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检查与MRI检查对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的诊断价值比较

CT检查与MRI检查对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的诊断价值比较

商河县中医医院山东济南251600

【摘要】目的:对比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诊断中CT、MRI检查的价值,为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疾病诊断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5月-2019年5月期间收治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患者,总计50例。均采取CT检查、MRI检查,即试验1组、试验2组。对比试验1、2组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患者诊断符合率、病理T分期结果符合率。结果:试验1、2组诊断结果以及病理分期结果对比手术病理确诊结果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行CT与MRI诊断价值高,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CT检查;MRI检查;符合率;诊断价值

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SNIP属于常见性良性肿瘤代表,是鼻腔鼻窦占位性病变,集中多发于患者的鼻腔外侧壁等位置,尽早治疗是避免疾病恶性病变的关键[1]。为了了解患者的情况,制定并落实有效治疗方法,需采取有效的诊断方式。CT与MRI均为临床常见诊断方式,为疾病的临床治疗工作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依据。基于此,本文就我院SNIP患者为例,对比CT、MRI诊断价值。

1资料与方法

1.1基线资料

试验对象选自2017年5月-2019年5月,总计50例。纳入标准:(1)经病理证实的SNIP患者;(2)单侧发病者;(3)患者意识清楚,可以配合;(4)临床资料完整,获得伦理委员会批准。排除标准:(1)严重脏器功能障碍者;(2)精神异常者;(3)妊娠、哺乳患者。男性患者28例,女性患者22例;患者年龄28-72(51.8±5.6)岁;患者病程30d-7年,平均(4.0±1.3)年。患者进行CT与MRI诊断,试验1、2组无基本资料差异性P>0.05。

1.2诊断方法

试验1组——CT检查。取西门子64排螺旋CT扫描仪进行鼻咽鼻窦区扫描,设置仪器参数120kV,80mA·s,准直器宽度、螺距、矩阵、视野、重建层厚、间距分别为32×0.625mm、0.896mm、512×512、20×20cm、2mm、2mm,扫描眉功-上颔窦底部、鼻前庭-后壁。

试验2组——MRI检查。取飞利浦1.5TMRI扫描仪行平扫、增强扫描,合理设置参数。增强造影剂钆喷酸葡胺0.1mmol/kg注射后采集水平以及冠矢状位T1WI,增强TI加权成像,轴向平面进行择性脂肪抑制,层厚、间距、矩阵、视野分别为3-5mm、0.5mm、256×256、20×20cm。

1.3观察指标

对比SNIP患者诊断与病理T分期(T1、T2、T3、T4)结果符合率情况。

1.4数据分析

SNIP患者试验观察指标数据进行统计处理,取SPSS21.0统计学软件包。诊断符合率、T分期结果符合率等计数型指标以例(n)、率(%)的形式描述,采用(x2)值检验。P<0.05,说明2种不同诊断手段下SNIP患者指标差异显著,反之无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诊断符合率对比

试验1组、试验2组SNIP患者诊断符合率结果见表1。组间诊断符合率比较,P>0.05。

2.2T分期结果符合率对比

试验1组、试验2组SNIP患者T分期结果符合率结果见表2。组间T分期结果符合率比较,P>0.05。

表1SNIP患者组间诊断符合率分析(n,%)

3讨论

SNIP是常见的耳鼻喉疾病,虽为良性,但仍有恶性病变风险,从而影响患者生活质量、身心健康,以手术治疗为主,术前诊断是了解患者疾病状况、制定手术治疗方案的关键[2]。SNIP疾病以CT以及MRI诊断为主,CT下患者有鼻腔鼻窦软组织病变、均匀肿块密度表现,虽然密度分辨率高,但对肿瘤炎性、坏死组织鉴别能力低。MRI下能够清晰的了解患者的肿瘤形态、程度,能够有效鉴别肿瘤、炎性、息肉病灶,对软组织分辨率高[3]。江雪,冯丽春,代保强研究指出,CT联合MRI检查可全面显示SNIP(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患者的范围、周围软组织,助于肿瘤临床分期与评估,实现了疾病的早期诊治[4]。

试验结果和谭均峰,钟景云研究结果有一致性,MRI检查SNIP患者诊断符合率96.7%与CT检查诊断符合率93.3%接近,病理T分期结果符合率95.0%与CT检查91.7%比较接近,经统计学处理P>0.05[5]。

综上所述,SNIP行CT、MRI检查有较高的诊断符合率、病理分期诊断符合率。

参考文献:

[1]王洪泽.CT、MRI应用于诊断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的临床价值观察[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9,7(18):78.

[2]夏义东,牛洁.CT及MRI在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的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8,2(18):125-126.

[3]季冰.CT及MRI用于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临床诊断中的价值探析[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8,2(14):115-116.

[4]江雪,冯丽春,代保强.CT及MRI在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的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CT和MRI杂志,2017,15(10):33-36.

[5]谭均峰,钟景云.CT与MRI在诊断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中的作用比较[J].临床医学工程,2018,25(09):1139-1140.

标签:;  ;  ;  

CT检查与MRI检查对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的诊断价值比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