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源性右旋糖酐酶和氟化钠协同消解变形链球菌单菌种生物膜的研究

外源性右旋糖酐酶和氟化钠协同消解变形链球菌单菌种生物膜的研究

论文摘要

目的:观察右旋糖酐酶及氟化钠对变形链球菌单菌种生物膜初期形成和已形成的成熟生物膜结构的影响,检测二者作用下细菌的粘附情况以及胞外多糖含量的改变,探讨二者是否具有协同作用,分析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1.变形链球菌在厌氧培养条件下于玻璃片表面上形成单菌种生物膜,用荧光染料BOBOTM-3和CalcofluorTM进行染色,利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各处理因素作用下,变形链球菌初期形成生物膜的结构的改变;以及各处理因素对成熟变链生物膜作用后其结构的变化。2.利用3H-TdR标记细菌,检测各处理因素对变链生物膜初期形成时细菌粘附的影响;蒽酮法检测各处理因素作用于成熟变链生物膜后其胞外多糖含量的变化。结果:1.右旋糖酐酶能够抑制变形链球菌单菌种生物膜的初期形成,使细菌的黏附减少,生物膜的结构发生改变,破坏菌落之间的交联;低浓度的氟化钠对变链生物膜初期形成的作用不大;二者联合应用的效果优于单独作用,生物膜典型的树枝状结构消失;而氟化钠或是氟离子对右旋糖酐酶本身的活性没有影响。2.对成熟变形链球菌生物膜:右旋糖酐酶能够部分降解已合成的胞外多糖,使生物膜多糖“骨架”之间的连接变少,网络状结构被破坏;而低浓度的氟化钠对已形成的变链生物膜几乎没有作用;二者联用较单独作用生物膜结构改变更为明显,生物膜被崩解,菌落之间的交联破坏、减少,甚至消失,菌落散在,且胞外多糖含量的减少更显著。结论:右旋糖酐酶能抑制变形链球菌单菌种生物膜的初期形成,且能降解成熟的生物膜的胞外多糖,破坏其结构;低浓度的氟化钠对生物膜的初期形成以及成熟生物膜的作用不大;右旋糖酐酶与氟化钠联合应用效果优于二者单独作用,具有一定的协同效应。

论文目录

  • 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实验一 氟化钠对右旋糖酐酶活性的影响
  • 1 材料和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实验二 外源性右旋糖酐酶及氟化钠对变形链球菌单菌种生物膜初期形成的作用
  • 1 材料和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实验三 外源性右旋糖酐酶及氟化钠对成熟变形链球菌单菌种生物膜的作用
  • 1 材料和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综述
  • 个人简历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  ;  

    外源性右旋糖酐酶和氟化钠协同消解变形链球菌单菌种生物膜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