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大学教师工作投入研究 ——以湖南某重点大学为例

重点大学教师工作投入研究 ——以湖南某重点大学为例

论文摘要

重点大学教师肩负着培养高级人才和科学研究的重大使命,提高其工作投入有利于稳定教师队伍、改善重点大学管理乃至实现人才强国战略,因而重点大学教师工作投入研究逐渐成为社会共同关注的研究领域,也成为教育研究者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重点大学教师的工作投入是指重点大学教师一种与工作相关的、积极的、充实的精神状态,包括“活力”、“奉献”和“专注”三个维度,“活力”指教师对待工作精力充沛且面对困难具有良好的韧性,“奉献”指教师对工作高度卷入的一种状态,并伴随着自豪感和饱满的激情,“专注”指教师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的愉悦状态,以至感觉不到时间的流逝。重点大学教师高工作投入可以提高其工作效率,节约大学管理成本;改善其工作态度,和谐学校组织氛围,可以增加其家庭投入,促进家庭幸福,可以保持其身心健康,提高幸福指数。用修订的《大学教师工作投入调查问卷》对湖南某重点大学300名教师进行调查并结合观察发现:重点大学教师的工作投入处于较投入与投入之间,即重点大学教师并不是工作非常投入或者说工作投入不很高,工作投入各维度由高到低依次为“活力”、“专注”和“奉献”;从人口统计学对重点大学教师的工作投入进行了比较研究,表明:整体工作投入男教师高于女教师,且差异显著,“专注”和“活力”男女教师差异显著,“奉献”差异不显著;不同学历教师的整体工作投入及各维度工作投入差异显著,且学历越高工作投入越高;不同年龄、不同学历和不同职称教师的整体工作投入差异不显著,且工作投入三个维度除不同职称教师的“专注”差异显著外,其它差异不显著。重点大学教师工作投入不很高,从组织(学校)方面看其原因为:薪酬福利较差、进修与晋升较难、工作压力较大、参与管理较少、科研条件不理想、考核评价不合理、激励措施不科学以及工作吸引力不强。提高重点大学教师的工作投入,从组织(学校)的角度可以采取以下对策:改善教师薪酬福利、提供教师良好发展条件、缓解教师工作压力、增加教师参与学校管理机会、创造良好科研条件、完善教师考核评价制度、采取合理激励措施和增强工作吸引力。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插图索引
  • 附表索引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选题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工作投入以及教师工作投入的定义
  • 1.2.2 工作投入理论模型
  • 1.2.3 工作投入测量工具的研究
  • 1.2.4 工作投入变量的研究
  • 1.2.5 工作投入现状的研究
  • 1.2.6 提高工作投入对策的研究
  • 1.2.7 重点大学教师工作投入的研究
  • 1.3 研究内容、思路、方法和假设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思路
  • 1.3.3 研究方法
  • 1.3.4 研究假设
  • 第2章 重点大学教师工作投入的理论
  • 2.1 重点大学教师工作投入的定义
  • 2.2 重点大学教师高工作投入的作用
  • 2.2.1 提高教师工作效率,节约学校的管理成本
  • 2.2.2 改善教师工作态度,和谐学校的组织氛围
  • 2.2.3 增加教师家庭投入,促进其家庭幸福
  • 2.2.4 保持教师身心健康,提高其幸福指数
  • 2.3 工作投入相关理论
  • 2.3.1 工作需求—资源模型
  • 2.3.2 动机模型
  • 2.3.3 综合模型
  • 2.3.4 工作—个人匹配理论
  • 2.3.5 双因素理论
  • 2.3.6 需要层次理论、ERG理论
  • 2.3.7 公平理论
  • 2.3.8 Y理论
  • 第3章 重点大学教师工作投入的现状及其原因
  • 3.1 重点大学教师工作投入现状
  • 3.1.1 重点大学教师工作投入概况
  • 3.1.2 重点大学教师工作投入在人口统计学变量上的差异
  • 3.2 重点大学教师工作投入不很高的组织原因
  • 3.2.1 薪酬福利较差
  • 3.2.2 进修与晋升较难
  • 3.2.3 工作压力较大
  • 3.2.4 参与管理较少
  • 3.2.5 科研条件不理想
  • 3.2.6 考核评价不合理
  • 3.2.7 激励机制不科学
  • 3.2.8 工作吸引力不强
  • 第4章 重点大学教师工作投入提高的组织对策
  • 4.1 改善教师薪酬福利
  • 4.2 提供教师良好发展条件
  • 4.3 缓解教师工作压力
  • 4.4 增加教师参与学校管理机会
  • 4.5 创造良好科研条件
  • 4.6 完善教师考核评价制度
  • 4.7 采取合理激励措施
  • 4.8 增强教师工作吸引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附录B (重点大学教师工作投入调查问卷)
  • 相关论文文献

    • [1].什么样的大学教师受欢迎?[J]. 青年教师 2009(06)
    • [2].论大学教师教育者专业实践的改善及其实现路径[J]. 黑龙江高教研究 2019(12)
    • [3].大学教师权益损害的救济机制研究[J]. 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9(04)
    • [4].关于大学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的思考[J]. 西部素质教育 2019(24)
    • [5].大学教师学术身份与科研公共性的关联性研究——基于米德符号互动理论[J]. 教师教育学报 2020(01)
    • [6].“大学教师自我认同”申论[J].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2019(06)
    • [7].大学教师究竟因何流动——一种非接触式研究方法的引入[J]. 教师教育研究 2020(01)
    • [8].大学教师评价机制的探索与创新[J]. 黑河学院学报 2020(01)
    • [9].大学教师发展的意蕴与特征[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20(07)
    • [10].“互联网+”教育浪潮下开放大学教师信息化领导力何以可为[J]. 数字教育 2020(02)
    • [11].试论民国时期大学教师的晋升[J]. 高教探索 2020(04)
    • [12].高等教育质量与大学教师发展探析[J]. 科技风 2020(17)
    • [13].印度卓越大学教师劳动关系:既成矛盾与治理结构[J]. 大学教育科学 2020(03)
    • [14].研究型大学教师的教学现状与困境分析[J]. 教师教育研究 2020(03)
    • [15].问题与对策:大学教师发展中心建设探究[J]. 中国成人教育 2020(11)
    • [16].开放式“推—拉”理论——人工智能视角下的大学教师流动研究理论创新[J]. 教育学术月刊 2020(06)
    • [17].《自我的回归——大学教师自我认同的逻辑》推介[J]. 职教通讯 2020(08)
    • [18].后疫情时期大学教师教学发展将逐步走向自觉[J]. 高等理科教育 2020(04)
    • [19].基于霍尔三维结构的大学教师教学学术制度保障研究[J]. 黑龙江高教研究 2020(11)
    • [20].大学教师发展制度创新的主体关系与路径突破[J]. 全球教育展望 2018(11)
    • [21].大学教师评价“尺度”建构:以发达国家为观照[J]. 江苏高教 2018(12)
    • [22].学科·知识·权力——大学教师课程权力的历史社会学分析[J]. 四川文理学院学报 2018(06)
    • [23].美国大学教师教学发展的理论意蕴与实施策略——基于美国若干所一流大学教师教学发展实务的解析[J]. 高校教育管理 2019(02)
    • [24].大学教师学术权利的内涵解析[J].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19(04)
    • [25].我国大学教师文化研究三十年:回顾与展望[J]. 教育文化论坛 2019(03)
    • [26].大学教师发展:理念定位与体系构建[J]. 高等理科教育 2019(03)
    • [27].人工智能时代开放大学教师自主专业发展的困境与策略研究[J]. 科技资讯 2019(30)
    • [28].大学教师实现“卓越教学”的动力机制探寻——基于期望价值理论的视角[J]. 山东高等教育 2019(05)
    • [29].2004—2018年我国大学教师角色研究进展分析[J]. 运城学院学报 2019(05)
    • [30].大学教师的社会使命及其实现[J]. 高等财经教育研究 2017(04)

    标签:;  ;  ;  

    重点大学教师工作投入研究 ——以湖南某重点大学为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