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被害人知情权研究

刑事被害人知情权研究

论文摘要

刑事被害人知情权是指被害人享有知悉自己在诉讼过程中的权利义务内容、诉讼活动的进展及其结果和其他相关信息的权利。该权利具体体现为被害人在立案、侦查、起诉、审判和执行阶段中所依法享有的相关信息知悉权。被害人知情权具有基础性、普遍性和不可或缺性,是被害人的一项基本人权,它在保障被害人诉讼权利的同时,还以其特有的方式实现一些独立的价值,诸如公平、秩序、效率等。国际公约及其他国际性文件和法治发达国家都对公民的知情权包括被害人的知情权作了明确规定,有的国家甚至将其上升到宪法的高度予以保护。纵观国外对被害人知情权保护的实践,可以发现一些值得关注、借鉴的特点:首先,很多国家将知情权当作一项基本人权看待,明确了被害人知情权的法律依据;其次,专门的保护被害人权利的法律为被害人知情权提供了立法上的保障;此外,对被害人知情权范围的规定较为广泛,让被害人知道刑事诉讼的进程和诉讼中的重大事项是各国的通行做法;最后,严密的保障措施也确保了被害人知情权的实现。我国现行刑事诉讼法中涉及被害人知情权的相关法律条文并不多,规定的内容比较零散、不完整,也没有就被害人获得信息的途径、负有告知责任的主体及其告知期限等做出具体的规定。另外有关的监督机制和制裁机制尚未形成,而针对被害人的专门援助项目的缺失也使被害人知情权的行使面临困境。造成上述问题的原因在于立法本身的不完善、公安司法机关知情权观念淡薄和司法资源的短缺等。完善我国刑事被害人知情权制度首先要坚持程序法制、利益平衡、程序公开等原则。同时,需要在宪法中确认知情权,从而为其提供最高法律依据。此外,应制定全方位的法律保障体系,从刑事诉讼的各个阶段落实被害人的知情权。最后,还要设立有关的制裁机制防止对被害人知情权的侵犯、建立专门的援助项目,并提高公民和司法实践部门的权利意识,最终实现保障被害人知情权的目的。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1章 刑事被害人知情权的内涵及其价值
  • 1.1 刑事被害人知情权的内涵
  • 1.1.1 刑事被害人知情权的涵义
  • 1.1.2 刑事被害人知情权的性质
  • 1.2 刑事被害人知情权的价值
  • 1.2.1 刑事被害人知情权的公正价值
  • 1.2.2 刑事被害人知情权的秩序价值
  • 1.2.3 刑事被害人知情权的效率价值
  • 第2章 国外有关刑事被害人知情权的制度设置及其特点
  • 2.1 国外有关刑事被害人知情权的制度设置
  • 2.1.1 美国对刑事被害人知情权的规定
  • 2.1.2 英国对刑事被害人知情权的规定
  • 2.1.3 澳大利亚对刑事被害人知情权的规定
  • 2.1.4 德国对刑事被害人知情权的规定
  • 2.1.5 法国对刑事被害人知情权的规定
  • 2.1.6 日本对刑事被害人知情权的规定
  • 2.2 国外刑事被害人知情权立法保护的特点
  • 第3章 我国刑事被害人知情权现状及其原因
  • 3.1 我国刑事被害人知情权的立法规定
  • 3.1.1 立案阶段
  • 3.1.2 侦查阶段
  • 3.1.3 审查起诉阶段
  • 3.1.4 审判阶段
  • 3.2 我国刑事被害人知情权的现实困境
  • 3.2.1 知情权的基本权利地位缺乏明确规定
  • 3.2.2 刑事被害人知情权内容不完整
  • 3.2.3 刑事被害人知情权实现程序欠缺
  • 3.2.4 保障刑事被害人知情权实施的配套制度不完善
  • 3.3 造成刑事被害人知情权现实困境的原因分析
  • 3.3.1 立法本身的不完善
  • 3.3.2 公安司法机关知情权保障观念淡薄
  • 3.3.3 司法资源的短缺
  • 第4章 我国刑事被害人知情权制度的完善
  • 4.1 完善刑事被害人知情权制度的基本原则
  • 4.1.1 程序法制原则
  • 4.1.2 利益平衡原则
  • 4.1.3 公开原则
  • 4.2 知情权入宪以明确知情权的宪法权利地位
  • 4.3 刑事被害人知情权具体法律制度的构建
  • 4.3.1 立案阶段
  • 4.3.2 侦查阶段
  • 4.3.3 审查起诉阶段
  • 4.3.4 审判阶段
  • 4.3.5 执行阶段
  • 4.4 知情权保护相关配套措施的完善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公开发表的论文
  • 相关论文文献

    • [1].刑事诉讼中私人非法取证的证据能力问题研究[J]. 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9(03)
    • [2].刑事诉讼目的综述[J]. 法制与社会 2020(06)
    • [3].论我国刑事诉讼管辖权异议制度——以“王成忠”案为样本的分析[J]. 兰州教育学院学报 2020(04)
    • [4].关于刑事诉讼中的亲属拒证权探讨[J]. 法制博览 2020(21)
    • [5].浅谈刑事诉讼中的过程证据[J]. 法制博览 2019(01)
    • [6].刑事诉讼侦查结构基本理论的思考[J]. 法制博览 2019(12)
    • [7].论证据在刑事诉讼中的运用[J]. 法制与经济 2019(04)
    • [8].关于刑事诉讼中电子取证问题的相关研究[J]. 法制博览 2019(25)
    • [9].刑事诉讼法治四十年:回顾与展望[J]. 政法论坛 2019(06)
    • [10].对刑事诉讼人权保障的基本立场研究[J]. 法制博览 2018(07)
    • [11].论刑事诉讼的基本理念[J]. 法制博览 2018(16)
    • [12].关于刑事诉讼中有效辩护的若干问题的思考[J]. 法制博览 2018(22)
    • [13].浅谈刑事诉讼中的司法资源配置[J]. 法制与社会 2018(29)
    • [14].论刑事诉讼中的过程证据[J]. 法制博览 2018(30)
    • [15].论刑事诉讼中证据的法律性[J]. 法制博览 2018(31)
    • [16].基于刑事诉讼中的有效辩护问题研究[J]. 法制博览 2018(33)
    • [17].刑事诉讼中被害人的权益保护[J]. 南都学坛 2016(06)
    • [18].刑事诉讼的目的、限制与正当性——德国刑事诉讼正当性理论及其启示[J]. 西部法学评论 2016(06)
    • [19].刑事诉讼的目的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J]. 人民法治 2017(03)
    • [20].种子案件刑事诉讼中的行政认定(下)[J]. 长江蔬菜 2017(10)
    • [21].论刑事诉讼的全流程简化——从刑事诉讼纵向构造角度的分析[J]. 华东政法大学学报 2017(04)
    • [22].论刑事诉讼中律师的辩护风险防范[J]. 法制博览 2017(22)
    • [23].刑事诉讼中的媒体自由[J]. 人民检察 2015(12)
    • [24].刑事诉讼目的新思考[J]. 法制博览 2016(03)
    • [25].贝卡里亚刑事诉讼目的理论研究:兼议我国刑事诉讼目的理论的重构[J]. 净月学刊 2016(03)
    • [26].刑事诉讼目的与构造理论论争问题探究[J]. 法律适用 2016(10)
    • [27].浅析我国刑事诉讼补充侦查制度[J]. 商 2015(02)
    • [28].欧盟刑事诉讼移管问题研究[J]. 求是学刊 2015(05)
    • [29].刑事诉讼人权保障的基本立场[J]. 中国检察官 2015(17)
    • [30].从实践法视角看中国古代的诉讼传统——评《唐代刑事诉讼惯例研究》[J]. 法学教育研究 2019(04)

    标签:;  ;  ;  

    刑事被害人知情权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