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茶饮料产业竞争力研究 ——基于钻石理论的分析

我国茶饮料产业竞争力研究 ——基于钻石理论的分析

论文摘要

随着人们对茶叶成份、功能的进一步认识,以及“绿色天然,回归自然”理念的普及,茶饮料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饮品与保健品。我国茶饮料产业经过十余年的培育,获得飞速发展。但是,从原材料加工、技术投入、品牌创立、企业营销等各方面来看,茶饮料产业在整体上仍处于要素驱动向投资驱动转化的阶段,直接表现为产业竞争力偏低。并且,我国已广泛参与国际经济竞争与合作,国内各行业与国际市场的联系日益紧密。如不及时采取应对措施,不仅难以巩固和扩大国际市场,国内市场也将受到巨大的冲击。作者在对茶饮料产业的历史发展与现实情况作实证分析的基础上,依托产业竞争力理论,围绕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运用迈克尔·波特(Micheal Porter)的“钻石”模型来分析、评价我国茶饮料产业竞争力的现实情况,并据此设计提升其产业竞争力的对策措施。文章首先对茶饮料产业竞争力的基本内涵进行探讨,主要是根据产业竞争力的基本理论,针对我国茶饮料发展的实践,对茶饮料产业竞争力的基本含义予以确定。然后依产业竞争力的形成机理和当前理论上对产业竞争力的不同研究方法,遵循科学性和系统性、重点和准确性相结合、可行性和可操作性三原则,构建茶饮料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最后,借鉴波特的钻石模型,提出文章的研究范式。既经由生产要素、需求因素、相关与支持产业以及企业战略和组织结构之“四因素”思路,对我国茶饮料产业竞争力作实证分析,提出提升茶饮料产业竞争力的对策。具体以产业发展为目标,结合产业生命周期理论来确定相应的对策体系:一、在产业的比较生产力上对茶饮料的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进行实证分析和理论展望;二、运用产业生命周期理论探讨如何把目前的比较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将潜在市场转化为现实市场,即通过竞争模式的创新来优化资源配置,延长本产业的成长期,提升产业竞争力;三、促进行业资源组合,实施低成本策略。目前,茶饮料市场正处于酣战阶段,不管是正投身于酣战中的企业还是那些准备进入茶饮料市场的外来竞争者,采取低成本是必要的,而实施低成本的有效途径是促进行业资源组合;四、组合运用市场营销策略。随着市场的发展及竞争的加剧,茶饮料企业任何单一营销策略都不能适应市场竞争,多种营销策略的组合运用是茶饮料业发展的必然选择;五、优化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孕育产业竞争力的源头活水。由于茶饮料市场迅速扩张和市场的激烈竞争,使得企业对人力资源的要求不断提出新的挑战。制定合理的人力资源策略,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六、茶饮料产业与相关产业的资本与技术联姻分析。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2 国内外研究动态与述评
  • 2.1 关于竞争力的研究
  • 2.2 关于产业竞争力的研究
  • 2.3 关于茶饮料产业竞争力的研究
  • 3 研究思路和方法
  • 4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产业竞争力的基本理论
  • 1 产业竞争力的含义
  • 2 茶饮料产业竞争力的含义
  • 3 产业竞争力的形成机理
  • 4 产业竞争力的研究范式
  • 4.1 产业竞争力来源的层次结构模型
  • 4.2 产业竞争力计量分析理论
  • 4.3 迈克尔·波特的钻石模型
  • 5 茶饮料产业竞争力的研究范式
  • 5.1 生产要素
  • 5.2 国内需求
  • 5.3 相关产业和辅助产业
  • 5.4 企业的策略、结构和竞争
  • 第三章 基于钻石理论的茶饮料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 1 茶饮料的基本内涵
  • 1.1 茶饮料的定义
  • 1.2 茶饮料的分类
  • 1.3 茶饮料的功效
  • 2 基于钻石理论的茶饮料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
  • 2.1 评价指标的选取原则
  • 2.2 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 2.2.1 茶饮料市场竞争力指标
  • 2.2.2 茶饮料生产竞争力指标
  • 2.2.3 茶饮料技术竞争力指标
  • 2.2.4 茶饮料资本竞争力指标
  • 2.2.5 茶饮料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指标
  • 第四章 基于钻石理论的茶饮料产业竞争力实证分析
  • 1 生产要素分析
  • 1.1 原材料分析
  • 1.2 人力资源与技术能力分析
  • 1.3 政府支持与市场监管分析
  • 2 国内市场需求分析
  • 2.1 国内市场的导入期
  • 2.2 国内市场的成长期
  • 3 相关和支持产业分析
  • 4 企业的策略、结构和竞争分析
  • 4.1 企业策略分析
  • 4.1.1 价格行为
  • 4.1.2 广告行为
  • 4.1.3 品牌策略
  • 4.2 市场结构分析
  • 4.3 市场绩效分析
  • 第五章 提升茶饮料产业竞争力的对策
  • 1 研究对策的思路
  • 2 茶饮料产业生命周期分析
  • 3 提升茶饮料产业竞争力的对策
  • 3.1 化比较优势为竞争优势
  • 3.2 通过市场竞争模式创新来提升产业竞争力
  • 3.3 促进行业资源组合,实施低成本策略
  • 3.4 组合运用市场营销策略
  • 3.4.1 市场细分与定位策略
  • 3.4.2 产品策略
  • 3.4.3 品牌策略
  • 3.4.4 广告策略
  • 3.4.5 分销策略
  • 3.5 优化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孕育产业竞争力的源头活水
  • 3.5.1 建立快速配置人力资源的机制
  • 3.5.2 形成有效的激励机制
  • 3.5.3 构建产业发展的人才储备机制、智力支持体系
  • 3.6 加强茶饮料产业与相关产业的资本与技术联姻
  • 4 结论与建议
  • 小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相关论文文献

    • [1].蔗糖对绿茶饮料理化成分及其风味稳定性的影响[J]. 中国食品学报 2020(04)
    • [2].茶饮料对体育运动员运动功能的影响——评《高级运动营养学》[J]. 中国酿造 2020(08)
    • [3].市售茶饮料中主要功效成分分析[J].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2019(01)
    • [4].国内外茶饮料发展现状和趋势[J]. 中国茶叶 2019(01)
    • [5].不同糖类对绿茶饮料风味稳定性的影响[J]. 食品科学技术学报 2019(04)
    • [6].不同产地无糖绿茶饮料滋味特征差异分析[J]. 食品科学 2019(19)
    • [7].茶饮料对大学生体力的调节作用分析[J]. 福建茶叶 2018(02)
    • [8].当代大学生茶饮料消费状况调查报告[J]. 现代交际 2018(12)
    • [9].重庆地区不同茶树品种绿茶饮料的理化特性分析[J].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6(12)
    • [10].复合型沉香茶饮料的制备研究[J]. 食品科技 2016(12)
    • [11].中国茶饮料行业现状与展望[J]. 中国茶叶 2017(05)
    • [12].绿茶饮料中糖精钠测定方法的比较研究[J]. 安徽农学通报 2017(14)
    • [13].一种营养保健复合茶饮料的研制[J]. 陇东学院学报 2017(05)
    • [14].澄清型蒲菜红茶饮料的研制[J].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17(17)
    • [15].可口可乐公司茶饮料产品市场营销方案设计与实施[J]. 商场现代化 2016(07)
    • [16].三角试验法在绿茶饮料差别检验中的应用[J]. 饮料工业 2014(12)
    • [17].论我国中小茶饮料企业差异化营销策略[J]. 中国商贸 2015(04)
    • [18].茶饮料销售额负增长达3.6% 茶饮料细分高端市场[J]. 中国食品学报 2015(05)
    • [19].茶饮料今年仍延续下滑态势 “复合”饮料成新趋势[J]. 福建轻纺 2015(06)
    • [20].养心草发酵茶饮料的研究[J]. 中国酿造 2015(10)
    • [21].茶饮料要慎饮[J]. 农家致富 2020(15)
    • [22].抢滩茶饮料[J]. 茶博览 2018(08)
    • [23].茶饮料仅含少量茶多酚 多喝当心发胖[J]. 中国食品 2017(10)
    • [24].茶饮料 配料表里看门道[J]. 科学新生活 2013(12)
    • [25].保健茶饮料的研究进展[J]. 科技促进发展 2010(S1)
    • [26].一瓶茶饮料含几片茶叶[J]. 食品与生活 2012(08)
    • [27].百家争“茗”茶饮料[J]. 食品与生活 2013(08)
    • [28].茶饮料 爱她,更需了解她[J]. 茶.健康天地 2009(07)
    • [29].喝茶,还是茶饮料?[J]. 食品与健康 2009(10)
    • [30].茶饮料的营养不如现沏茶[J]. 茶.健康天地 2009(03)

    标签:;  ;  ;  

    我国茶饮料产业竞争力研究 ——基于钻石理论的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