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财务报表列报问题研究

我国财务报表列报问题研究

论文摘要

财务报告是财务会计系统的最终产品,财务报告包括财务报表、附注及其他应在财务报告中披露的相关信息。财务报表是会计要素确认、计量的结果和综合性描述,是财务报告的核心,财务报表质量的高低将直接影响财务报告质量的高低和使用者的经济决策。因此,在了解使用者信息需求与决策理论的基础上,加强财务报表列报问题的研究不仅可以提升我国财务报表质量,为投资者提供决策有用信息,还可以完善我国财务报表列报理论、为改进我国财务报表列报准则指明方向。本文在对财务报告目标、财务报告信息使用者概念、投资者的决策理论及其信息需求等进行辨析和探讨的基础上,描述了我国财务报表列报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运用财务报表列报理论框架,结合IASB和FASB的最新研究成果对我国财务报表列报中存在的实际问题进行了深入系统的分析和研究。本文研究得出的结论是:我国现行财务报表项目分类基础不能准确反映企业的经营实质;报表要素过于综合可能会导致掩盖企业存在的问题,不利于使用者决策;报表项目列报基础不统—造成报表之间联系性不强和内聚性差。本文还根据研究结论结合我国财务会计的实务情况,提出了一些针对性的建议(1)会计准则应规范经常性损益与非经常性损益分别列报;(2)统一公允价值披露准则,充分披露公允价值相关信息;(3)逐步减少直至摒弃谨慎性原则的使用;(4)重点披露对企业影响深远的费用化处理项目信息等。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在研究投资者信息需求及其决策理论的基础上,着重分析了我国财务报表列报整体框架存在的系统性问题,及我国财务报表列报中存在的具体问题,并分析得出结论,对两者的改进提出了相应的建议。本文的不足在于:本文缺乏足够的数据支持和验证新财务报表列报体系的有用性因为新财务报告体系的项目列报分类表受管理层意图影响较大,外部使用者很难将现有的财务报表直接调整为新的报表。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 创新与不足
  • 2 财务报表列报理论研究
  • 2.1 财务报告目标:受托责任观与决策有用观
  • 2.1.1 中国会计准则关于财务报告目标的界定
  • 2.1.2 FASB和IASB关于财务报告目标的界定
  • 2.2 财务报告使用者概念的界定
  • 2.2.1 财务报告使用者分类
  • 2.2.2 财务报表的主要使用者——投资者
  • 2.3 投资者决策理论
  • 2.3.1 权益投资者估值、决策模型
  • 2.3.2 债权投资者的决策理论
  • 2.4 投资者的信息需求
  • 3 我国财务报表列报现状及问题
  • 3.1 我国财务报表列报的现状
  • 3.1.1 我国财务报表列报整体结构
  • 3.1.2 我国财务报表目标实现情况
  • 3.2 我国财务报表列报存在的总体问题概述
  • 3.2.1 报表项目列报分类未以企业经济活动类别为基础
  • 3.2.2 报表要素过于综合问题
  • 3.2.3 信息披露宽度不够,充分性有待提高
  • 3.3 我国财务报表列报存在的具体问题
  • 3.3.1 综合收益的列报问题
  • 3.3.2 非经常性损益的披露问题
  • 3.3.3 公允价值披露问题
  • 3.3.4 谨慎性原则导致的披露问题
  • 3.3.5 一些费用化处理项目的披露问题
  • 3.3.6 合并财务报表与个别财务报表列报问题
  • 4 对我国财务报表列报存在问题的分析
  • 4.1 我国财务报表列报现状的总体问题分析
  • 4.1.1 对财务报表项目分类基础不一致问题的分析
  • 4.1.2 对报表要素过于综合造成的问题分析
  • 4.1.3 对我国财务报表信息披露宽度不够问题的分析
  • 4.2 对我国财务报表列报存在的具体问题的分析
  • 4.2.1 对综合性收益列报问题的分析
  • 4.2.2 对经常性损益与非经常性损益列报问题的分析
  • 4.2.3 对公允价值披露问题的分析
  • 4.2.4 对谨慎原则问题的分析
  • 4.2.5 重要的费用化处理项目列报的问题分析
  • 4.2.6 合并报表的列报与个别报表列报存在的问题分析
  • 5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后记
  • 相关论文文献

    • [1].上市公司僵尸企业非经常性损益扭亏问题研究[J]. 财会通讯 2020(02)
    • [2].公允价值计量下非经常性损益对盈余管理的影响[J]. 当代会计 2020(02)
    • [3].摘星公司非经常性损益盈余管理分析[J]. 财会通讯 2020(10)
    • [4].内部控制、非经常性损益与企业绩效[J]. 财会通讯 2020(14)
    • [5].房地产上市公司非经常性损益影响因素分析——基于沪深两市2008—2018年的数据[J]. 会计之友 2020(18)
    • [6].非经常性损益的核算问题分析[J].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08)
    • [7].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对分析师收益预测的实证研究[J]. 湖北工程学院学报 2020(05)
    • [8].基于非经常性损益的上市公司盈余管理问题研究[J].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9(02)
    • [9].上市公司运用非经常性损益进行盈余管理的案例研究[J]. 商业会计 2019(06)
    • [10].蓝光发展:全国布局成效显著[J]. 股市动态分析 2019(28)
    • [11].非经常性损益信息的重要性、披露现状及管理策略分析[J]. 齐鲁珠坛 2017(06)
    • [12].上汽集团2017年度净利预增22亿元[J]. 汽车工艺师 2018(03)
    • [13].非经常性损益盈余管理研究[J]. 经贸实践 2018(05)
    • [14].上市公司2015年非经常性损益情况及问题研究[J]. 证券市场导报 2016(11)
    • [15].上市公司非经常性损益信息披露分析——以电子支付行业为例[J]. 财会通讯 2017(10)
    • [16].浅谈非经常性损益的概念界定与确认原则[J]. 现代经济信息 2017(06)
    • [17].非经常性损益归类变更盈余管理手段及其监管[J]. 会计之友 2017(15)
    • [18].试论非经常性损益的改进[J]. 西部财会 2015(12)
    • [19].非经常性损益对上市公司财务业绩影响研究[J]. 财会通讯 2016(01)
    • [20].上市公司非经常性损益信息披露研究——以2012-2014年钢铁行业年报数据为例[J]. 商业会计 2016(07)
    • [21].上市公司操纵非经常性损益的手段及治理对策[J]. 知识经济 2016(12)
    • [22].非经常性损益对企业经营的影响研究[J]. 中国集体经济 2016(25)
    • [23].非经常性损益与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质量相关性研究[J]. 财会通讯 2016(24)
    • [24].非经常性损益信息披露问题研究[J]. 现代商贸工业 2015(01)
    • [25].对非经常性损益内涵的相关探讨[J]. 企业改革与管理 2014(22)
    • [26].非经常性损益、隐蔽空间与上市公司盈余管理——来自沪深A股市场2009~2013年的经验证据[J].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2015(05)
    • [27].我国上市公司非经常性损益信息披露研究[J]. 经济研究导刊 2015(12)
    • [28].非经常性损益的国际比较与完善——基于FASB取消非常项目征求意见稿[J]. 财会研究 2015(05)
    • [29].浅谈非经常性损益对上市公司利润的影响及解决办法[J]. 现代商业 2015(23)
    • [30].非经常性损益的国际比较与完善——基于FASB取消非常项目征求意见稿[J]. 财会月刊 2015(19)

    标签:;  ;  ;  

    我国财务报表列报问题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