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几种小型农作物秸秆饲料加工机械

介绍几种小型农作物秸秆饲料加工机械

一、介绍几种小型农作物秸秆饲料加工机械(论文文献综述)

于兆洋[1](2021)在《F公司玉米青秸秆肉牛养殖项目商业计划书》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我国的食品消费不断升级的浪潮,速冻食品行业近年来的发展突飞猛进。F公司主要从事鲜食玉米加工,过往七年F公司主要以焚烧与倾倒的方式处理其鲜食玉米加工产生的副产品青秸秆与玉米叶。目前的处理方式存在严重的生物质资源浪费、造成了严重的大气污染、造成了恶劣的负面社会影响。论文以F公司青秸秆作为案例,结合国内外农业企业和大型农场牧场对青秸秆综合利用的方式及发展趋势,对F公司的青秸秆的使用方法进行调研、分析,提出有效可行的商业计划书。论文通过调查研究总结国内外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的现状与趋势;实地考察2010年至2020年F公司现有青玉米秸秆及玉米叶的处置方式与流程,对比还田及饲用价值的差距,总结目前处置不当带来的问题。通过对F公司玉米青秸秆的综合利用进行价值调研、分析、核算,提出了新增建设青秸秆青贮养牛项目形成闭环产业链的商业计划;并从加工工艺、方案可行性、关键难点、项目建设内容、社会效应等方面对该商业计划进行了全面的论述。论文通过对消费者、竞争、营销三个角度进行分析,提出营销与竞争方案。论文从融资方式、投资方式、营利性分析及财务评价等纬度对方案进行了财务分析;对项目的风险分建设、运营、市场、财务四方面进行评估。本文详细分析了国内肉牛行业和牛肉消费的现状,判断未来肉牛行业的发展趋势。通过竞争分析,波特五项竞争策略分析制定了养牛项目的“成本领先战略”。论文通过打造农牧闭环产业链兴建完善的青秸秆综合利用项目,解决了F公司青秸秆及玉米叶处置不当带来的经济损失、社会负面影响、环保等问题。同时能够有效提高青秸秆的利用价值,并达到降低下游青贮养牛场成本的目的,实现产业上下游的协同发展。

盛越[2](2021)在《基于离散元法的秸秆饲料收获机改进设计与试验研究》文中指出我国是玉米种植大国,秸秆资源丰富,且秸秆中富含大量牲畜可食用的营养成分。玉米秸秆饲料收获机种类较多,其中一次可完成捡拾、粉碎和抛送作业的牵引式秸秆收获机是较为适合我国大部分地区秸秆收获的机型,但在我国西部一些土壤总体含沙量较高的地区,牵引式秸秆收获机在捡拾粉碎秸秆时,易产生玉米根茬与土壤之间接触松动或玉米根茬被拔出的现象,导致收获秸秆含杂率较高。本文以4JS-220型秸秆饲料收获机为研究对象,获取秸秆收获时影响根土间力学特性的关键因素,根据分析结果对关键部件进行优化设计,具体研究内容及成果如下:(1)为探究影响甩刀切割力的关键因素,对秸秆切断后的受力情况进行了理论分析,结果表明:土壤含水率、秸秆直径以及秸秆与地面间的夹角均会影响收获机甩刀的切割力。(2)以土壤湿基含水率、秸秆直径、起拔角度为影响因素对玉米秸秆的田间起拔阻力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各因素对秸秆起拔力影响程度大小顺序为:土壤含水率>起拔角度>秸秆直径;土壤含水率与秸秆起拔力呈反比关系,秸秆直径与起拔力呈正比关系。利用响应面最优参数求解方法确定了试验参数范围内秸秆最小起拔力为189.635 N,对应的起拔角度为28.5°、土壤含水率为20.47%、秸秆直径为22 mm,即在起拔角度为28.5°时,秸秆起拔力最小。(3)采用物理试验与EDEM离散元仿真试验相结合的方式,对根系及根土复合体仿真模型进行参数标定。利用离散元软件建立根系剪切模型和根土复合体剪切模型,通过仿真试验获取了影响根系和根土复合体剪切力的主要因素,确定了各影响因素的仿真参数,其中根系剪切模量为6.6 MPa、粘结刚度为1.139×106N/m3、极限应力为1.1885 MPa;根土复合体静摩擦因数为0.7、粘结刚度为6.4×106N/m3、极限应力为3.3 MPa。在不同因素下对玉米根系起拔过程进行模拟仿真,从微观角度分析秸秆起拔过程中的力学特性,探究玉米根系在不同起拔角度下根系对土壤的扰动情况,结果表明仿真试验与物理试验吻合性较好。(4)根据上述试验研究结论,对4JS-220型秸秆饲料收获机进行优化改进。设计了一种分段式转动前帘及新型组合甩刀并应用于试验样机。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改进后的机具在作业过程中有效降低了秸秆的割茬高度及根系对土壤扰动幅度,秸秆平均割茬高度较机具优化前降低了6.3%,收获后的秸秆含杂率较优化前降低了1.3%。本研究结果为牵引式秸秆饲料收获机的改进设计提供了理论指导。

陆夏媚[3](2021)在《上思县农作物秸秆在肉牛养殖业中的应用现状和对策研究》文中认为上思县是广西主要的玉米和甘蔗种植基地,农作物秸秆资源多,营养价值较高,当地养牛历史悠久,养牛氛围良好。若能充分开发利用农作物秸秆和农副产品转化为饲料喂养肉牛,发展种养结合模式,对实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和农村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本文通过文献分析和实地调研相结合的方式,对上思县水稻、玉米、甘蔗等主要农作物秸秆资源利用情况和肉牛养殖业发展情况进行了数据统计和现状分析。截止2020年底,该县主要农作物秸秆全年可收集利用量为17.80万吨,饲料化利用率18.43%,所辖8个乡镇均分布有一定数量的主要农作物秸秆,全县建立有1个秸秆收储加工利用点并已投入使用。截止2020年底,该县拥有肉牛养殖场(户)11309个,全年肉牛存栏量为3.24万头,出栏量为1.15万头,所辖8个乡镇均有发展肉牛养殖。目前,该县肉牛养殖模式中,农户散养模式占主体地位,秸秆饲料化的方式通常为农户采用到田地收集新鲜秸秆直接喂食或晒干切短后方式喂养肉牛,少数规模较大的养殖户建有小型青贮池。该县肉牛产业链结构主要表现为活牛经个体屠宰户屠宰后以热鲜肉形式进入农贸市场的形式。上思县农作物秸秆在肉牛养殖业应用中存在以下问题,一是秸秆丰富但饲料化利用率低;二是饲养管理粗放,标准化程度不高;三是肉牛产业结构不合理,产业链短;四是服务体系不健全。本文结合上思县养牛养殖业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一是加强秸秆饲料的开发利用,推广农作物秸秆青贮、氨化技术,建设秸秆收储运加工体系,加快饲料加工业发展。二是推动肉牛生产专业化、组织化,推广标准化饲养方式,整合肉牛养殖模式,培育龙头企业。三是种养结合,打造产、加、销一体链,发展种养结合循环经济产业,以肉牛屠宰加工为桥梁拓宽产业链。四是完善社会服务体系建设,加大力度推广科学技术,加强秸秆养牛扶持力度,强化肉牛体制建设和市场监管。

崔彪[4](2020)在《桦南县秸秆综合利用问题及对策分析》文中提出作物秸秆是一种重要的可供开发利用的生物质资源,秸秆的综合利用对稳定农业生态平衡、促进农民增产增收、缓解能源与环境压力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实地调研、关键信息人访谈、政府统计收集等方式,剖析桦南县秸秆综合利用存在问题和成因,并提出可操作性对策,为桦南县秸秆综合利用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参考。本文通过问卷调查、实地调研、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对桦南县秸秆的年产量、秸秆综合利用的程度与现状进行了调查,对秸秆综合利用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对应的对策建议。研究表明:(1)桦南县所有秸秆的年产量为194.43万吨左右,综合利用主要围绕秸秆肥料化、燃料化、饲料化、基料化、原料化,统称“五化”开展利用。(2)文化程度、是否参加过秸秆综合利用培训、非农收入占家庭收入比重、是否了解秸秆综合利用与环境保护关系、乡镇秸秆焚烧查处力度、乡镇秸秆综合利用宣传力度、附近是否有回收点或回收企业、秸秆综合利用补贴政策等因素对农户进行秸秆综合利用影响显着。影响程度是:是否有秸秆综合利用补贴政策>附近是否有回收点或回收企业>乡镇秸秆焚烧查处力度>非农收入占家庭收入比重>乡镇秸秆综合利用宣传力度>是否参加过秸秆综合利用培训>是否了解秸秆综合利用与环境保护的关系>文化程度。(3)桦南县秸秆综合利用主要存在农户对秸秆综合利用的积极性低、秸秆手工储运成本高、“五化”利用存在技术瓶颈和秸秆储运难度大等问题。(4)根据影响因素和存在问题,本文认为桦南县应该尽快完善秸秆资源化财政支持政策、加快农作物秸秆收储运体系项目建和突破综合利用共性关键技术、加大秸秆综合利用培训力度和秸秆焚烧查处力度、强化秸秆综合利用组织与宣传等工作。

李昕[5](2020)在《河北省玉米秸秆离田利用方式综合效益评价》文中研究表明河北省作为我国玉米生产主要基地之一,有丰富的玉米秸秆资源,近年来,在政府的管控下,秸秆焚烧的现象有所缓解,但玉米秸秆就地粉碎还田仍是最普遍的处理方式。2019年河北省农业农村厅提出以提升秸秆直接还田质量、提高离田利用比例为主要方向,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秸秆离田利用模式。本文选题的目的在于分析河北省五种常见玉米秸秆利用方式的综合效益及其优势特点,并形成多种利用方式优势互补的秸秆利用模式,为高效利用河北省玉米秸秆资源提供可行性方案和合理化建议。对于形成玉米秸秆综合利用体系,帮助农民提高收入;建立循环农业与可持续能源体系,促进国民经济绿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使用的研究方法包括实地调查法、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理论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首先通过实地调查了解河北省秸秆利用现状、农户秸秆直接还田的成本和效果、秸秆利用企业生产运营数据,为论文作数据支撑;其次利用专家打分的方式了解各项指标的重要性,再运用层次分析法,构造判断矩阵,得出效益评价体系中各项指标的权重值,并为各项指标进行赋值;最后利用加权综合评判法得出河北省不同玉米秸秆离田利用方式效益水平。最终得出不同秸秆利用方式的效益表现和影响因素不同的结论:从经济效益角度:生物质燃气>食用菌基料>颗粒燃料>压块饲料>生物质发电;从社会效益角度:颗粒燃料>食用菌基料>压块饲料>生物质发电>生物质燃气;从生态效益角度:颗粒燃料=生物质燃气>生物质发电>压块饲料>食用菌基料;从综合效益角度:生物质燃气>食用菌基料>颗粒燃料>生物质发电>压块饲料,并提出可以在河北省发展以优先满足压块饲料、颗粒燃料市场基本需求为目的,以鼓励发展基料种植作物和生物质燃气,促进良好经济效益为重点,以生物质发电消化剩余秸秆为补充的优势互补模式。本文的创新点在于:(1)从产业多元发展的角度对河北省秸秆利用效益进行研究。本文创新性的以目前河北省鼓励秸秆利用、缓解秸秆焚烧初显成效为背景,以河北地区几种常见玉米秸秆离田利用方式为研究对象,在保证秸秆直接还田量的基础上,从产业多元发展的角度进行研究,综合分析各种利用方式的效益表现形式和优势特点,为促进河北地区玉米秸秆离田利用提供思路。(2)创新性的提出玉米秸秆优势互补利用模式。提出以优先满足压块饲料、颗粒燃料市场基本需求为目的,以鼓励发展利用基料种植作物和生物质燃气,促进良好经济效益为重点,以生物质发电消化剩余秸秆为补充的秸秆利用模式。

李一[6](2019)在《我国主要耕作区秸秆养分资源现状及其还田利用的问题、对策研究》文中指出我国耕地质量总体偏低,而人口多,粮食生产压力大,每年大量施用化肥来满足粮食需求,导致耕地质量下降严重。秸秆作为优质的可再生有机肥料,富含大量的养分。将这些养分还田利用,不但可以培肥地力,提高耕地质量,还可以避免资源浪费,保护生态环境。目前,我国的秸秆养分资源数量、空间分布、利用情况等现状不清楚,对秸秆养分在还田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不够,造成秸秆养分资源还田利用率低下,严重制约了我国农业循环经济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本文通过收集文献资料,对我国东北、黄淮海、东南3个主要耕作区的秸秆养分资源现状及秸秆养分在还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得出的主要结论有:(1)我国东北、黄淮海、东南3个主要耕作区的秸秆数量巨大,秸秆养分资源丰富。经估算,3个地区的秸秆资源总量约为5.68亿t,养分量约为509.06万t(N)、161.62万t(P2O5)、869.82万t(K2O)、18994.96万t(有机碳)。研究结果显示,我国东北、黄淮海、东南3个主要耕作区通过秸秆还田,归还养分资源潜力巨大。如将秸秆养分还田,可以满足农作物需K量的50%以上,在东北和东南地区可以满足农作物需N量的30%以上。但现实的情况是,研究区秸秆实际还田养分较少。根据估算,3个地区秸秆还田养分占秸秆所含养分的比重,分别为55.29%(N)、75.21%(P2O5)、76.58%(K2O)。其中,东北地区由于其综合利用水平较差,秸秆养分还田量占秸秆所含养分比重最低,约为37.7%(N)、60.28%(P2O5)、61.08%(K2O)。丰富的秸秆养分资源并没有得到充分利用。(2)我国东北、黄淮海、东南3个主要耕作区的秸秆资源养分在还田利用上存在的主要瓶颈问题有:对于秸秆直接还田,缺少切实可行的技术手段和操作方式,农民积极性不高;在过腹还田利用中,种养结合不紧密,饲料化水平低,秸秆过腹还田比例小;秸秆还田利用新技术的研发与推广不够,有待加强;由于关键问题没有解决,秸秆焚烧现象依然存在。(3)针对我国东北、黄淮海、东南3个主要耕作区在秸秆养分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如下对策建议:在直接还田过程中,要从影响作物腐解及养分释放因素的角度确定合理的技术手段和操作方式、加强政策引导、开展宣传工作及农技人员的技能培训、增加补贴、开展第三方核查机制;在过腹还田利用过程中,应提高秸秆饲料化技术水平和产业化水平,并合理规划农业布局,促进种养结合,充分利用畜禽粪便进行还田利用;对于新型秸秆还田技术,要加大研发力度和推广力度。

崔晓雪[7](2019)在《吉林省玉米秸秆主要利用方式综合效益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吉林省地理位置优越,素有“黄金玉米带”的美称,是中国粮食主产区和主要的商品粮基地。秸秆产量高达到4000万t,其中玉米秸秆产量在秸秆总产量中所占比例最高,因此吉林省开展玉米秸秆资源化利用工作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目前,吉林省秸秆综合利用率较低且进程发展缓慢,农民违法违规露天焚烧并且丢弃秸秆现象仍然存在。吉林省应该加快转变秸秆传统利用方式,并根据秸秆利用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提出具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本文根据吉林省实际情况,选取玉米秸秆还田、饲料、发电三种主要利用方式,从综合效益角度出发,利用层次分析法与模糊评判总结出玉米秸秆优化利用模式,并提供合理可行方案。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在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基础上,根据吉林省玉米秸秆资源的区域分布状况,测算玉米秸秆资源数量,掌握吉林省玉米秸秆资源利用潜力。2.初步了解吉林省玉米秸秆利用现状及模式,再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和实地调研的数据分析,选定三种玉米秸秆主要利用方式作为本文的评价对象。阐述三种主要利用方式的现状和利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分析主要利用方式存在问题的具体原因。3.运用层次分析法,构造判断矩阵,运算得出吉林省玉米秸秆主要利用效益评价各个指标的权重值。利用模糊评判法得出关于吉林省玉米秸秆三种利用模式的综合效益评价顺序,根据最终结果提出吉林省玉米秸秆主要利用的发展方向。4.以循环经济理念为根据,针对玉米秸秆还田、秸秆饲料、秸秆发电三种利用方式,从经济,社会,生态的三种效益角度出发,通过资料分析整理,对主要利用方式进行综合效益分析。文章最后根据层次分析法与模糊评判所得的效益评价,以及吉林省玉米秸秆资源化利用产业发展过程中的政策需求,提出与吉林省省情相符合的对策与建议。例如统一规划吉林省内秸秆产业布局,并且规划中长期秸秆综合利用方案,不同区域分别开展试点;建立相对完善秸秆收集贮运体系;建立科技成果转化促进机制;完善秸秆产业链,形成秸秆循环利用新格局;建立高效的政策补助和科技奖励政策等措施。

顾朔硕[8](2019)在《哈尔滨市秸秆综合利用模式研究》文中认为哈尔滨市是农业大市,2017年粮食总产量达到330亿斤,农作物秸秆特别是玉米秸秆产量大、分布广,但由于技术、环境等诸多原因,哈尔滨气温偏低(年平均气温在-5℃),纤维素降解慢,秸秆利用不充分,大量秸秆被露天焚烧,造成秸秆烧过的土壤有机质下降和大气严重污染,同时浪费了宝贵的资源。本文大量阅读国内外相关研究基础上,总结了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及趋势,为哈尔滨市秸秆综合利用问题的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通过测算与评价哈尔滨市秸秆综合利用水平、阐明哈尔滨市秸秆综合利用的制约因素、提出了哈尔滨市秸秆综合利用模式,对优化能源结构、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农民增收、提高农业资源利用率等秸秆综合利用的积极作用进行了探讨。本文主要的研究内容是针对哈尔滨市设计出秸秆综合利用模式。通过分析制约哈尔滨市秸秆综合利用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阐释,得出其存在的主要问题有思想认识不到位、秸秆综合利用率不高、堆放场地难落实、机械设备不充足适用、市场培育不充分、管理不精细等,其中,既有客观说明,也有论断和剖析。此后,在掌握数据的基础上,对影响秸秆综合利用的因素进行具体分析,包括制约哈尔滨市秸秆综合利用的政策性因素、技术性因素和市场性因素分析。本文坚持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并重,疏堵结合,标本兼治,从思路、原则、目标和战略基点等方面对哈尔滨市秸秆综合利用进行总体设计并提出“1+1+X”的模式设计。最后,针对构建秸秆综合利用模式中存在的问题及影响因素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具体对策建议。

段珍,张红梅,张建华,王珺,梁建勇,李霞,李晓康[9](2017)在《农作物秸秆饲料研究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农作物秸秆具有巨大的资源潜力,科学有效地提高家畜对农作物秸秆的利用率备受人们关注。主要从农作物秸秆的营养价值、加工利用、收获机械化等方面进行了阐述,归纳出了目前农作物秸秆营养价值受限的因素以及主要的处理方法。明确了选择合适的加工方式是秸秆饲料化利用的有效方式,并展望了农作物秸秆收获机械的发展趋势,为农作物秸秆饲料化利用提供参考。

段珍,张红梅,张建华,王珺,梁建勇,李霞,李晓康[10](2016)在《农作物秸秆饲料研究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农作物秸秆具有巨大的资源潜力,科学有效地提高家畜对农作物秸秆的利用率备受人们关注。文章主要从农作物秸秆作的营养价值、加工利用、收获机械化等方面进行了阐述,归纳出了目前农作物秸秆营养价值受限的因素以及主要的处理方法。明确了选择合适的加工方式是秸秆饲料化利用的有效方式,并展望了农作物秸秆收获机械的发展趋势,为农作物秸秆饲料化利用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撑。

二、介绍几种小型农作物秸秆饲料加工机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介绍几种小型农作物秸秆饲料加工机械(论文提纲范文)

(1)F公司玉米青秸秆肉牛养殖项目商业计划书(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1.2 相关文献综述
        1.2.1 国外秸秆综合利用相关研究
        1.2.2 国内秸秆综合利用相关研究
    1.3 研究内容与框架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图
2 项目环境分析
    2.1 公司概况
        2.1.1 公司主营业务
        2.1.2 主营业务工艺简述
        2.1.3 公司营业现状
    2.2 青秸秆处置现状
    2.3 青秸秆处置存在的问题
        2.3.1 经济损失
        2.3.2 社会问题
        2.3.3 环保问题
3 玉米青秸秆肉牛养殖项目方案
    3.1 青秸秆综合利用价值分析
        3.1.1 饲用经济价值分析
        3.1.2 还田经济价值分析
        3.1.3 全株青贮玉米饲用价值分析
    3.2 项目可行性和难点
        3.2.1 项目可行性
        3.2.2 项目难点
    3.3 项目综合利用社会效应分析
        3.3.1 环境污染的改善
        3.3.2 促进生态农业良性循环
        3.3.3 带动周边养牛户发展畜牧业
    3.4 青贮养牛项目概况
        3.4.1 青贮饲料制作工艺流程
        3.4.2 青贮养牛工艺流程简述
        3.4.3 项目建设内容
4 营销与竞争方案
    4.1 消费者分析
        4.1.1 消费者结构分析
        4.1.2 消费者需求分析
    4.2 竞争分析
        4.2.1 竞争对手分析
        4.2.2 竞争战略分析
    4.3 营销分析
        4.3.1 市场定位
        4.3.2 4Ps营销组合策略
5 财务分析
    5.1 融资方案
        5.1.1 股权融资方式
        5.1.2 银行贷款方式
    5.2 投资估算
    5.4 盈利能力分析
        5.4.1 销售收入
        5.4.2 总成本费用估算
        5.4.3 税率与税金
        5.4.4 利润
    5.5 财务评价
        5.5.1 青贮养牛项目青贮窖财务评价
        5.5.2 青贮养牛项目牧场财务评价
    5.6 项目的风险
        5.6.1 建设风险
        5.6.2 运营风险
        5.6.3 市场风险
        5.6.4 财务风险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2)基于离散元法的秸秆饲料收获机改进设计与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秸秆饲料收获机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进展
        1.2.2 国内研究进展
    1.3 离散元法的发展及在农业中的应用
    1.4 研究内容
    1.5 技术路线
2 玉米秸秆起拔力影响因素与试验研究
    2.1 4JS-220型秸秆饲料收获机结构与工作原理
    2.2 秸秆切断过程受力分析
    2.3 玉米秸秆田间起拔力测试装置设计
    2.4 起拔力田间试验
        2.4.1 试验条件
        2.4.2 试验设计
        2.4.3 试验方法
    2.5 试验结果与分析
        2.5.1 单株秸秆起拔力变化曲线
        2.5.2 单因素试验结果与分析
        2.5.3 多因素对秸秆起拔力的影响
        2.5.4 最优参数求解
    2.6 本章小结
3 根土复合体模型构建及起拔力仿真分析
    3.1 EDEM功能介绍
    3.2 根土复合体建模方案
    3.3 颗粒接触力学模型
    3.4 玉米根系离散元参数标定
        3.4.1 根系剪切力学特性测定
        3.4.2 离散元接触模型选择
        3.4.3 剪切仿真模型建立
        3.4.4 Plackett-Burman试验
        3.4.5 最陡爬坡试验
        3.4.6 Box-Behnken试验和响应面设计
        3.4.7 最优参数求解
    3.5 玉米根系离散元模型建立
        3.5.1 玉米根系基本尺寸
        3.5.2 玉米根系模型简化
        3.5.3 建模过程
    3.6 土壤模型的建立
        3.6.1 土壤基本参数
        3.6.2 土壤模型参数标定
    3.7 根土复合体模型的建立
        3.7.1 根土复合体物理剪切试验
        3.7.2 根土复合体剪切模型建立
        3.7.3 剪切仿真与模型验证
    3.8 起拔力仿真试验与分析
        3.8.1 玉米根系起拔过程分析
        3.8.2 不同起拔角度下起拔仿真分析
    3.9 本章小结
4 机具关键部件优化设计
    4.1 机架优化设计
    4.2 甩刀优化设计
        4.2.1 甩刀分类
        4.2.2 组合型刀片设计
        4.2.3 离散元法仿真试验验证
    4.3 本章小结
5 田间性能试验
    5.1 试验设备及材料
    5.2 试验方法及内容
        5.2.1 玉米秸秆含杂率
        5.2.2 割茬高度
    5.3 试验结果分析
    5.4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3)上思县农作物秸秆在肉牛养殖业中的应用现状和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的目的
        1.2.2 研究的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 国外研究状况
        1.3.2 国内研究状况
    1.4 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1.4.1 研究的内容
        1.4.2 研究的方法
    1.5 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 研究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阐述
        2.1.1 秸秆
        2.1.2 秸秆饲料
    2.2 研究的理论基础
        2.2.1 秸秆综合利用理论
        2.2.2 农业循环经济理论
第三章 上思县主要农作物秸秆在肉牛养殖业中的应用现状分析
    3.1 上思县基本概况
        3.1.1 自然资源条件优越
        3.1.2 交通区位优势明显
    3.2 上思县主要农作物秸秆在肉牛养殖业中的应用现状
        3.2.1 上思县秸秆综合利用情况
        3.2.2 上思县养牛业发展情况
第四章 上思县主要农作物秸秆在肉牛养殖业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4.1 秸秆丰富但饲料化利用率低
        4.1.1 秸秆饲料技术推广不足
        4.1.2 种植条件和养殖方式的制约
        4.1.3 收集储运加工体系不健全
    4.2 饲养管理粗放,标准化程度不高
        4.2.1 饲养方式落后,管理粗放
        4.2.2 规模化生产水平低,缺乏龙头企业带动
    4.3 肉牛产业结构不合理,产业链短
        4.3.1 种养分离较明显
        4.3.2 缺乏屠宰深加工企业
    4.4 服务体系不健全
第五章 推进上思县主要农作物秸秆在肉牛养殖业中应用的对策
    5.1 加强秸秆饲料的开发利用
        5.1.1 推广农作物秸秆青贮、氨化技术
        5.1.2 建设秸秆收储运加工体系,加快饲料加工业发展
    5.2 推动肉牛生产专业化、组织化
        5.2.1 推广标准化饲养方式
        5.2.2 整合肉牛养殖模式,培育龙头企业
    5.3 种养结合,打造产、加、销一体链
        5.3.1 打造种养结合循环经济产业
        5.3.2 以肉牛屠宰加工为桥梁拓宽产业链
    5.4 完善社会服务体系建设
        5.4.1 加大力度推广科学技术
        5.4.2 加强秸秆养牛扶持力度
        5.4.3 强化肉牛体制建设和市场监管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硕士论文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4)桦南县秸秆综合利用问题及对策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英文摘要
1 引言
    1.1 研究的背景、目的与意义
        1.1.1 研究的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技术路线
2 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2.1 概念界定
        2.1.1 秸秆的定义及用途
        2.1.2 秸秆综合利用定义及发展历程
    2.2 理论基础
        2.2.1 行为科学理论
        2.2.2 循环经济理论
        2.2.3 理性经济人假说
3 桦南县秸秆综合利用现状
    3.1 桦南县概况
        3.1.1 社会经济发展状况
        3.1.2 农业资源情况
        3.1.3 农业发展状况
    3.2 桦南县农作物秸秆资源量
    3.3 桦南县秸秆综合利用现状
        3.3.1 秸秆肥料化利用
        3.3.2 秸秆饲料化利用
        3.3.3 秸秆原料化利用
        3.3.4 秸秆能源化利用
        3.3.5 秸秆基料化利用
4 桦南县秸秆综合利用影响因素分析
    4.1 秸秆综合利用影响因素
        4.1.1 数据来源
        4.1.2 模型选择
        4.1.3 变量说明
    4.2 模型运行结果分析
        4.2.1 农户个体特征对秸秆综合利用影响
        4.2.2 农户认知对秸秆综合利用的影响
        4.2.3 外部环境特征对秸秆综合利用的影响
5 桦南县秸秆综合利用问题及对策建议
    5.1 桦南县秸秆综合利用存在的问题
        5.1.1 农户对秸秆综合利用的积极性低
        5.1.2 秸秆收购储运成本高
        5.1.3 “五化”利用技术瓶颈难以突破
        5.1.4 秸秆储运难度大
    5.2 桦南县秸秆综合利用对策建议
        5.2.1 调整桦南县秸秆五化利用财政支持政策
        5.2.2 加快农作物秸秆收贮运体系和项目建设
        5.2.3 加大县域农户秸秆综合利用培训及科普力度
        5.2.4 加大秸秆焚烧查处力度
        5.2.5 内引外联,强化秸秆综合利用新技术集成应用
        5.2.6 强化秸秆综合利用组织领导与宣传
6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5)河北省玉米秸秆离田利用方式综合效益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3.3 文献评述
    1.4 研究方法、数据来源及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数据来源
        1.4.3 技术路线
    1.5 论文创新点与不足
        1.5.1 创新点
        1.5.2 不足之处
2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
        2.1.1 玉米秸秆
        2.1.2 玉米秸秆资源数量估算
        2.1.3 玉米秸秆离田利用方式
        2.1.4 秸秆利用综合效益
    2.2 相关理论
        2.2.1 可持续发展理论
        2.2.2 循环经济理论
        2.2.3 成本—收益理论
3 河北省玉米秸秆资源概况及利用现状
    3.1 河北省玉米秸秆资源概况
    3.2 河北省玉米秸秆离田利用主要方式及现状
        3.2.1 河北省秸秆利用现状
        3.2.2 河北省玉米秸秆主要离田利用方式现状
        3.2.3 河北省玉米秸秆利用存在问题
4 河北省玉米秸秆离田利用方式综合效益评价
    4.1 评价指标选择
        4.1.1 分析思路
        4.1.2 指标的选择及测算方法
    4.2 玉米秸秆压块饲料利用方式综合效益评价
        4.2.1 经济效益
        4.2.2 社会效益
        4.2.3 生态效益
    4.3 玉米秸秆颗粒燃料利用方式综合效益评价
        4.3.1 经济效益
        4.3.2 社会效益
        4.3.3 生态效益
    4.4 玉米秸秆食用菌基料利用方式综合效益评价
        4.4.1 经济效益
        4.4.2 社会效益
        4.4.3 生态效益
    4.5 玉米秸秆生物质燃气利用方式
        4.5.1 经济效益
        4.5.2 社会效益
        4.5.3 生态效益
    4.6 玉米秸秆生物质发电利用方式
        4.6.1 经济效益
        4.6.2 社会效益
        4.6.3 生态效益
    4.7 提取各项指标数据
5 河北省秸秆主要利用方式综合效益比较分析
    5.1 层次分析确定各指标权重
        5.1.1 递阶层次结构的建立
        5.1.2 构造两两判断矩阵
        5.1.3 确定指标权重值及一致性检验
    5.2 评价指标数据归一化处理
    5.3 结果分析
6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6.1 研究结论
        6.1.1 河北省不同玉米秸秆离田利用方式综合效益表现不同
        6.1.2 河北省不同玉米秸秆离田利用方式综合效益的影响因素不同
    6.2 政策建议
        6.2.1 优势互补发展各类利用方式
        6.2.2 提高不同玉米秸秆离田利用方式综合效益
        6.2.3 加强政府支持力度
参考文献
附录
在读期间发表学术论文
作者简介
致谢

(6)我国主要耕作区秸秆养分资源现状及其还田利用的问题、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秸秆资源量与养分量估算
        1.2.2 秸秆利用现状
        1.2.3 秸秆还田技术发展现状
        1.2.4 文献评述
    1.3 研究目的与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内容
        1.3.3 研究方法
        1.3.4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区秸秆养分资源利用现状分析
    2.1 秸秆及其养分资源量
        2.1.1 秸秆资源量及其空间分布
        2.1.2 秸秆养分资源量及其空间分布
    2.2 研究区主要农作物养分需求量及秸秆养分还田量
        2.2.1 主要农作物养分需求量
        2.2.2 秸秆养分还田量
    2.3 秸秆养分占化肥投入养分的比重
    2.4 秸秆还田技术
        2.4.1 秸秆机械化直接还田
        2.4.2 秸秆过腹还田
        2.4.3 腐熟(堆沤)还田
        2.4.4 秸秆炭化还田
    2.5 小结
第三章 秸秆养分资源还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3.1 秸秆直接还田,缺少切实可行的技术手段和操作方式,农民积极性不高
        3.1.1 秸秆还田技术手段
        3.1.2 秸秆还田的操作方式
        3.1.3 农民还田积极性不高
    3.2 种养结合不紧密,饲料化水平低,秸秆过腹还田比例小
        3.2.1 秸秆饲料化水平不足
        3.2.2 种植业与养殖业空间区划不合理
    3.3 秸秆还田新技术有待提升和推广
        3.3.1 秸秆快速腐熟还田技术
        3.3.2 秸秆炭化还田技术
    3.4 农民燃烧秸秆依然存在,造成养分资源损失和大气污染
第四章 秸秆养分还田利用对策
    4.1 秸秆直接还田利用的对策
        4.1.1 从影响秸秆腐解因素的角度,确定适宜的秸秆还田技术手段和操作方式
        4.1.2 加强政策引导、开展宣传工作及农技人员的技能培训
        4.1.3 加强秸秆还田的补贴力度
        4.1.4 开展第三方核查机制
    4.2 秸秆过腹还田利用的对策
        4.2.1 提高秸秆饲料化技术水平,加大研发力度
        4.2.2 合理规划农业布局
    4.3 新型秸秆还田技术利用对策
        4.3.1 加强秸秆腐熟剂的研发和应用
        4.3.2 加强秸秆快速腐熟还田及炭化还田技术的推广
        4.3.3 加快秸秆炭化产业的进程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论文期间发表文章

(7)吉林省玉米秸秆主要利用方式综合效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文献综述
    1.4 理论基础
    1.5 研究方法、数据与研究路线
    1.6 研究的不足
第二章 吉林省玉米秸秆资源概况
    2.1 吉林省玉米秸秆资源区域分布
    2.2 吉林省玉米秸秆资源数量测算
    2.3 吉林省玉米秸秆资源主要利用方式现状
    2.4 吉林省玉米秸秆主要利用方式困境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玉米秸秆主要利用方式效益评价
    3.1 综合效益评价模型选取与设立
    3.2 获取评价指标数据
    3.3 层次法确定指标权重
    3.4 层次分析法模型结果
    3.5 应用模糊评判法进行效益评价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玉米秸秆主要利用方式综合效益分析
    4.1 经济效益分析
    4.2 社会效益分析
    4.3 生态效益分析
    4.4 综合效益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研究结论和政策建议
    5.1 研究结论
    5.2 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8)哈尔滨市秸秆综合利用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综述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国内外现状评述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第2章 哈尔滨市秸秆综合利用现状、存在问题及影响因素分析
    2.1 基本概念和研究范畴的界定
    2.2 哈尔滨市秸秆综合利用基本情况
        2.2.1 哈尔滨市秸秆资源总体情况
        2.2.2 哈尔滨市秸秆资源利用情况
        2.2.3 哈尔滨市针对秸秆综合利用现行政策
        2.2.4 哈尔滨市秸秆综合利用水平分析评估
    2.3 哈尔滨市秸秆综合利用存在问题
        2.3.1 农民缺乏思想认识
        2.3.2 秸秆综合利用率不高
        2.3.3 堆放场地难落实
        2.3.4 机械设备不充足适用
        2.3.5 市场培育不充分
        2.3.6 管理不精细
    2.4 制约哈尔滨市秸秆综合利用的政策性因素分析
        2.4.1 缺乏上下互动的组织协调机构
        2.4.2 缺乏科学可行的指导规划
        2.4.3 缺乏实际的政府补助和科技奖励
        2.4.4 缺乏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机制
    2.5 制约哈尔滨市秸秆综合利用的技术性因素分析
        2.5.1 秸秆收集、运输和贮存问题有待解决
        2.5.2 秸秆资源化利用过程中存在装备技术瓶颈
        2.5.3 研发投入资金缺口较大
        2.5.4 成本问题制约转化
    2.6 制约哈尔滨市秸秆综合利用的市场性因素分析
        2.6.1 缺少大项目牵动
        2.6.2 秸秆综合利用市场不成熟
        2.6.3 秸秆资源用途单一
        2.6.4 秸秆产品无明显价格优势
    2.7 本章小结
第3章 秸秆综合利用的经验借鉴与模式设计
    3.1 发达国家秸秆综合利用主导方式
        3.1.1 秸秆直接还田
        3.1.2 秸秆养畜过腹还田
        3.1.3 “秸—(畜)—沼—肥”循环利用模式
    3.2 发达国家秸秆综合利用辅助方式
        3.2.1 秸秆收储运体系建设
        3.2.2 秸秆发电
        3.2.3 秸秆乙醇
        3.2.4 秸秆成型燃料
        3.2.5 秸秆板材
        3.2.6 秸秆建筑
    3.3 哈尔滨市秸秆综合利用模式设计
        3.3.1 主要目标
        3.3.2 基本原则
        3.3.3 模式选择
        3.3.4 重点问题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哈尔滨秸秆综合利用的措施和保障条件
    4.1 充分发挥政府在秸秆综合利用中的积极作用
        4.1.1 完善秸秆综合利用相关政策
        4.1.2 合理布局规划秸秆产业
        4.1.3 对秸秆利用企业和农民实行以奖代补
        4.1.4 建立秸秆回收循环体系
        4.1.5 建立成果转化机制
    4.2 充分发挥市场在秸秆综合利用中的积极作用
        4.2.1 发挥企业主体作用
        4.2.2 形成秸秆综合利用产业链
        4.2.3 完善秸秆收储运体系
    4.3 充分发挥科技在秸秆综合利用中的积极作用
        4.3.1 提高秸秆利用技术装备水平
        4.3.2 依靠科技突破秸秆综合利用发展瓶颈
        4.3.3 推广农业机械应用积极推行秸秆离田
    4.4 以秸秆综合利用为契机推进黑土地保护立法
    4.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个人简历

(9)农作物秸秆饲料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农作物秸秆概述
2 农作物秸秆的营养价值
3 农作物秸秆饲料化存在的问题
    3.1 营养价值低
    3.2 收获机械化水平低
4 农作物秸秆饲料化利用的解决方法
    4.1 农作物秸秆的加工处理
        4.1.1 物理处理方法
        4.1.2 化学处理方法
        4.1.3 生物处理方法
    4.2 提高农作物秸秆饲料收获的机械化水平
5 结语

(10)农作物秸秆饲料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农作物秸秆概述
2. 农作物秸秆的营养价值
3. 农作物秸秆饲料化存在的问题
    3.1 营养价值低
    3.2 收获机械化水平低
4. 农作物秸秆饲料化利用的解决方法
    4.1 农作物秸秆的加工处理
        4.1.1 物理处理方法
        4.1.2 化学处理方法
        4.1.3 生物处理方法
    4.2 提高农作物秸秆饲料收获的机械化水平
5. 结语

四、介绍几种小型农作物秸秆饲料加工机械(论文参考文献)

  • [1]F公司玉米青秸秆肉牛养殖项目商业计划书[D]. 于兆洋. 大连理工大学, 2021(02)
  • [2]基于离散元法的秸秆饲料收获机改进设计与试验研究[D]. 盛越.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1
  • [3]上思县农作物秸秆在肉牛养殖业中的应用现状和对策研究[D]. 陆夏媚. 广西大学, 2021(12)
  • [4]桦南县秸秆综合利用问题及对策分析[D]. 崔彪. 东北农业大学, 2020(04)
  • [5]河北省玉米秸秆离田利用方式综合效益评价[D]. 李昕. 河北农业大学, 2020(01)
  • [6]我国主要耕作区秸秆养分资源现状及其还田利用的问题、对策研究[D]. 李一. 沈阳农业大学, 2019(04)
  • [7]吉林省玉米秸秆主要利用方式综合效益分析[D]. 崔晓雪. 吉林农业大学, 2019(03)
  • [8]哈尔滨市秸秆综合利用模式研究[D]. 顾朔硕.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9(02)
  • [9]农作物秸秆饲料研究进展[J]. 段珍,张红梅,张建华,王珺,梁建勇,李霞,李晓康. 粮食与饲料工业, 2017(02)
  • [10]农作物秸秆饲料研究进展[A]. 段珍,张红梅,张建华,王珺,梁建勇,李霞,李晓康. 中国草学会第九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集, 2016

标签:;  ;  ;  ;  ;  

介绍几种小型农作物秸秆饲料加工机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