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市气象灾害与生态环境监测评估系统

哈尔滨市气象灾害与生态环境监测评估系统

论文摘要

本文以市、县、乡三级自动监测站网,极轨静止卫星多普勒雷达地面接受系统为基础,采用了卫星遥感技术,结合了哈尔滨市历史数据及典型个例,对实时观测数据进行了分析,同时应用了哈尔滨市及所属县(市)的地理信息,使用了数学统计分析、数值预报模式、与历史数据及典型个例类比等方法对气象灾害与生态环境监测方法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建立了哈尔滨市气象灾害监测评估决策服务系统。该系统主要包括两部分:生态环境监测评估子系统和气象灾害监测评估子系统;2、采用热惯量法,建立土壤墒情和旱涝灾害监测评估系统,可以准确监测全市土壤墒情和旱涝灾害,客观定量评估受灾程度、受灾面积,为市政府合理安排防灾救灾经费提供科学依据;3、通过气象综合观测系统对气象灾害的监测技术,对干旱、冰雹、暴雨、沙尘暴等气象灾害进行预报预测评估,可以为防灾减灾决策提供信息;4、通过地表反照率变化的遥感监测技术,开展对地面积雪范围变化的监测和评估,对初冬第一场较大降雪后积雪范围的监测评估,可以为交通、旅游和农业生产提供对策服务,而初春对积雪范围变化的监测和评估,主要是为春季土壤墒情监测、旱涝趋势分析预测和春季播种提供气象决策服务;5、利用卫星遥感监测技术开展生态环境监测和评估,采用地表亮温指数开展“城市热岛效应”研究,分析结果表明城区平均地表亮温比郊外偏高5-6度,市区中心区域地表亮温则明显偏高8度左右,监测结果表明城区和郊外确实存在以城市中心区温度最高,逐渐向外递减的“城市热岛效应”。本文是基于气象综合观测系统不断完善和遥感卫星技术进一步成熟开展研究的,同时其研究结果也在实际工作中得到检验,因此本文的结论不仅为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而且对实践也有指导意义。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第二章 气象灾害监测和预测评估分析
  • 2.1 干旱灾害卫星遥感监测评估
  • 2.1.1 干旱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 2.1.2 干旱卫星遥感监测评估方法
  • 2.1.3 干旱卫星遥感监测预测评估结果
  • 2.2 冰雹监测分析
  • 2.2.1 冰雹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 2.2.2 冰雹监测分析方法
  • 2.2.3 冰雹监测分析及预测评估结果
  • 2.3 局地暴雨监测分析
  • 2.3.1 局地暴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 2.3.2 局地暴雨监测分析方法
  • 2.3.3 局地暴雨监测分析及预测评估结果
  • 2.4 沙尘暴监测分析
  • 2.4.1 沙尘暴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 2.4.2 沙尘暴监测分析方法
  • 2.4.3 沙尘暴监测分析结果
  • 2.4.4 沙尘暴防治对策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生态环境监测评估系统
  • 3.1 遥感技术进行城市生态研究优越性及范围
  • 3.2 城市生态遥感的研究内容及方向
  • 3.2.1 城市土地利用现状及分析
  • 3.2.2 城市环境污染调查、环境监测及评价
  • 3.2.3 城市气候及热岛环流研究
  • 3.2.4 城市结构、边缘发展动态分析及城市区域规划
  • 3.3 应用遥感技术分析城市生态系统的模式
  • 第四章 系统软件的组成与实现
  • 4.1 系统软件处理流程
  • 4.2 气象观测资料的收集与预处理
  • 4.2.1 极轨气象卫星资料接收、预处理
  • 4.2.2 多普勒天气雷达资料接收、预处理
  • 4.3 哈尔滨市气象灾害与生态环境监测评估系统软件组成
  • 第五章 研究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三峡生态环境监测2019年第4卷总目次[J]. 三峡生态环境监测 2019(04)
    • [2].关于构建新时代生态环境监测体系的思考[J]. 资源节约与环保 2019(12)
    • [3].关于构建新时代生态环境监测体系的思考[J]. 资源节约与环保 2020(01)
    • [4].陕西:生态环境监测有力支撑四大保卫战[J]. 中国环境监察 2019(12)
    • [5].第一届生态环境监测技术交流大会在京举行[J]. 环境保护 2019(24)
    • [6].新形势下生态环境监测机构加强自我管理的思考[J]. 江苏科技信息 2020(03)
    • [7].环保监测尖兵成长记——广东代表队包揽第二届全国生态环境监测专业技术人员大比武四个奖项第一名[J]. 环境 2020(01)
    • [8].四项“第一”是这样炼成的[J]. 环境 2020(01)
    • [9].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生态环境监测体系[J]. 环境 2020(01)
    • [10].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生态环境监测应用研究[J]. 数字通信世界 2019(12)
    • [11].遥感技术在生态环境监测与保护中的应用[J]. 门窗 2019(24)
    • [12].3S技术在生态环境监测中的应用分析[J].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20(02)
    • [13].生态环境监测及其发展的研究[J]. 环境与发展 2020(01)
    • [14].垂直管理改革背景下的生态环境监测管理探索[J]. 低碳世界 2020(02)
    • [15].浅谈生态环境监测及环保技术[J]. 资源节约与环保 2020(02)
    • [16].2020年4月实施的生态环境监测类新标准[J]. 中国环境监测 2020(02)
    • [17].实践[J]. 环境保护 2020(08)
    • [18].3S技术在生态环境监测中的应用[J].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20(14)
    • [19].生态环境监测与遥感技术应用[J]. 工程建设与设计 2020(09)
    • [20].生态环境监测服务社会化的法律与政策“共治”研究[J]. 甘肃行政学院学报 2020(02)
    • [21].构建新时代生态环境监测体系的思考[J]. 环境与发展 2020(03)
    • [22].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生态环境监测应用研究[J].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20(16)
    • [23].探讨生态环境监测发展趋势[J]. 资源节约与环保 2020(06)
    • [24].遥感技术在宏观生态环境监测中的应用[J]. 中国资源综合利用 2020(06)
    • [25].3S技术在生态环境监测中的应用[J]. 化工设计通讯 2020(06)
    • [26].基于“5+3+3”总体架构的新疆生态环境监测大数据系统建设方案研究[J]. 干旱环境监测 2020(02)
    • [27].生态环境监测系统中的RFID阅读器发射电路设计[J]. 现代计算机 2020(16)
    • [28].论“3S”技术在生态环境监测中的应用[J]. 环境与发展 2020(06)
    • [29].加强生态环境监测,夯实生态文明基石[J]. 黑龙江环境通报 2019(04)
    • [30].15项生态环境监测类新标准于6月底实施[J]. 中国环境监测 2020(03)

    标签:;  ;  ;  

    哈尔滨市气象灾害与生态环境监测评估系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