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发展探讨

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发展探讨

论文摘要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也是农业灾害十分频繁的国家,频繁的农业灾害严重威胁到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农业保险作为一项重要的风险转嫁和损失分摊的经济补偿制度,对稳定农业和增加农民收入具有不容忽视的作用,对保证农业生产的持续稳定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发展农业保险以规避农业风险,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保护我国农民利益和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农业保险在世界范围内己经有长久的发展历程,国外发达国家,包括一些发展中国家都十分重视农业保险,并将其作为国家发展现代化的重要一环。WTO框架下的农产品贸易协议将农业保险列为“绿箱”政策为各国广泛采用,农业保险的发展有利于我国农业保护与国际接轨。由于农业生产自身的弱质性和弱势性,以及生产过程的特殊性,农业保险的开展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然而我国的农业保险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仍然远不能适应我国农业发展的需要,农业保险的高风险、高赔付率的特点使其成为一个突出难题,发展缓慢。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下,连续四个中央“涉农”一号文件和《国务院关于保险业发展改革若干意见》等的指引下,我国农业保险试点取得了很好的成效,各种组织形式的农险经营主体逐步凸现。但农业保险供给水平依然有限,仍远低于农村经济的发展程度。一直以来,农业保险的准公共物品属性决定了国家必须对其进行政策支持,提供税收优惠等。而我国政府财力有限,又缺乏相应的法律制度保证,政府支农的力度、效度始终受限,各地农业保险试点情况亦不尽如人意。本文在系统地阐述农业保险的实质、特点以及我国农业保险发展的现状之后,分析农业保险本身的性质决定它必须是一种政策性保险,不可能从保险公司商业化经营中寻求出路,指出我国农业保险一直处于低水平发展状态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缺少政府的财政补贴,政府的政策扶持尤其是财政补贴是其顺利发展的必要条件,而我国的农业保险一直由商业性公司兼营,缺乏相应的财政法律保障,虽然目前财政补贴农业保险的重要性已经得到理论界的普遍关注,但具体的补贴思路尚未形成,实际操作方案更是一纸空文。在这种情况下,在借鉴国外农业保险补贴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分析总结现有的农业保险经营模式,探讨现阶段我国适宜的农业保险发展模式,为财政补贴农业保险探寻适合自身发展的有效路径,并通过分析肯定财政补贴农业保险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为政府支持农业保险的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为推动农业保险理论研究开拓新的思路,对农业保险的实践发展提供一些建议和发展对策。全文分为以下六个部分:第一部分,导论。这一部分首先界定了本文要探讨的农业保险范畴,并阐述了本文的研究内容,农业保险的研究进展,研究方法等问题。第二部分,介绍了农业保险的特点、重要作用以及经营难点,并简要回顾了我国农业保险的发展历史,对我国农业保险存在的问题小做总结。第三部分,财政补贴农业保险的经济学分析。这一章运用经济学的相关理论从对农业保险运行机制分析入手,阐述了农业保险准公共产品属性,从农民、保险公司、政府三方的行为角度分析了我国农业保险曲折发展的原因,为明确政府在农业保险制度安排和创新中的地位和主导作用提供理论支持,为农业保险政策化经营提供了有力的理论和政策支撑。第四部分,国外农业保险的发展实践和经验借鉴。这一章运用比较分析法分析了农业保险经营比较成功的欧美发达国家和亚洲部分发展中国家的农业保险制度安排和设计,总结了国外的经验,对推动我国农业保险制度的创新提供有益的启示和借鉴。第五部分,阐述我国现有的几种农业保险发展模式,在分析各种农业保险经营模式特点和利弊的基础上,对我国农业保险制度模式和运行机制进行选择,立足国情,探讨最适合我国农业发展的政策性农业保险模式。第六部分,针对我国现阶段农业保险发展状况,对构建适合我国基本国情的农业保险制度进行创新性分析和研究,提出政策建议。本文通过对农业的特点、农业风险的特点、农业保险的特性和农业保险行为主体四个层面系统地分析,得出结论:农业保险具有准公共物品的属性。农业保险具有利益外溢的特点,使其社会收益远大于其私人收益,其社会成本远高于其私人成本,农业保险是政策性保险,政府在农业保险中处于主导地位,政府应该从全社会的利益出发,大力支持农业保险的发展,推动农业保险的制度创新,探索农业保险组织经营的有效途径。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四、本文的创新与存在的不足
  • 1. 农业保险概述
  • 1.1 农业保险的特点、作用和经营难点
  • 1.1.1 农业保险的特点
  • 1.1.2 农业保险的作用
  • 1.1.3 农业保险经营的难点
  • 1.2 我国农业保险的发展历史
  • 1.2.1 新中国成立前的农业保险发展概况
  • 1.2.2 新中国成立后到1982 年前的农业保险发展概况
  • 1.2.3 1982 年至2004 年的农业保险发展概况
  • 1.2.4 2005 至今的农业保险发展概况
  • 1.3 我国农业保险存在的问题
  • 1.3.1 农业保险经营面临高风险、高成本
  • 1.3.2 农业保险的有效供给滞后
  • 1.3.3 农民保险意识不强,农业保险的潜在需求大、有效需求不足
  • 1.3.4 农业投入不足,缺乏政府政策激励
  • 1.3.5 农业保险的政策性目标与实务中的商业化经营相矛盾
  • 2. 政策性农业保险的经济学分析
  • 2.1 农业保险的准公共物品属性
  • 2.1.1 公共产品、私人产品和混合产品
  • 2.1.2 农业保险是介于公共产品和私人产品之间的准公共产品
  • 2.2 政策扶持农业保险的经济学分析
  • 2.2.1 从供求曲线分析农业保险缺乏有效供求
  • 2.2.2 农业保险正外部性的存在导致效率的损失
  • 2.2.3 从福利经济学角度
  • 3. 国外政策性农业保险发展模式
  • 3.1 国外农业保险补贴模式
  • 3.1.1 美、加的以政府为主导的政策性农业保险模式
  • 3.1.2 前苏联的以政府为主导的社会保障型模式
  • 3.1.3 西欧的政策优惠模式
  • 3.1.4 日本的民间非盈利团体经营、政府补贴和再保险扶持模式
  • 3.1.5 国家重点选择性扶持模式
  • 3.2 各国农业保险模式的共同特征
  • 3.2.1 强有力的立法保障
  • 3.2.2 将农业保险界定为政策性保险
  • 3.2.3 农业保险具有一定程度的强制性
  • 3.2.4 政府对农业保险提供保费补贴和税收优惠等支持政策
  • 3.2.5 政府对农业保险提供再保险支持
  • 3.2.6 以收支平衡为主要经营目标
  • 4. 我国政策性农业保险模式的初步探讨
  • 4.1 政府主办并由政府组织经营模式
  • 4.2 政府支持下的合作社经营模式
  • 4.3 政府支持下的相互保险公司经营模式
  • 4.4 政府主导下的商业保险公司经营模式
  • 4.5 构建符合中国国情的农业保险发展模式
  • 4.5.1 农业保险经营模式在中国的试点
  • 4.5.2 我国政策性农业保险的模式选择
  • 5. 关于推进我国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建议
  • 5.1 立法
  • 5.2 财政补贴
  • 5.2.1 补贴对象
  • 5.2.2 补贴标准
  • 5.2.3 补贴方式
  • 5.3 税收优惠
  • 5.4 再保险
  • 5.5 巨灾风险基金
  • 5.6 农业政策性金融资源支持
  • 参考文献
  • 后记
  • 致谢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 相关论文文献

    • [1].农业保险制度的基本框架与路径选择探讨[J]. 经济研究导刊 2019(34)
    • [2].关于辽宁省完善农业保险制度的思考[J]. 农家参谋 2020(22)
    • [3].改革开放四十年:中国农业保险制度的变迁与创新——历史进程、成就及经验[J]. 农业经济问题 2018(12)
    • [4].我国农业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 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 2019(01)
    • [5].完善我国农业保险制度的一些思考[J]. 中国保险 2019(02)
    • [6].改革开放40年我国农业保险制度的演进轨迹及前路展望[J]. 农业经济问题 2018(10)
    • [7].健全农业保险制度 助推现代农业发展——《健全农业保险制度研究》评介[J]. 农村工作通讯 2017(03)
    • [8].对于建立我国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问题探讨[J]. 经济研究导刊 2017(10)
    • [9].我国农业保险制度:“保险+期货”的原理、路径及建议[J]. 改革与战略 2017(09)
    • [10].加拿大农业保险制度发展模式(上)[J]. 保险理论与实践 2016(06)
    • [11].我国农业保险制度的改革与发展[J]. 保险理论与实践 2017(04)
    • [12].农业保险制度普及状况信息调查报告——以山东省菏泽市黄堽镇徐庄村为例[J]. 江西农业 2016(23)
    • [13].农业保险制度的国际经验借鉴[J]. 河北企业 2017(07)
    • [14].以福利为取向的美国农业保险制度评介[J]. 生产力研究 2013(03)
    • [15].建立区域化、多层次农业保险制度研究[J]. 知识经济 2011(03)
    • [16].论贵州农业保险制度的完善[J]. 贵州社会科学 2011(07)
    • [17].建立健全我国农业保险制度的几点思考[J]. 景德镇高专学报 2011(03)
    • [18].论农业保险制度的政策性与民生性[J]. 中国渔业经济 2011(05)
    • [19].论意识形态与我国农业保险制度变迁[J]. 企业家天地(理论版) 2010(12)
    • [20].中国农业保险制度的变迁与创新[J]. 保险研究 2009(02)
    • [21].我国农业保险制度的出路[J]. 法制与社会 2009(22)
    • [22].如何完善我国的农业保险制度[J]. 农业经济 2008(01)
    • [23].非正式制度与农业保险制度变迁研究[J]. 经济研究导刊 2008(18)
    • [24].完善我国农业保险制度的对策建议[J]. 经济研究参考 2008(24)
    • [25].论政府在农业保险制度中的责任和行为[J]. 中国保险 2020(01)
    • [26].我国农业保险制度的法制化及其完善——以《农业保险条例》评析为视角[J]. 南方金融 2013(12)
    • [27].基于西班牙农业复合保险制度分析中国农业保险制度[J]. 世界农业 2014(08)
    • [28].论我国农业保险制度的“二元”模式[J].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05)
    • [29].日本农业保险制度及借鉴[J]. 金融纵横 2011(02)
    • [30].我国差异化半强制性农业保险制度浅析[J]. 黑龙江金融 2011(01)

    标签:;  ;  ;  ;  

    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发展探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