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子蛋白亚基论文-张平平,周淼平,马鸿翔

种子蛋白亚基论文-张平平,周淼平,马鸿翔

导读:本文包含了种子蛋白亚基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小麦,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高通量检测

种子蛋白亚基论文文献综述

张平平,周淼平,马鸿翔[1](2015)在《小麦种子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的高通量检测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为建立小麦种子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HMW-GS)高通量检测方法,本研究改进了传统聚丙烯酰氨凝胶电泳(SDS-PAGE)中的样品制备和电泳分析方法,提高了检测效率。具体方法为:在小麦种子无胚端切取其体积的1/4~1/5,置于单孔容积为200μL的96孔PCR扩增板中,并在每个微孔中放入1粒直径2 mm的钢珠,并加入浸泡缓冲液静置1~2 h,再加入提取缓冲液,经高通量研磨器(Retsch Tissue Lyser)研磨后,在60℃的烘箱静置30 min。对微孔板离心和上清液预处理后在DYCZ-30C高通量垂直版电泳槽进行电泳分离,获得清晰的HMW-GS分离图谱。该方法简易、快速、成本低,适用于小麦标记辅助选择和资源评价中的大规模HMW-GS组成的检测。(本文来源于《分子植物育种》期刊2015年11期)

张国敏,张亚琴,舒英杰,麻浩[2](2015)在《叁种大豆种子贮藏蛋白亚基缺失种质的筛选与鉴定》一文中研究指出蛋白质组分改良是国内外大豆蛋白质品质育种的研究热点之一。大豆种子贮藏蛋白主要包括11S球蛋白和7Sβ-伴大豆球蛋白,它们也是大豆蛋白营养价值和功能特性的决定组分。利用我国自然突变产生的亚基缺失体材料通过聚合育种,并经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SDS-PAGE)分析鉴定表明:已获得A3+α’亚基缺失、只含有β亚基、只含有α+β亚基、只含有α’+β亚基、只含有7S亚基和A5A4B3亚基缺失、A2A1aA1b含量极低、B1aB1bB2含量极低等系列单缺、双缺、多缺的贮藏蛋白亚基组成类型新种质,其中A3+α’亚基缺失、只含有α+β亚基、只含有7S亚基3种种质均能正常生长、结实,并稳定遗传;只含7S亚基类型大豆种子贮藏蛋白的7S组分总量含量最高;A3+α’亚基缺失类型大豆种子贮藏蛋白11S组分总含量最高;在11S+7S组分总量上由高到低依次是A3+α’亚基缺失类型>只含7S亚基类型>只含α+β亚基类型;11S/7S比值的变异范围在0.14~1.27。叁种类型种质完熟期基本在105~111 d;百粒重基本一致;A3+α’亚基缺失类型大豆单株产量最高平均为55.12 g;只含α+β亚基类型蛋脂总量最低为57.6%,蛋白质含量由高到低依次为只含7S亚基类型、A3+α’亚基缺失类型、只含α+β亚基类型,脂肪含量由高到低依次为:只含α+β亚基类型、只含7S亚基类型、A3+α’亚基缺失类型。(本文来源于《大豆科学》期刊2015年01期)

张国敏[3](2014)在《种子贮藏蛋白亚基缺失大豆种质的鉴定及其蛋白质功能性评价与α亚基缺失的分子机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以聚合杂交育种方法获得的亚基特异种质为材料,通过对亚基缺失类型的鉴定、亚基含量年份间的稳定性、亚基缺失类型的品质性状和农艺性状的差异比较,以及α’亚基缺失分子机制等方面进行了初步研究。为大豆优质品种的培育和加工利用提供理论依据与实践指导。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经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SDS-PAGE)分析鉴定,获得A3+α'亚基缺失、只含有p亚基、只含有α+β亚基、只含有α'+β亚基、只含有7 S亚基和A5A4B3亚基缺失、A2A1aA1b含量极低、B1aB1bB2含量极低等系列单缺、双缺、多缺的贮藏蛋白亚基组成类型新种质。2、分析了具有遗传稳定性的只含7 S亚基、只含α+β亚基、A3+α'亚基缺失叁种类型大豆种子7 S和11 S组分及其各亚基含量间的差异。结果表明只含7 S亚基类型大豆种子贮藏蛋白的7 S组分总量含量最高;A3+a'亚基缺失类型大豆种子贮藏蛋白11 S组分总含量最高;在11 S+7 S组分总量上由高到低依次是A3+α'亚基缺失类型、只含7 S亚基类型和只含α+β亚基类型,11 S/7 S比值的变异总范围在0.14~1.27之间。3、分析了遗传稳定性的A3+α'亚基缺失、只含有αα+p亚基、只含有7 S亚基叁种类型种子的农艺性状和品质性状,结果为:叁种类型种质生育期在105~111 d;百粒重基本一致;A3+α'亚基缺失类型大豆平均单株产量最高为55.12 g;只含a+p亚基类型蛋脂总量最低为57.6%,蛋白质含量由高到低依次为只含7 S亚基类型、A3+α'亚基缺失类型和只含α+β亚基类型,脂肪含量由高到低依次为只含α+β亚基类型、只含7S亚基类型和A3+α'亚基缺失类型。4、叁种种子贮藏蛋白亚基缺失类型大豆种质(只含7 S亚基类型、只含a+β亚基类型和A3+α'亚基缺失类型)的蛋白质功能性质,分析表明,只含α+β亚基类型大豆蛋白疏水性强、起泡性质和乳化性质好、持油能力高、持水能力低,硬度、弹性、内聚性、胶粘性、咀嚼性、回弹性和破裂强度低的特性;只含7 S亚基类型大豆蛋白具有乳化性质好、持水能力高、持油能力低,弹性、内聚性、回弹性高的特性;A3+α'亚基缺失类型大豆蛋白功能性质与不缺的种质差异不明显。5、大豆种子贮藏蛋白各组分和亚基与蛋白功能性质之间的相关性分析表明,大豆种子蛋白的持水性与α亚基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持油性与α'亚基呈显着负相关,与碱性亚基呈显着正相关;起泡能力与p亚基含量极显着正相关,与7 S+11 S总量呈显着负相关;乳化稳定性指数与11 S亚基含量,与酸性亚基含量呈显着负相关,与11 S/7S比值之间呈极显着负相关;蛋白凝胶的破裂强度与7 S+11 S组分总量呈极显着正相关。6、分别分析了两年在同一地区、同一年在不同地域种植的叁种不同亚基缺失类型大豆种子中7 S和11 S组分含量的差异及其大豆种子贮藏蛋白的功能特异差异。结果表明,不同亚基类型间的7 S组分、11 S组分、7 S+11 S组分总量以及11 S/7 S比值的差异均达极显着水平。不同年份间的7 S组分和7 S+11 S组分总量的差异达极显着水平,11 S组分和11 S/7 S比值的差异不显着;年份和亚基类型互作对7 S组分、11 S组分、7 S+11 S组分总量以及11 S/7 S比值的影响均不显着。同一年不同地点的11 S组分、7 S+11 S组分总量以及11 S/7 S比值的差异均达极显着水平,7 S组分的差异不显着;种植地点和亚基类型互作对大豆7 S组分、11 S组分和11 S/7 S比值的影响达显着水平,对7 S+11 S组分总量的影响不显着。不同年份间大豆蛋白EAI、AH和蛋白凝胶弹性、破裂强度的差异达极显着水平,对ESI、凝胶内聚性的差异达显着水平;年份和亚基类型互作对大豆蛋白的△H、EAI、蛋白凝胶内聚性、回弹性和破裂强度的影响达极显着水平,对蛋白变性温度的影响达显着水平。同一年不同种植地点间大豆蛋白EAI、ESI和蛋白凝胶破裂强度的差异达极显着水平,其他蛋白功能性质差异不显着;种植地点和亚基类型互作对EAI、ESI的影响达极显着水平,对其他蛋白功能性质影响不显着。7、以只含有时α+β亚基类型、A3+α'亚基缺失类型、只含7 S亚基类型以及桂阳紫金豆(对照)为研究材料,采用SDS-PAGE方法确定其播期间亚基带型的稳定之后,分段克隆缺失亚基(α'亚基)所对应的Cgyl基因DNA和cDNA序列全长,发现a'亚基缺失类型扩增出Cgy1基因后半段序列,而无法扩增出Cgyl基因的前半段序列;αα'亚基缺失类型的cDNA序列在361 bp处缺失长达36 bp的片段,在529 bp处缺失12 bp的片段,同时在361 bp与543 bp之间有多个碱基存在差异。(本文来源于《南京农业大学》期刊2014-06-01)

刘玉皎,侯万伟[4](2014)在《基于LC-ESI-MS/MS技术与生物信息学的蚕豆种子贮藏蛋白亚基鉴定》一文中研究指出蚕豆蛋白亚基是蚕豆种子贮藏蛋白重要组成部分,深入鉴定蚕豆蛋白亚基,对了解蚕豆种子蛋白不同亚基的结构和功能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应用液相色谱、电喷雾离子化与串联质谱联用技术和生物信息技术对蚕豆种子贮藏蛋白6个特异亚基进行了质谱鉴定。结果表明:这些特异亚基中的64、47、42及38ku分别鉴定出4个蛋白:豌豆球蛋白、豆球蛋白前体、假定糖结合蛋白、LEGB7_VICFA;97ku亚基蛋白为分子伴侣GroEL;96ku亚基蛋白由6个具有不同代谢功能的蛋白组成。(本文来源于《中国农业大学学报》期刊2014年01期)

杜明凤,陈庆富[5](2013)在《银染法对荞麦等6种粮食作物种子蛋白亚基指纹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SDS-PAGE和银染检测技术,对我国苦荞、甜荞、小麦、玉米、糯稻米、籼稻米等6种常见粮食粉的种子蛋白亚基进行比较研究,为其鉴别提供经济、快捷、有效的方法。结果发现:甜荞品种间种子蛋白亚基丰富,并显示高度变异性;苦荞种子蛋白质亚基不如甜荞丰富,各品种蛋白亚基变异性不高;荞麦在种子蛋白亚基指纹上与小麦、玉米、糯稻米、籼稻米等粮食粉均有显着差异,可以作为不同粮食作物种子粉鉴别的依据。(本文来源于《广东农业科学》期刊2013年14期)

牛国阳,陈庆富,王燕[6](2012)在《几种小麦雄性不育系及其保持系、恢复系的种子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比较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阐明同核不同细胞质的小麦雄性不育系及其保持系、恢复系之间在种子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异同,通过SDS-聚丙烯酰胺凝胶(SDS-PAGE)对T型、Q型、AL型3种小麦雄性不育系及其保持系、恢复系共42个小麦种质系的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HMW-GS)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保持系绵阳92-8与其3个不育系(T A92-8、Q A92-8、AL92-8)在Glu-A1和Glu-B 1位点上没有明显差异,但在Glu-D 1位点彼此有显着差异。T型、Q型、AL型不育胞质彼此有一定的差异,不育系与其核供体保持系之间是否有差异,主要取决于特定核质互作关系。恢复系和保持系在谷蛋白亚基组成上也存在一定的差异,主要表现在Glu-A 1位点恢复系多数无带,保持系一般有谱带2*;在Glu-B1位点,恢复系谱带6、8频率高,谱带7频率低,而保持系相反,即谱带6、8频率低,谱带7频率高。此外,在本研究供试材料中保持系有较多的优质亚基组合,而恢复系有较少的优质亚基组合,这说明恢复系品质不够优良,在以后的改良中需要加强品质选育工作。本研究为T型、Q型、AL型不育系的区分提供了一个有效的方法,对小麦胞质雄性不育性的遗传与生理机制研究有一定的意义。(本文来源于《种子》期刊2012年10期)

王燕,陈庆富[7](2010)在《甜荞·苦荞和大野荞的高分子量种子蛋白亚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甜荞、苦荞和大野荞的高分子量种子蛋白亚基。[方法]利用SDS-PAGE电泳法对18个不同地方居群的大野荞、3个甜荞和3个苦荞收集系的高分子量种子蛋白亚基进行研究。[结果]从这3个物种的24个收集系中,在高分子量区域(20~70 kDa)共发现12个不同的种子蛋白亚基谱带,种间差异大,种内差异小。3个物种在种子蛋白亚基分布上存在一定的相似性,约30%的谱带相同。其中,甜荞发现有9个谱带,含1个独特谱带(SSP33.71);苦荞有8个谱带,含不同于甜荞的2个独特谱带(SSP39.15和SSP29.35);大野荞有7个谱带,不仅含有苦荞的独特谱带,而且其谱带分布与苦荞极为相似。[结论]该研究为荞麦品质遗传育种、种间系统关系、高品质种子蛋白亚基基因工程等研究提供指导。(本文来源于《安徽农业科学》期刊2010年33期)

刘春,王显生,麻浩[8](2008)在《大豆种子贮藏蛋白亚基特异种质的蛋白功能性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以4个蛋白亚基变异类型大豆品种(系)制备的分离蛋白和南农大黄豆粗7S蛋白为材料,以亚基正常品种南农大黄豆制备的分离蛋白为对照,对其溶解性、凝胶质构特性、乳化性、乳化稳定性以及DSC特性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11S组分单个亚基缺失对大豆蛋白的溶解性、乳化性、乳化稳定性和热稳定性影响不显着;11S组分含量显着降低或缺失能提高大豆蛋白的乳化性和乳化稳定性,但降低大豆蛋白变性温度和变性焓;在凝胶质构特性方面,7S组分含量与凝胶弹性呈显着正相关,11S组分含量与凝胶内聚性呈极显着正相关,与凝胶硬度、胶黏性和破裂强度呈显着正相关,与凝胶弹性呈极显着负相关。(本文来源于《中国油脂》期刊2008年08期)

刘春,王显生,张占琴,高文瑞,麻浩[9](2008)在《大豆种子贮藏蛋白亚基含量变异种质的筛选与创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1 400份大豆品种(系)资源为材料,利用SDS-PAGE,分析贮藏蛋白11S和7S组分及其亚基含量与亚基缺失情况,并采用0.2%,0.4%EMS分别处理南农493-1和南农99C-6两个品种种子,利用60Coγ射线处理76个品种(系)种子,处理之后及时播种,单株收获,SDS-PAGE检测M2代和M3代种子贮藏蛋白亚基.结果表明,1 400份参试品种(系)的11S/7S值范围0.44~3.64,平均值1.68±0.37,并鉴定出34份亚基含量特异材料,其中包括α′和α亚基含量低、β亚基含量低、A3B4亚基缺失、A5A4B3亚基缺失和A1aB1b亚基缺失种质.理化诱变结果表明,化学诱变率约为2.92%,物理诱变率约为5.71%,对大豆蛋白的诱变效果,0.4%EMS处理优于0.2%EMS处理,而60Coγ射线慢照射处理优于化学诱变处理,并从M3代种子中筛选出了211粒亚基变异种质.(本文来源于《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08年03期)

李建辉[10](2007)在《荞麦属植物资源种子蛋白亚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SDS-PAGE对荞麦属10个种(含大粒组7个种和小粒组3个种)75份栽培和野生荞麦资源的种子蛋白亚基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1)荞麦属种内、不同荞麦居群种子蛋白亚基存在极大差异。大粒组的7个荞麦种的种子蛋白亚基丰富,共发现42个不同亚基,大大多于小粒组的种子蛋白亚基数目(16个),并且不同种类都含有一些特殊亚基,可作为荞麦属物种鉴定的依据。聚类分析结果表明,甜荞、野甜荞和F.esculentum var. homotropicum以及苦荞和野苦荞的亲缘关系分别较近缘。小粒组中,F.gracillipes与F.pleioramosum亲缘关系较近。不同甜荞居群间种子蛋白亚基共发现39个谱带,表观分子量处于10-75kDa之间。其中,各甜荞居群共有的种子蛋白亚基为SSP63.1、SSP44.6、SSP33.8、SSP23.9、SSP17.4。苦荞居群种子蛋白亚基共发现28个谱带,不同苦荞居群的共有谱带为SSP35.2、SSP23.9、SSP20.9。野生荞麦种子蛋白亚基共发现33个谱带。从种子蛋白亚基数目及分布来看,野生甜荞与大野荞、F.esculentum var. homotropicum较接近,野生苦荞与毛野荞、F.cymosum、F.giganteum较类似。此外,还可以看出,佐贡野荞居群间变异和大野荞居群间变异都较大。(2)普通甜荞Sobano种子有33条谱带, F.esculentum var. homotropicum有31条谱带。在荞麦子叶中,Sobano、F.esculentum var. homotropicum有绝大多数的种子蛋白亚基,荞麦胚乳中种子蛋白亚基谱带较少。Sobano特有的亚基是SSP_(37)、SSP_(39.9)、SSP_(42.9)、SSP_(46)、SSP49.8、SSP50、SSP57.4、SSP60、SSP62 ,而F.esculentum var.homotropicum特有的亚基为SSP36.5、SSP37.8、SSP40.6、SSP44.0、SSP47.0、SSP48.4、SSP51.4、SSP59、SSP72.7、SSP74.6。(3)在Sobano与F.esculentum var. homotropicum杂交F1代和自交F2代以及由F3代推定的F2代种子蛋白亚基遗传分析,发现4对种子蛋白亚基分别由4对不同位点的等位基因所控制。它们分别是SSP62/SSP59,SSP44/SSP42.9,SSP49.8/SSP51.4和SSP39.9/SSP37.8。这4对蛋白亚基都符合单基因遗传、并显性的遗传模式,而且彼此独立分离。(4)形态性状的遗传分析表明,瘦果棱形状(尖/圆弧状)、落粒性(落粒/不落粒)、花柱长短(同长/长)属于单基因遗传、完全显性的遗传模式。(5)连锁分析表明,落粒性与SSP44/SSP42.9之间是连锁的,交换率为22.6%。花柱(同长、长)与落粒性是连锁的,交换率为3.91%。花柱(同长、长)与SSP44/SSP42.9交换率为26.51%或18.69%。瘦果棱形状(尖、圆)和种子蛋白亚基SSP59/SSP62、SSP49.8/SSP51.4以及SSP39.9/SSP37.8彼此独立,分别属于不同的连锁群。(本文来源于《贵州师范大学》期刊2007-04-08)

种子蛋白亚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蛋白质组分改良是国内外大豆蛋白质品质育种的研究热点之一。大豆种子贮藏蛋白主要包括11S球蛋白和7Sβ-伴大豆球蛋白,它们也是大豆蛋白营养价值和功能特性的决定组分。利用我国自然突变产生的亚基缺失体材料通过聚合育种,并经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SDS-PAGE)分析鉴定表明:已获得A3+α’亚基缺失、只含有β亚基、只含有α+β亚基、只含有α’+β亚基、只含有7S亚基和A5A4B3亚基缺失、A2A1aA1b含量极低、B1aB1bB2含量极低等系列单缺、双缺、多缺的贮藏蛋白亚基组成类型新种质,其中A3+α’亚基缺失、只含有α+β亚基、只含有7S亚基3种种质均能正常生长、结实,并稳定遗传;只含7S亚基类型大豆种子贮藏蛋白的7S组分总量含量最高;A3+α’亚基缺失类型大豆种子贮藏蛋白11S组分总含量最高;在11S+7S组分总量上由高到低依次是A3+α’亚基缺失类型>只含7S亚基类型>只含α+β亚基类型;11S/7S比值的变异范围在0.14~1.27。叁种类型种质完熟期基本在105~111 d;百粒重基本一致;A3+α’亚基缺失类型大豆单株产量最高平均为55.12 g;只含α+β亚基类型蛋脂总量最低为57.6%,蛋白质含量由高到低依次为只含7S亚基类型、A3+α’亚基缺失类型、只含α+β亚基类型,脂肪含量由高到低依次为:只含α+β亚基类型、只含7S亚基类型、A3+α’亚基缺失类型。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种子蛋白亚基论文参考文献

[1].张平平,周淼平,马鸿翔.小麦种子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的高通量检测方法[J].分子植物育种.2015

[2].张国敏,张亚琴,舒英杰,麻浩.叁种大豆种子贮藏蛋白亚基缺失种质的筛选与鉴定[J].大豆科学.2015

[3].张国敏.种子贮藏蛋白亚基缺失大豆种质的鉴定及其蛋白质功能性评价与α亚基缺失的分子机制[D].南京农业大学.2014

[4].刘玉皎,侯万伟.基于LC-ESI-MS/MS技术与生物信息学的蚕豆种子贮藏蛋白亚基鉴定[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14

[5].杜明凤,陈庆富.银染法对荞麦等6种粮食作物种子蛋白亚基指纹研究[J].广东农业科学.2013

[6].牛国阳,陈庆富,王燕.几种小麦雄性不育系及其保持系、恢复系的种子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比较研究[J].种子.2012

[7].王燕,陈庆富.甜荞·苦荞和大野荞的高分子量种子蛋白亚基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0

[8].刘春,王显生,麻浩.大豆种子贮藏蛋白亚基特异种质的蛋白功能性评价[J].中国油脂.2008

[9].刘春,王显生,张占琴,高文瑞,麻浩.大豆种子贮藏蛋白亚基含量变异种质的筛选与创制[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

[10].李建辉.荞麦属植物资源种子蛋白亚基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07

标签:;  ;  ;  

种子蛋白亚基论文-张平平,周淼平,马鸿翔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