磷钾用量论文-陈千财,佀国涵,谢媛圆,夏贤格,袁家富

磷钾用量论文-陈千财,佀国涵,谢媛圆,夏贤格,袁家富

导读:本文包含了磷钾用量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产量,质量,养分累积量,氮肥利用率

磷钾用量论文文献综述

陈千财,佀国涵,谢媛圆,夏贤格,袁家富[1](2019)在《氮磷钾用量对西兰花产量、质量和养分利用率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氮、磷、钾用量对西兰花产量、质量和养分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施氮量(240~480 kg/hm~2)的增加,西兰花产量、生物量和干物质量均呈现出先增加后降低的变化趋势,以330~405 kg/hm~2施氮量最高。当氮、磷、钾用量分别超过330、135和255 kg/hm~2时,对产量的增加效果有限。330~405 kg/hm~2施氮量能够获得较高的氮、磷、钾累积量,磷、钾用量分别超过135和255 kg/hm~2时会降低植株氮素累积量,但对磷、钾累积量的影响不显着。施氮量为240~405 kg/hm~2时氮肥利用率和氮肥农学利用率分别达到了43.10%~47.66%和16.25~16.72 kg/kg。施氮量的增加促进了西兰花硝酸盐的累积,但是降低维生素C含量,而糖酸比和灰分则呈现先降低后增加的变化趋势。总之,在磷、钾用量分别为135和255 kg/hm~2的基础上,施氮量为330~405 kg/hm~2时,西兰花能够获得较好的产量、质量和氮肥利用效率。(本文来源于《湖北农业科学》期刊2019年14期)

马晟,李鲁俊,郜永博,杨凤娟,王秀峰[2](2019)在《水肥一体化氮磷钾不同用量对茄子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本试验以茄子‘布利塔’嫁接苗为材料,共设6个氮磷钾施用水平,以不施肥为对照(CK),通过水肥一体化-膜下滴灌技术分秋冬茬和冬春茬进行设施茄子栽培,探究氮磷钾用量对茄子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果实品质综合评分和产量均随施肥量增加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秋冬茬果实品质综合评分以氮磷钾肥减量40%和减量20%处理较高,冬春茬以100%氮磷钾用量处理最高;两茬茄子均以100%氮磷钾用量处理下产量较高,但秋冬茬中氮磷钾减量40%、减量20%、100%用量和增量20%处理没有显着差异,冬春茬中氮磷钾肥减量20%、100%用量和增量20%处理间产量差异亦不显着。因此,水肥一体化条件下,从节约肥水且不对茄子产量和品质产生重要影响方面考虑,秋冬茬(从定植后生育天数为115 d)优质高产设施茄子栽培适宜氮磷钾用量范围分别为N 150.10~250.16 kg·hm~(-2)、P_2O_5 126.08~210.14 kg·hm~(-2)和K_2O 328.71~547.86 kg·hm~(-2);冬春茬(从定植后生育天数为130 d)分别为N 233.29~291.62kg·hm~(-2)、P_2O_5 146.67~244.44 kg·hm~(-2)和K_2O 507.76~634.70 kg·hm~(-2)。(本文来源于《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3期)

魏双雨,李敏,吉文丽,郭堤,张延龙[3](2019)在《适宜氮磷钾用量和配比提高油用牡丹产量和出油量》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油用牡丹是我国新兴的木本油料作物,但施肥不平衡严重制约油用牡丹的产量和品质。研究氮、磷、钾不同施肥量和配施比例对油用牡丹产量和出油量的影响,探明油用牡丹高产、优质的适宜氮、磷、钾施用量和配比,对提高油用牡丹的生产效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方法]以五年生油用牡丹品种'凤丹'为试验材料,采用"3414"不完全正交回归设计进行了大田试验。试验地常用施肥量为尿素750 kg/hm~2、重过磷酸钙270kg/hm~2、硫酸钾600kg/hm~2。设氮、磷、钾4个施肥水平为0(不施肥)、1(常用量的一半)、2(常用施肥量)、3 (常用量的1.5倍)。调查了'凤丹'产量,分析了籽粒出油量。对'凤丹'产量进行肥效模型拟合,得出最优经济效益的氮、磷、钾肥推荐施肥量。[结果]1)施用氮、磷、钾肥可改善'凤丹'单株果荚数、单个果荚重量、果荚直径、百粒重等农艺性状,进而提高'凤丹'产量;氮、磷、钾肥的施用使'凤丹'分别增产283.7、276.8和150.6 kg/hm~2,增产率分别为55.5%、50.3%和23.5%,增加纯收入分别为7310.4、7494.3和2118.9元/hm~2,农学效率分别为0.96、2.76和0.59kg/kg。2)施肥增产及对产量的贡献率均表现为N>P_2O_5>K_2O,肥料农学效率和增收效果则表现为P_2O_5>N>K_2O,但过量施用氮、磷、钾肥会使产量有所下降,且经济效益和肥料利用效率显着降低,氮、磷、钾肥增产和增收效果以及肥料贡献率均以推荐施肥水平处理的最高,农学效率均以1水平最高。3)施用氮、磷、钾肥通过影响出仁率和种仁含油率来影响产油量,最高出仁率,可达65.0%,最高种仁含油率可达32.9%,较对照组分别增加13.0%、12.6%,氮、磷、钾均衡施肥产油量可高达193.3kg/hm~2,叁因素对产油量影响大小顺序为N>P_2O_5>K_2O。4)氮、磷、钾肥之间存在明显的交互作用,配合施用能提高肥效和促进'凤丹'的产量和种仁含油率,任一肥料的过量施用均会导致产量降低。5)使用不同拟合方法建立肥料与'凤丹'产量效应函数方程,通过对比分析二元二次模型为最适模型,基于该最适肥效模型得出'凤丹'氮(N)、磷(P_2O_5)、钾(K_2O)的最优推荐施肥量为343.2、109.7、248.4 kg/hm~2,适宜的氮、磷、钾施肥比例为1:0.32:0.72。[结论]合理的肥料配比和用量是'凤丹'增产的保障。施用适量的氮、磷、钾肥可提高'凤丹'农艺性状、产量、出仁率、种仁含油率等指标,进而提高产油量,氮(N)、磷(P_2O_5)、钾(K_2O)的最优推荐施肥量为343.2、109.7、248.4 kg/hm~2,适宜的氮、磷、钾施肥比例为1:0.32:0.72。(本文来源于《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郜永博[4](2019)在《茄子无土栽培基质配比优化及氮磷钾用量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沙子:炉渣=2:1(V:V)‖基质配方基础上,以?布利塔‘茄子为试材,研究添加不同体积比例菇渣(10%、20%、30%、40%和50%)对茄子生长发育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进行基质配比优化;在此基础上,根据茄子形成单位产量所需的氮磷钾量,研究不同氮磷钾用量对茄子生长发育、产量、品质和根际基质微环境等方面的影响,以期为基质培茄子氮磷钾养分的科学管理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指导。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冬春茬和秋冬茬两茬试验中,均以添加10%比例菇渣下的茄子叶片叶绿素a、叶绿素b含量、Pn、根系活力和根系体积较高;随菇渣添加比例增加,可部分提高茄子品质,但超过一定范围后,其品质下降,冬春茬中,添加20%、30%和40%比例菇渣下茄子果肉中可溶性糖和游离氨基酸含量显着增加,添加40%比例菇渣下果肉抗坏血酸含量和茄皮花青素、类黄酮、总酚含量较高;秋冬茬中,添加30%比例菇渣下果肉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和游离氨基酸含量较高,添加40%比例菇渣下抗坏血酸含量显着提高,添加10%比例菇渣下茄皮类黄酮和总酚含量较高;两茬试验均为添加10%比例菇渣下的产量较高。综合分析,冬春茬和秋冬茬均以添加10%比例的菇渣有利于茄子的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添加30%或40%比例的菇渣有利于茄子果实部分品质形成。2.秋冬茬试验中,随氮磷钾用量增加,茄子叶片叶绿素a、叶绿素b、类胡萝卜素含量和Pn均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80%用量(N 231.5 kg·hm~(-2)、P_2O_5 271.9 kg·hm~(-2)和K_2O 557.6 kg·hm~(-2))处理下较高,分别比对照高出27.6%、27.4%、29.8%和21.2%;随生育期延长,茄子叶片中NR活性呈先增加后趋于平缓趋势,NiR、GS、GDH、GOGAT活性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均表现为先升高后降低趋势;定植65 d时,叶片中NR、GS、GDH、GOGAT活性、可溶性蛋白含量和NR、NiR、FD-GOGAT、GDH1、GDH2相对基因表达量均随氮磷钾用量增加呈先增加后降低趋势,80%用量处理下NR、GDH活性和NiR、GDH1、GDH2相对基因表达量较高,100%用量处理下GS、GOGAT活性和可溶性蛋白、硝态氮含量较高;叶片NiR、GS、GDH、GOGAT活性、可溶性蛋白、硝态氮含量与产量呈显着正相关。3.冬春茬试验中,随氮磷钾用量增加,根系活力、根系总长度和根系表面积呈先增加后降低趋势,在60%用量处理下较高,分别比对照增加109.2%、49.2%和46.5%;定植90 d后,基质微生物数量和蔗糖酶、过氧化氢酶、碱性磷酸酶活性亦呈先增加后下降趋势,80%用量处理下均较高;100%用量处理下脲酶活性较高;速效养分含量随氮磷钾用量增加而增加;细菌数量与基质酶活性呈显着正相关,脲酶活性与速效养分含量呈极显着正相关,过氧化氢酶、碱性磷酸酶活性与速效磷、速效钾含量呈显着正相关;微生物数量、酶活性、速效养分含量均与根系活力呈正相关。4.秋冬茬试验中,随氮磷钾用量增加,茄子干物质积累量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80%和100%用量处理下较高;养分吸收量为钾>氮>磷;氮磷钾肥偏生产力呈逐渐降低趋势,80%~100%用量下氮肥偏生产力388.24~489.12 kg·kg~(-1)、磷肥偏生产力330.54~416.43kg·kg~(-1)和钾肥偏生产力161.20~203.07 kg·kg~(-1)。5.两茬试验中,随氮磷钾用量增加,茄子产量和果肉中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含量及茄皮品质指标均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冬春茬产量较不施肥增产101.1%~212.9%,80%用量处理下较高,比对照高出212.9%;秋冬茬产量较不施肥增产48.2%~83.9%,80%和100%用量处理下较高,分别高出对照83.9%和82.5%。6.综合以上指标,添加10%比例菇渣栽培基质条件下,从节约肥料且不影响产量和品质及基质微环境等方面考虑,茄子冬春茬(125 d)适宜肥料用量为:N 180.6~225.7kg·hm~(-2)、P_2O_5 212.1~265.1 kg·hm~(-2)、K_2O 434.9~543.7 kg·hm~(-2);秋冬茬(155 d)适宜用量为:N 231.5~289.4 kg·hm~(-2)、P_2O_5 271.9~339.9 kg·hm~(-2)、K_2O 557.6~697.1 kg·hm~(-2)。(本文来源于《山东农业大学》期刊2019-03-27)

刘峰,谢玉辉[5](2018)在《优化氮稳定磷钾用量对花生发育及产量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本试验通过施用不同量的优化氮,研究其对花生发育及产量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氮肥最佳施用量为N3P2K6,产量最高,比无氮区增产85.7 kg/667 m2,增产率30.2%;农民习惯施肥较无氮区施肥有增加单株果数、百果重及百仁重的作用。(本文来源于《种子科技》期刊2018年08期)

陈均玲,游勇[6](2018)在《不同磷钾用量对平南县水稻产量影响及效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摸索平南县水稻最适宜磷、钾肥施用量,为平南县水稻施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平南县选择两种类型的沙泥田进行水稻不同磷、钾肥的施用量试验,探索不同磷、钾肥用量与水稻产量的关系,以及对土壤有效磷、速效钾的影响,并利用肥料效应回归方程构造平南县水稻磷、钾肥适宜用量模型。【结果】平南县水稻磷、钾肥适宜施用量为52. 5kg/hm~2、97. 5kg/hm~2。(本文来源于《广西农学报》期刊2018年03期)

胡雅杰,钱海军,吴培,朱明,邢志鹏[7](2018)在《秸秆还田条件下氮磷钾用量对软米粳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秸秆全量还田和毯苗机插技术在水稻种植中被越来越多地采用。本文研究了不同氮(N)、磷(P)、钾(K)肥用量对软米粳稻产量和稻米品质的影响,提出适应该条件和特定水稻品种的施肥技术。【方法】2014—2015年,以软米粳稻南粳9108为材料,在江苏省兴化市钓鱼镇进行大田试验,在秸秆全量还田条件下,采取毯苗机插栽培方式,设置氮、磷、钾肥3种类型肥料,各类型肥料设置0、1、1.5、2、2.5、3等6个用量水平,其中2水平为肥料常规用量,氮、磷、钾肥常规用量分别为270 kg/hm~2、108 kg/hm~2、216kg/hm~2。分析了不同肥料用量下软米粳稻的产量、稻米品质和淀粉RVA谱值。【结果】软米粳稻产量和稻米品质对不同肥料的响应程度表现为氮肥>钾肥>磷肥。在供试氮肥水平范围内,粳稻产量以N2水平最高;糙米率、精米率、整精米率和蛋白质含量则随施氮水平的增加而增加,直链淀粉含量降低,胶稠度变短,RVA谱特征值中峰值黏度和崩解值降低,热浆黏度和消减值增大,且高氮(N3)与低氮(N1)处理间差异显着。在供试磷肥水平范围内,粳稻产量以P2水平较高;增施磷肥能提高稻米加工品质,而蛋白质含量、直链淀粉含量及胶稠度对磷肥用量的响应无明显变化规律,淀粉RVA谱特征值有变劣趋势。在供试钾肥水平范围内,随着钾水平提高,机插软米粳稻产量、糙米率、精米率、整精米率先增加后减少,产量以K2水平最高,加工品质以K2.5水平最高,蛋白质含量有增加趋势,直链淀粉含量下降,峰值黏度和崩解值呈先增后减,消减值呈先减后增。【结论】在秸秆全量还田和毯苗机插栽培条件下,软米粳稻增施氮肥、磷肥和钾肥利于提高稻米加工品质,而减少氮肥、稳施磷肥、增加钾肥利于改善稻米蒸煮食味品质。综合考虑,在秸秆全量还田条件下机插软米粳稻肥料用量以N 270 kg/hm~2、P 108 kg/hm~2、K 216 kg/hm~2水平能较好地协调高产与优质的关系。(本文来源于《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期刊2018年03期)

马晟[8](2018)在《氮、磷、钾用量及施肥方式对茄子生育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首先采用土培和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施肥方式,以茄子氮、磷、钾需求规律为基础,研究了氮、磷、钾用量对茄子生长发育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进而得出适宜茄子生长发育及产量和品质形成的氮、磷、钾用量;在此基础上,以膜下滴灌方式,分别采用水肥一体化和袋控缓释肥方式,进一步研究了施肥方式对茄子生长发育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以期为设施茄子水肥科学管理提供理论依据和生产指导。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茄子干物质积累量随生育期延长呈逐渐增加趋势,各器官和总营养体干物质动态变化符合Logistic方程Y=a/[1+exp(b+ct)]。随氮、磷、钾用量增加,秋冬茬和冬春茬茄子总营养体干物质积累量最大速率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在一定用量范围内,随氮、磷、钾用量增加,茄子根系长度增长,表面积和体积增加,根系活力提高,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及叶片净光合速率(Pn)、ΦPSII、qP和Fv/Fm均增加;超过一定用量范围后,其根长度、表面积、体积均减少,根系活力下降,光合色素含量及ΦPSII、qP和Fv/Fm均有所下降。秋冬茬中,土壤中放线菌和细菌数量随氮、磷、钾用量增加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冬春茬中,细菌数量随用量增加呈逐渐降低趋势,而放线菌数量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两茬试验中,真菌数量均随用量增加而增加。与不施肥相比,秋冬茬中减量40%、减量20%、100%用量和增量20%处理增产幅度为63.5%~76.7%;而冬春茬中,减量20%、100%用量和增量20%处理增产幅度为46.9%~57.4%。秋冬茬中减量20%和40%处理品质较高,冬春茬中100%处理品质较高。两茬试验中,氮、磷、钾肥料偏生产力均呈逐渐降低趋势,而肥料吸收比例、肥料生理利用效率、肥料农学利用效率和肥料表观利用效率均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2.综合以上指标分析,水肥一体化条件下,从节约肥水且不影响产量和品质及土壤微环境等方面考虑,秋冬茬(115 d)最适肥料用量为:N 150.10~250.16 kg·hm~(-2)、P_2O_5126.08~210.14 kg·hm~(-2)和K_2O 328.71~547.86 kg·hm~(-2),氮肥表观利用效率为35.1%~37.9%,磷肥表观利用效率为30.0%~35.2%,钾肥表观利用效率为40.6%~44.4%;冬春茬(130 d)最适用量为:N 233.29~291.62 kg·hm~(-2)、P_2O_5 146.67~244.44 kg·hm~(-2)和K_2O 507.76~634.70kg·hm~(-2),氮肥表观利用效率为33.8%~35.6%,磷肥表观利用效率为19.4%~22.5%,钾肥表观利用效率为40.3%~43.9%。3.两种施肥方式等量用量条件下,与水肥一体化施肥方式相比,袋控缓释肥处理根、茎、叶和总营养体干物质积累量均较大,Pn、ΦPSII、qP和Fv/Fm较高,根际土壤细菌数量较多,土壤过氧化氢酶和蔗糖酶活性、氮、磷、钾肥料偏生产力、肥料吸收比例、肥料农学利用效率和肥料表观利用效率均较高,产量亦较高;而根长度、表面积、体积较小,根系活力较弱,根际土壤真菌数量较少,碱性磷酸酶和脲酶活性均较低。与水肥一体化100%用量相比,袋控缓释肥减量20%处理下其茎、叶和总营养体干物质积累量均较大,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和Pn较高,产量和果实品质无显着差异。4.综合各指标,袋控缓释肥减量20%条件下,其茄子生长发育及产量和品质均与水肥一体化100%用量无显着差异,说明此施肥方式能满足茄子高产优质的需求,虽一次性填埋费工,但后期管理方便简单,只浇清水,可作为一种新型施肥方式在设施茄子生产中推广应用。(本文来源于《山东农业大学》期刊2018-05-08)

宋玉川[9](2017)在《氮磷钾用量对烤烟红花大金元产质量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明确德宏烟区中等肥力土壤下,氮磷钾施用量对烤烟红花大金元产质量的影响。[方法]在云南省梁河县勐养镇芒轩村进行了红花大金元品种不同施肥量的小区对比试验。[结果]随着施氮量和氮磷钾比例的增加,上、中、下3个部位的烟叶成分协调性趋于较好,红花大金元生育期、烟叶外观质量没有显着差异,但产量、产值、均价与之呈正相关,其中A3B2处理产量、产值、均价最高,但是化学成分较不协调。[结论]以纯氮用量105 kg/hm2指导红花大金元施肥,不仅提高烟叶的产质量,还可提高效益。(本文来源于《安徽农业科学》期刊2017年26期)

栾天浩,翟季,孙祎龙,王佰众,李玉发[10](2017)在《密度与氮、磷、钾用量对花生吉花1号产量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探索出花生吉花1号合理的种植密度及最优施肥方案,本研究采用四因子五水平正交回归旋转设计,建立了各因素与产量指标的优化数学模型,确立了高产优化栽培方案。研究结果表明:各因素对产量的影响效应表现为:种植密度>氮肥>磷肥>钾肥,产量大于3 300.00 kg/hm~2目标产量的优化栽培方案为:种植密度13.292万~13.767万穴/hm~2;施氮(N)量每公顷应达到217.7~241.1 kg,施磷(P2O5)量每公顷应达到179.52~206.36 kg、施钾(K_2O)量每公顷应达到191.68~210.68 kg。(本文来源于《东北农业科学》期刊2017年04期)

磷钾用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试验以茄子‘布利塔’嫁接苗为材料,共设6个氮磷钾施用水平,以不施肥为对照(CK),通过水肥一体化-膜下滴灌技术分秋冬茬和冬春茬进行设施茄子栽培,探究氮磷钾用量对茄子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果实品质综合评分和产量均随施肥量增加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秋冬茬果实品质综合评分以氮磷钾肥减量40%和减量20%处理较高,冬春茬以100%氮磷钾用量处理最高;两茬茄子均以100%氮磷钾用量处理下产量较高,但秋冬茬中氮磷钾减量40%、减量20%、100%用量和增量20%处理没有显着差异,冬春茬中氮磷钾肥减量20%、100%用量和增量20%处理间产量差异亦不显着。因此,水肥一体化条件下,从节约肥水且不对茄子产量和品质产生重要影响方面考虑,秋冬茬(从定植后生育天数为115 d)优质高产设施茄子栽培适宜氮磷钾用量范围分别为N 150.10~250.16 kg·hm~(-2)、P_2O_5 126.08~210.14 kg·hm~(-2)和K_2O 328.71~547.86 kg·hm~(-2);冬春茬(从定植后生育天数为130 d)分别为N 233.29~291.62kg·hm~(-2)、P_2O_5 146.67~244.44 kg·hm~(-2)和K_2O 507.76~634.70 kg·hm~(-2)。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磷钾用量论文参考文献

[1].陈千财,佀国涵,谢媛圆,夏贤格,袁家富.氮磷钾用量对西兰花产量、质量和养分利用率的影响[J].湖北农业科学.2019

[2].马晟,李鲁俊,郜永博,杨凤娟,王秀峰.水肥一体化氮磷钾不同用量对茄子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3].魏双雨,李敏,吉文丽,郭堤,张延龙.适宜氮磷钾用量和配比提高油用牡丹产量和出油量[J].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19

[4].郜永博.茄子无土栽培基质配比优化及氮磷钾用量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9

[5].刘峰,谢玉辉.优化氮稳定磷钾用量对花生发育及产量的影响[J].种子科技.2018

[6].陈均玲,游勇.不同磷钾用量对平南县水稻产量影响及效应研究[J].广西农学报.2018

[7].胡雅杰,钱海军,吴培,朱明,邢志鹏.秸秆还田条件下氮磷钾用量对软米粳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18

[8].马晟.氮、磷、钾用量及施肥方式对茄子生育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D].山东农业大学.2018

[9].宋玉川.氮磷钾用量对烤烟红花大金元产质量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17

[10].栾天浩,翟季,孙祎龙,王佰众,李玉发.密度与氮、磷、钾用量对花生吉花1号产量的影响[J].东北农业科学.2017

标签:;  ;  ;  ;  

磷钾用量论文-陈千财,佀国涵,谢媛圆,夏贤格,袁家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