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文摘要
随着经济的增长和带薪假期的增加,传统的观光旅游已经无法满足旅游者的需求,休闲旅游将逐渐成为人们休息放松、陶冶情趣、创造生活的重要方式。本文在调查滇西片区休闲旅游资源状况的基础上,借鉴休闲学、旅游学、文化学、营销学等相关理论,运用统计分析、实地考察等方法,系统地对滇西片区休闲旅游开发进行研究。全文共分六部分:第一部分引言。分析了论文研究的背景和意义,明确了研究的方法和路线,提出了存在的创新点和难点。第二部分对我国和国外休闲旅游方面的研究进行了综述,提出了休闲旅游发展的理论基础,并从理论上总结了休闲旅游的特性。第三部分总结了滇西片区休闲旅游资源的状况和特性,分析了滇西片区休闲旅游资源开发的潜力。文章总结了滇西片区旅游发展现状和发展阶段特点,从休闲旅游产品和休闲旅游品牌方面分析滇西片区的休闲旅游发展现状,并提出了目前滇西片区休闲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第四部分提出滇西片区休闲旅游发展的战略举措。具体包括设计休闲旅游目的地总体布局、建立健全休闲旅游产业体系、加强休闲目的地旅游产品建设和培育休闲旅游目的地的品牌。第五部分总结了滇西片区休闲旅游产品的开发模式和全文的不足之处。
论文目录
摘要Abstract第一章 引言第一节 研究背景一、理论意义二、现实意义三、研究方法(一) 文献综述法(二) 统计分析法(三) 实地考察法四、研究路线五、创新点和难点第二章 文献综述和理论基础第一节 国外研究综述第二节 国内休闲旅游研究综述一、休闲旅游的概念研究二、休闲旅游发展宏观趋势、问题及对策研究三、休闲旅游的特点四、休闲旅游产品开发研究综述五、休闲旅游市场的实证研究六、休闲旅游发展对策和措施实证研究第三节 休闲旅游产品开发的理论基础一、马克思休闲理论二、体验经济理论三、可持续发展理论第四节 休闲旅游相关概念比较一、休闲、旅游与休闲旅游的关系二、休闲旅游的特性(一) 休闲旅游是传统旅游的延伸(二) 休闲旅游的特点第三章 滇西片区休闲旅游发展现状第一节 滇西片区休闲旅游资源状况一、滇西休闲旅游地旅游资源状况(一) 自然景观类休闲旅游资源(二) 文化熏陶类休闲旅游资源(三) 康体健身类休闲旅游资源(四) 刺激冒险类休闲旅游资源二、滇西休闲旅游地旅游资源特色(一) 旅游资源总量丰富(二) 旅游资源品级较高(三) 旅游资源独特,与周边的旅游产品有较大的差异性三、滇西休闲旅游地旅游资源开发潜力(一) 滇西休闲旅游地的边境旅游潜力无限(二) 滇西休闲旅游地的原生态民族风情最具吸引力(三) 滇西休闲旅游地的绿色生态资源怡人(四) 滇西休闲旅游地的珠宝贸易优势凸显第二节 滇西片区休闲旅游发展现状及问题一、滇西片区旅游发展现状(一) 国内旅游收入和旅游接待人数持续增长(二) 入境旅游市场出现快速发展态势(三) 旅游基础设施发展现状二、滇西片区旅游地发展特点(一) 滇西休闲旅游地旅游发展阶段性特点(二) 产品类别特点三、休闲旅游发展现状(一) 休闲旅游产品发展现状(二) 滇西片区休闲旅游品牌现状四、滇西片区休闲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一) 休闲旅游发展水平低(二) 休闲旅游发展意识有待提高(三) 休闲旅游发展基础设施体系不完善(四) 休闲旅游产品体系有待完善(五) 远离主要客源市场,交通仍然是最大的瓶颈五、滇西片区休闲旅游发展潜力(一) 客源市场潜力(二) 产品提升潜力(三) 资源开发潜力第四章 滇西片区休闲旅游发展战略举措第一节 滇西片区休闲旅游发展战略一、制定滇西片区休闲旅游目的地发展的战略思想和目标(一) 滇西片区休闲旅游地培育的战略思想和基本原则二、滇西片区休闲旅游地培育的战略目标三、明确滇西片区休闲旅游目的地打造提升的主要任务(一) 加快旅游业从观光旅游向休闲旅游的转型升级(二) 提高滇西休闲旅游目的地的质量(三) 提高滇西旅游业的综合效益第二节 滇西片区休闲旅游发展具体策略一、设计滇西片区休闲旅游目的地提升发展总体布局(一) 两大中心——腾冲、瑞丽(温泉SPA、户外运动中心,民族文化、珠宝购物休闲中心)(二) 三大旅游带:瑞丽江风情休闲度假康体养生带、大盈江生态安养休闲度假带高黎贡山怒江峡谷生态旅游带(三) 五大旅游产品(四) 一大环线:滇西休闲自驾游环线二、建立健全滇西片区休闲旅游产业体系建设(一) 加快休闲旅游基础设施体系建设(二) 加大旅游接待设施体系建设三、加强滇西休闲旅游目的地的旅游产品建设(一) 旅游产品建设策略(二) 滇西片区休闲旅游产品体系构成四、促进滇西片区休闲旅游地品牌的培育和创新(一) 品牌形象的总体塑造(二) 品牌的培育五、加强滇西片区休闲型旅游目的地的市场开拓和促销(一) 合理定位国内国外客源市场,有针对性地开发(二) 加强市场营销工作,开展旅游联合促销六、加大投融资政策,筹集旅游业发展基金(一) 适当安排旅游发展专项资金或旅游工作经费(二) 整合利用相关部门资金(三) 加大旅游招商引资力度七、加强滇西片区旅游人力资源开发和人才培养(一) 加强旅游队伍建设,多渠道、多形式培育和壮大旅游人才队伍(二) 创造稳定人才培养和引进制度,稳定和吸引人才(三) 尊重员工,建立完善的激励机制八、重视环境保护,促进滇西休闲旅游的可持续发展第五章 总结第一节 滇西片区休闲旅游发展模式探讨一、空间布局模式二、休闲旅游产品开发模式三、“多业共生”的产业组织模式四、政府主导的经营管理模式第二节 不足与展望一、对于休闲旅游的概念认识不够深刻二、定量分析不够全面参考文献附录致谢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相关论文文献
- [1].弋阳康养旅游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J]. 营销界 2019(24)
- [2].我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现状与展望[J]. 环渤海经济瞭望 2019(11)
- [3].五峰土家族自治县乡村旅游发展现状探析[J].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19(18)
- [4].泰州市大健康旅游发展现状研究[J]. 市场周刊 2020(03)
- [5].合肥农业休闲体育旅游发展现状研究[J].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20(05)
- [6].三明市森林康养旅游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J]. 海峡科学 2020(03)
- [7].基于游客感知视角的青岛市乡村旅游发展现状调研[J]. 济南职业学院学报 2020(03)
- [8].延安红色旅游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 中国市场 2020(20)
- [9].新经济背景下吉林市红色旅游发展现状研究[J]. 现代营销(经营版) 2020(06)
- [10].乡村旅游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以南陵为例[J]. 辽宁科技学院学报 2020(04)
- [11].红色旅游发展现状及未来展望[J]. 度假旅游 2018(11)
- [12].广西乡村旅游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J]. 南方农机 2019(13)
- [13].河南西峡乡村旅游发展现状调研[J]. 河南农业 2019(30)
- [14].山东省入境旅游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 北方经贸 2019(11)
- [15].陕西工业旅游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 新西部 2019(33)
- [16].日本生态旅游发展现状对我国的启示[J].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04)
- [17].大同市旅游发展现状分析[J].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 2016(12)
- [18].桃源村旅游发展现状分析[J]. 旅游纵览(下半月) 2016(22)
- [19].东乌旗边境旅游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 北方金融 2017(02)
- [20].浅析我国乡村旅游发展现状与趋势[J]. 南方农业 2017(16)
- [21].株洲地区研学旅游发展现状与对策[J]. 旅游纵览(下半月) 2017(12)
- [22].郑州市世界文化遗产与旅游发展现状调查及建议[J]. 遗产与保护研究 2017(04)
- [23].我省红色旅游发展现状与对策初探[J]. 河北企业 2017(09)
- [24].山西省智慧旅游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 旅游纵览(下半月) 2016(08)
- [25].广州农家乐旅游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 现代商贸工业 2016(18)
- [26].兰州市美食旅游发展现状及开发策略研究[J]. 商 2016(31)
- [27].四川公益旅游发展现状和前景分析[J]. 商 2015(12)
- [28].智慧旅游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J]. 旅游纵览(下半月) 2015(10)
- [29].济南智慧旅游发展现状与策略研究[J]. 今日财富(中国知识产权) 2020(04)
- [30].吉林省乡村旅游发展现状分析[J]. 风景名胜 2019(01)
标签:体验论文; 休闲旅游论文; 发展模式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