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可奈何花落去 ——论《台北人》的悲剧意识

无可奈何花落去 ——论《台北人》的悲剧意识

论文摘要

《台北人》是白先勇小说创作成熟的一个转折点,作品充分显现出一种深深的悲剧意识。论文主要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主要从文本出发,分析了在时间与空间的交错盘结下体验失落的台北人。他们是历史的“弃儿”,留恋过去,没有明天。无论是贵人还是贱民,都是悲剧的主角。第二部分主要论述《台北人》中的苍凉的悲剧意象。由于个人出身和国家历史等原因,白先勇经历且目睹了一幕幕人生的悲欢离合。在小说中采用了死亡、黄昏等苍凉的意象作为他思想的荷载物,来表达他对生命苍凉的体悟。第三部分主要论述白先勇关注人类心灵痛苦的心理体验。童年经验使他在生理上和心理上具备了从事文学创作的基本条件,诱发了他关注人类心灵痛苦的审美心理和审美情感的萌芽;他所处的文化环境逐渐强化了这种审美倾向:悲悯情怀是他关注人类心灵痛苦的核心因素。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失落的台北人
  • (一) “过去”的拥护者
  • (二) “现在”的梦游者
  • (三) “麻木”的生存者
  • (四) “永恒”的旁观者
  • 二、苍凉的意象
  • (一) 死亡的不可避免
  • (二) 传统的节节败退
  • (三) 环境的层层渲染
  • 三、悲悯的心理体验
  • (一) 童年经验:铺垫
  • (二) 文化处境:蓄势
  • (三) 悲悯情怀:核心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相关论文文献

    • [1].论白先勇《纽约客》中纽约的孤岛形象[J]. 名作欣赏 2020(02)
    • [2].白先勇的文学因缘[J]. 法人 2019(03)
    • [3].永不止息的“寻根”——读白先勇新书《我的寻根记》[J]. 劳动保障世界 2019(16)
    • [4].少给嘈杂的世界添乱[J]. 工会信息 2017(02)
    • [5].大学场域中白先勇的文学存在[J]. 华文文学 2017(01)
    • [6].白先勇的“文艺复兴梦”[J]. 同舟共进 2017(06)
    • [7].白先勇“文化中国”观及其文化实践研究[J]. 视听 2016(01)
    • [8].白先勇文学存在的文化意义[J]. 小说评论 2016(03)
    • [9].白先勇小说中的女性形象书写[J]. 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 2016(10)
    • [10].白先勇短篇小说人物原型考[J]. 新文学史料 2015(02)
    • [11].白先勇:一个人的文艺复兴[J]. 北方人(悦读) 2019(08)
    • [12].从《孽子》看白先勇的宗教意识和人文关怀[J]. 文教资料 2016(29)
    • [13].无处停留的孤寂:白先勇的人生与小说[J]. 芒种 2018(08)
    • [14].时代流浪儿——浅窥白先勇文学世界[J]. 牡丹 2018(14)
    • [15].一代文学大师白先勇和他的文学情怀[J]. 翻译论坛 2018(01)
    • [16].论《一把青》的文化内涵[J]. 青年文学家 2016(35)
    • [17].白先勇《永远的尹雪艳》的悲悯叙述[J]. 华夏文化论坛 2016(02)
    • [18].小说,小说[J]. 同学少年 2017(03)
    • [19].微观点[J]. 老年世界 2016(11)
    • [20].谁是台北人——论白先勇的乡愁众生相[J]. 青年文学家 2017(14)
    • [21].乌衣巷,堂前燕——论白先勇《台北人》悲剧意识[J]. 青年文学家 2017(05)
    • [22].白先勇:你们读的是另一个梦[J]. 当代学生 2017(12)
    • [23].记一只流浪狗[J]. 散文百家 2017(05)
    • [24].《白先勇细说红楼梦》[J]. 摩托车信息 2017(05)
    • [25].白先勇: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J]. 齐鲁周刊 2017(14)
    • [26].在另一片大地上失重了[J]. 东方文化周刊 2017(22)
    • [27].5月书单:细节深处,看到未来[J]. 黄金时代 2017(05)
    • [28].“我才七十九!”(下)[J]. 英语世界 2017(02)
    • [29].白先勇的乡愁[J]. 南方文学 2015(04)
    • [30].父亲与民国 与白先勇、章诒和对话[J]. 新民周刊 2012(18)

    标签:;  ;  ;  ;  ;  

    无可奈何花落去 ——论《台北人》的悲剧意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