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题目: 地下采空区对地表稳定性的影响
论文类型: 硕士论文
论文专业: 岩土工程
作者: 孙超
导师: 薄景山
关键词: 采空区,地表沉陷,数值模拟,影响因素
文献来源: 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地下采空区对地表稳定性的影响是一项有着重要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的研究课题。本文采用功能强大的通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 对其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主要完成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通过查阅大量文献资料,系统地总结了开采沉陷理论的研究历史与现状,对其中的两类主要研究方法:唯象学研究方法和力学研究方法分别进行了详细总结和评述,并指出了其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对以力学研究方法为基础的开采沉陷数值模拟方法做了详细介绍和分析。2.对地下开采引起沉陷的基本特征进行了简要介绍和总结。主要包括对上覆岩层的分带、移动形式和破坏过程的介绍和总结,以及对地表塌陷范围、地表移动破坏形式和基本地表变形参数的介绍和总结。3.对岩土弹塑性本构关系进行总结,对Drucker-Prager 模型及其模型参数的选取作了简要说明。详细介绍了如何在ANSYS 中实现对岩土非线性力学行为的模拟分析,并通过一个具体的工程实例说明如何使用ANSYS 对采空区地表稳定性问题进行数值模拟分析,其计算结果在工程中得到了应用。4.对地下开采引起地表沉陷的影响因素,应用ANSYS 软件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经过详细分析和研究,得出了如下结论: (1)开采深度的影响:随着开采深度的增加,地表沉降随之递减;最大水平变形也随之减小;下沉盆地的范围略有扩大,而且变的越来越平缓。(2)开采厚度的影响:随着开采厚度的增加,地表竖向位移随之递增;最大水平变形也随之增大;下沉盆地的范围变化不大,下沉盆地边缘处沉降差值递增。(3)开采宽度的影响:随着开采宽度的增加,地表竖向位移随之递增,且增加速率较快;最大水平变形也随之迅速增长;下沉盆地的范围随着开采宽度的增加而不断扩大。(4)上覆岩层性质的影响:随着岩层硬度的增加,地表最大水平位移,最大竖向位移都明显减小;在复合型岩层中,上软下硬型的沉降和水平位移比上硬下软型要有所减小,且下沉盆地较平缓。(5)地形的影响:随着山体坡度的增加,下沉盆地已不再位于采空区正上方,而是逐渐向地势较低方向移动。(6)留设煤柱的影响:留设合理尺寸的安全煤柱对建筑物的下沉值的控制起到明显的作用,且煤柱尺寸越大,控制效果越好;当留设安全煤柱时,地表曲率为正(凸)曲率,且煤柱尺寸越小曲率越大,可使地表建筑物产生拉伸变形,对建筑物不利。较小尺寸(尺寸不足)的煤柱对建筑物造成的损害比不留煤柱开采还要大;当安全煤柱尺寸继续增大时,地表曲率也随之逐渐减小。
论文目录:
摘 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绪 论
1.1 研究目的、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本文的研究思路及主要内容
第二章 开采沉陷的基本特征概述
2.1 引言
2.2 覆岩的移动破坏过程
2.3 覆岩的破坏程度分带
2.4 覆岩的移动形式
2.5 地表的移动破坏形式
2.6 地表塌陷范围
2.7 表征地表移动变形的基本参数
第三章 岩土非线性有限元分析及其在 Ansys 中的实现
3.1 概述
3.2 岩土弹塑性本构关系及模型
3.3 非线性有限元法在 ANSYS 中的实现
3.4 本文涉及的Ansys高级技术
第四章 工程实例
4.1 引言
4.2 工程概况
4.3 采空区对净水厂地表影响的介质力学参数确定
4.4 计算模型的建立
4.5 计算方案及计算步骤
4.6 载荷及边界条件的确定
4.7 计算结果分析
第五章 开采沉陷影响因素及治理方案的初步研究
5.1 概述
5.2 开采深度的影响
5.3 开采厚度的影响
5.4 开采宽度的影响
5.5 上覆岩层性质的影响
5.6 地形变化的影响
5.7 煤柱及采空区分布情况的影响
5.8 采空区填充的影响
5.9 初步治理方案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本文主要工作及结论
6.2 进一步工作设想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发布时间: 2006-03-01
参考文献
- [1].多源因素影响下的煤矿区建筑物损坏机理及评价技术的研究与应用[D]. 刘潇鹏.安徽理工大学2016
- [2].采空区注浆加固治理浆液流动规律研究[D]. 陈清通.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8
- [3].地面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在开采沉陷应用研究[D]. 施展宇.西安科技大学2014
- [4].南钦线采空区注浆处理效果综合物探检测方法研究[D]. 张璇.西南交通大学2014
- [5].采空区建筑地基基底应力分布与变形规律研究[D]. 柳叙聪.济南大学2012
- [6].基于GIS煤矿开采沉陷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王聪颖.江西理工大学2013
- [7].承德鹰手营子某采空区建筑可行性研究[D]. 张鹏.石家庄经济学院2014
- [8].鸡西、鹤岗矿区封闭采空区煤层气资源评价[D]. 彭金刚.中国矿业大学2017
- [9].浒坑钨矿采空区地质灾害综合评价研究[D]. 黄乘亿.江西理工大学2014
- [10].瞬变电磁法在铁矿采空区应用的研究[D]. 李月雷.太原理工大学2012
相关论文
- [1].采空区高速公路路基路面变形破坏规律与演化分析[D]. 王玉标.长沙理工大学2007
- [2].公路采空区地表稳定性评价[D]. 祁丽华.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7
- [3].跑马坪矿采空区稳定性分析及处理措施研究[D]. 陈赞成.昆明理工大学2006
- [4].国电河北龙山电厂铁专线巨型采空区稳定性研究[D]. 孟伟.西南交通大学2007
- [5].老采空区建筑地基稳定性分析的数值模拟研究[D]. 张观瑞.太原理工大学2005
- [6].老采空区埋深对其上方建筑地基稳定性影响的数值模拟研究[D]. 孙占法.太原理工大学2005
- [7].煤矿采空区地基变形及对铁路工程影响评价研究[D]. 陈则连.西南交通大学2005
- [8].采空区的沉陷机理及地表变形破坏的时空预测研究[D]. 栾长青.长安大学2005
- [9].地下采空区三维模型的建立与可视化[D]. 左小清.昆明理工大学2001
- [10].新建公路下伏采空区的稳定性分析和治理技术研究[D]. 何志攀.中南大学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