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针对ICV-STZ拟AD模型大鼠脑内Aβ-42及IDE的调节作用研究

电针对ICV-STZ拟AD模型大鼠脑内Aβ-42及IDE的调节作用研究

论文摘要

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观察电针对AD大鼠脑组织内Aβ-42及IDE的影响,进一步揭示针灸有效治疗AD的作用机理,从而为AD的针灸临床治疗提供更多的实验依据。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A组(假手术组),B组(模型组),C组(西药组),D组(电针组);除A组外,所有大鼠采用双侧脑室注射STZ(ICV-STZ)进行造模。假手术组以等量的人工脑脊液替代STZ;造模后各组采用不同的处理方法;于治疗两月后先用Morris水迷宫系统检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然后处死大鼠取标本采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脑组织中Aβ-42及IDE的变化并进行分析。结果:主观对比观察,治疗组大鼠活动、反应等较其它组佳。水迷宫结果显示:模型组的逃避潜伏期均比另三组长,而第三象限的活动时间较其余三组少,且电针组与假手术组差异不显著。指标检测结果显示:模型组大鼠脑组织Aβ-42含量较余组显著升高(P<0.01),而IDE表达明显下降(P<0.01)。治疗后,电针组大鼠Aβ-42含量显著降低(P﹤0.01),IDE表达显著提高(P﹤0.01)与西药组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电针一方面能改善大鼠学习记忆能力,防治AD。另一方面能减少脑组织中Aβ-42含量,同时提高IDE活性,从而减少Aβ-42的生成及沉积,减轻Aβ-42的神经毒性作用,进而抑制老年斑的生成,改善AD的相关症状。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文献综述
  • 1. 祖国医学对AD 的认识及研究进展
  • 1.1 祖国医学相关认识
  • 1.2 中医药治疗AD 的相关研究
  • 1.3 针灸治疗AD 研究进展
  • 2. 现代医学对AD 的认识和研究进展
  • 2.1 现代医学相关认识
  • 2.2 现代医学相关研究进展
  • 3. Aβ-42 和 IDE 的相关研究
  • 3.1 Aβ-42 与痴呆的关系
  • 3.2 IDE 及 Aβ-42 与痴呆的关系
  • 实验部分
  • 1. 实验动物
  • 2. 实验材料
  • 2.1 实验用药及试剂
  • 2.2 主要实验器械
  • 2.3 其他实验用品
  • 3. 实验方法
  • 3.1 造模方法
  • 3.2 动物分组
  • 3.3 处理方法
  • 4. 观察指标及方法
  • 4.1 大鼠一般情况观察
  • 4.2 学习记忆能力测试
  • 4.3 脑组织样品处理
  • 4.4 免疫组化染色
  • 4.5 统计学处理
  • 5. 实验结果
  • 5.1 一般情况
  • 5.2 大鼠学习记忆能力测试
  • 5.3 脑组织Aβ-42 含量的变化
  • 5.4 脑组织IDE 含量变化
  • 讨论
  • 1. 关于AD 模型的选择
  • 2. 关于对照药的选择
  • 3. 针刺对AD 大鼠的影响
  • 3.1 针刺对大鼠学习记忆的影响
  • 3.2 针刺对实验大鼠脑组织Aβ-42 及IDE 含量的影响
  • 4. 针刺治疗AD 的作用探讨
  • 4.1 针刺选穴
  • 4.2 可能机制探讨
  • 5. 本实验值得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 6. 结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电针对ICV-STZ拟AD模型大鼠脑内Aβ-42及IDE的调节作用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