企业可以延伸其管道网络进人区域内,与区域内企业为争夺顾客而直接竞争。在建立比较成熟的政府规制体制后,还应该鼓励区域外企业联接区域内企业的自来水管道,形成公共管道网络,向区域内用户提供水务服务,从而为区域间企业开展直接竞争提供更大的可能。其次,建立一套科学有效的水务企业绩效评价系统。借鉴英国等国际先进经验,采用由简入难、横向与纵向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使用,并结合我国水务企业的发展实际和相关规制条件的完善程度,构建针对我国水务产业的绩效关键指标,制定了适用性强且可实施的数据收集细则。绩效评价系统的指标选择,可以涉及水务企业的成本、服务质量、财务绩效、公众形象或环境保护等方面,也可以选择一揽子指标的组合。规制部门借助这个绩效评价系统可以全面把握水务企业的真实成本及产品或服务质量,通过比较统计数据向企业施加压力促进其提高效率。最后,尽管目前我国水务产业的市场结构为利用和开展标杆竞争、提高水务规制效率提供了一定的基础,但这种手段的有效利用仍有赖于一定的规制环境。其中,改善现有水务规制会计和信息披露制度,为规制机构利用比较竞争手段提供可靠的核算信息最为重要。如何解决这些问题仍然是规制机构面临的严峻挑战。因此,只有在上述条件完全具备的情况下,规制当局才能按照一定的报告程序和披露程序,要求水务企业报告并披露一系列特定的服务指标水平的相关信息,实行标杆竞争。随着水务企业经营效率的提高,公众获得的比较信息范围的不断扩大,以及水务服务质量的不断改善,新的指标不断加入,而旧有指标也在不断改进或更新,标杆竞争机制也在向前发展。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方法
  • 1.3 本文的结构框架和逻辑结构
  • 1.4 本文创新之处
  • 2. 自然垄断产业规制的基本理论
  • 2.1 自然垄断产业的政府规制
  • 2.1.1 自然垄断产业的技术经济特征
  • 2.1.2 自然垄断产业的政府规制
  • 2.2 自然垄断产业的有效竞争
  • 2.2.1 马歇尔冲突
  • 2.2.2 自然垄断产业的可竞争性
  • 2.2.3 有效竞争——竞争与垄断的均衡
  • 2.3 自然垄断产业标杆竞争理论
  • 2.3.1 标杆竞争理论的简单描述
  • 2.3.2 标杆竞争理论模型
  • 2.3.3 标杆竞争理论的适用性
  • 3. 水务产业的标杆竞争
  • 3.1 水务产业的基本特征
  • 3.1.1 水务产业的定义
  • 3.1.2 水务产业的技术经济特征
  • 3.1.3 水务产业的政府规制需求
  • 3.2 水务产业的价格上限规制
  • 3.2.1 水价规制的目标
  • 3.2.2 价格上限模型RPI-X
  • 3.2.3 价格上限规制存在的问题
  • 3.3 水务产业标杆竞争的两个阶段
  • 3.3.1 标杆竞争的第一阶段——水务企业绩效标杆
  • 3.3.2 标杆竞争的第二阶段——比较竞争
  • 4. 我国水务产业政府规制存在的问题
  • 4.1 我国水务产业政府规制演进
  • 4.2 我国水务产业政府规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4.2.1 政府在市场化改革中目标不明确带来众多风险
  • 4.2.2 水务产业整体分散,缺乏适应产业特征和新市场需求的主体
  • 4.2.3 水价改革不到位,价格形成机制不能刺激效率
  • 4.2.4 水务企业经营模式落后,缺乏竞争意识和竞争能力
  • 4.2.5 法规政策体系不健全带来操作中的盲目性
  • 5. 英国水务产业标杆竞争的成功实践
  • 5.1 英国水务产业概况
  • 5.2 英国水务产业引入标杆竞争的背景
  • 5.3 英国水务产业标杆竞争体系框架
  • 5.3.1 英国水务产业标杆竞争体系的操作阶段
  • 5.3.2 英国水务产业标杆竞争关键要素
  • 5.3.3 英国水务产业规制者运用标杆竞争的方法
  • 5.4 英国水务产业标杆竞争效果的评价
  • 6. 我国水务产业标杆竞争体系的构建
  • 6.1 建立科学有效的水务企业绩效评价系统
  • 6.1.1 水务企业绩效评价系统研究技术路线
  • 6.1.2 水务企业绩效评价指标
  • 6.2 优化我国水务产业组织形式
  • 6.3 建设配套的规制环境,保障标杆竞争的有效运行
  • 6.3.1 健全水务产业的政策法规,完善规制体系
  • 6.3.2 实施兼顾激励和效率的水价监管手段,更加灵活地调整水价
  • 6.3.3 建立适应水务产业的规制会计指引,加强水务企业信息披露
  • 6.3.4 引入资本市场竞争、产品市场竞争等多种竞争机制
  • 参考文献
  • 后记
  • 致谢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 相关论文文献

    • [1].价值创造导向下国有水务企业财务管理提升策略探讨[J]. 财经界 2020(10)
    • [2].新常态下水务企业融资原因分析与策略之我见[J]. 现代经济信息 2019(01)
    • [3].特许经营模式下企业融资原因与策略研究——以水务企业为例[J]. 中国商论 2019(15)
    • [4].推进集中区域合同节水 拓展水务企业发展空间[J]. 河北水利 2019(10)
    • [5].水务企业体制机制改革实践中的思考[J]. 中国高新区 2018(14)
    • [6].水务企业全面预算管理体系设计及实施的思路[J]. 财会学习 2018(22)
    • [7].水务企业如何吸引和留住人才[J]. 智库时代 2018(29)
    • [8].国有水务企业混改,从内突破方可重生[J]. 环境经济 2017(13)
    • [9].地方国有水务企业混改,哪种模式更适合?[J]. 环境经济 2017(13)
    • [10].数据管理在水务企业信息化建设中的应用[J]. 供水技术 2017(04)
    • [11].外资水务企业在华直接投资浅析[J]. 水利经济 2016(04)
    • [12].水务企业管理问题小议[J].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2013(16)
    • [13].水务企业全面预算管理体系设计及实施的思路[J]. 智富时代 2019(03)
    • [14].浅议维护客户关系在水务管理中的应用[J]. 现代营销(学苑版) 2013(12)
    • [15].浅谈国有水务企业人才管理策略[J]. 现代企业教育 2012(03)
    • [16].外资水务企业在华FDI对我国水务产业的影响及启示[J]. 科技创业月刊 2016(04)
    • [17].智慧水务企业技术标准体系的构建研究[J]. 水电厂自动化 2018(03)
    • [18].制约我国水务企业发展的政策因素分析[J]. 价值工程 2018(10)
    • [19].水务企业现金流量探析[J]. 当代会计 2018(04)
    • [20].水务企业盈利模式案例分析[J]. 现代商业 2018(03)
    • [21].水务企业并购之风险管控与财务融合[J]. 会计师 2018(17)
    • [22].我国上市水务企业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的度量[J]. 统计与决策 2016(02)
    • [23].国有水务企业基层党建工作量化考核要做好“三个突出”[J]. 现代国企研究 2016(08)
    • [24].借新三板东风 实现水务企业混改转型[J]. 中国战略新兴产业 2015(10)
    • [25].国有垄断水务集团与上市水务企业的相对效率分析[J]. 国有经济评论 2013(01)
    • [26].新形势下水务企业宣传之道[J]. 杭州(周刊) 2014(05)
    • [27].如何构建水务企业先进党组织[J]. 办公室业务 2014(12)
    • [28].国内水务企业融资方式沿革及未来发展方向[J]. 中国给水排水 2014(08)
    • [29].企业财务管理问题分析与对策研究——以水务企业为例[J]. 中国集体经济 2013(17)
    • [30].浅谈集团化管控模式下水务企业的财务风险及防范对策[J]. 财务与会计 2012(05)

    标签:;  ;  ;  

    我国水务产业标杆竞争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