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子语类辑略》中“来”的用法考察

《朱子语类辑略》中“来”的用法考察

论文摘要

无论在古代汉语还是在现代汉语中,趋向动词“来”都是一个使用灵活、出现频率极高的词,除了能够单独用作谓语动词表示基本的位移动作以外,“来”还演变出其它多种用法。本文以《朱子语类辑略》中的趋向动词“来”为研究对象,考察了“来”在文中作趋向补语、目的标记、连词、动态助词、事态助词、结构助词等多种具体用法。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本文首先对“来”进行共时平面上的全面描写,接着对“来”的语义特征和句法格式进行分析和归纳。根据语义特征和句法格式的不同,我们将文中的“来”分为五类,包括“来+VP”结构中的“来”、趋向补语“来”、助词“来”、连词“来”和特殊句法结构中的“来”。同时,本文采用了历时分析与共时考察相结合的方法,在试图充分描写《辑略》中“来”的各种用法的基础上,从一个历时的横截面切入,联系前后不同时期的语料,进行历时的比较和共时的互证,以探求“来”各种用法之间的演变发展规律。最后运用语法化理论初步得出结论,趋向动词“来”有两条演变轨迹:一、趋向动词“来”出现在主要动词之后表示动作趋向,表示动作趋向的补语“来”进一步演变为表示结果意义的补语“来”,最后表示结果意义的补语“来”演变为动态助词和事态助词用法,同时动态助词“来”随着句子时态的变化也能够发展演变为事态助词;二、趋向动词“来”在“来+VP”结构中发展为表示目的标记的“来”,表示目的标记的“来”在“介词短语/动词短语+来+VP”格式中进一步虚化为连词。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目录
  • 绪论
  • 0.1 《朱子语类》简介及语料价值
  • 0.2 《朱子语类》的语言研究概况
  • 0.3 本文选题的意义、写作体例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辑略》中的"来+VP"结构
  • 1.1 趋向连动式"来+VP"结构
  • 1.2 "来+VP"结构中的目的标记"来"
  • 第二章 《辑略》中的趋向补语"来"
  • 2.1 趋向补语产生的时间及判定标准
  • 2.2 《辑略》中的趋向补语"来"
  • 2.3 含有"来"的复合趋向补语
  • 第三章 《辑略》中的助词"来"
  • 3.1 作动态助词使用的"来"
  • 3.2 作事态助词使用的"来"
  • 3.3 作结构助词使用的"得来"结构
  • 3.4 小结
  • 第四章 《辑略》中的连词"来"
  • 4.1 连词"来"产生的句法结构
  • 4.2 《辑略》中的连词"来"
  • 4.3 如何辨别"VP1+来+VP2"结构中的"来"是连词还是兼语句中的动词
  • 第五章 《辑略》特殊句法结构中的"来"
  • 5.1 "来"进入表时间的组合
  • 5.2 "来"进入"NP+之+来"格式
  • 5.3 "来"进入"把/将+N+来+VP"处置式结构
  • 5.4 "动+将+来"结构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相关论文文献

    • [1].《朱子语类》在韩国的传播与影响[J]. 朱子文化 2020(04)
    • [2].《朱子语类》在韩国的传播与影响[J]. 孔子研究 2020(05)
    • [3].《朱子语类辑略》的汉语史视角研究[J]. 新乡学院学报 2017(04)
    • [4].每月作文[J]. 语文教学之友 2018(04)
    • [5].《朱子语类辑略》中“X上”结构的用法考察[J]. 苏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4(02)
    • [6].对症下药[J]. 阅读 2019(81)
    • [7].古本“朱子语录”考——《朱子语类大全》未收语录书二十四种[J]. 宋史研究论丛 2008(00)
    • [8].《朝鲜古写徽州本朱子语类》的传播过程考订[J]. 学术界 2012(05)
    • [9].概论《朱子语类·释氏》中的反佛思想[J]. 学理论 2012(29)
    • [10].习总书记引用的名言典故之落实篇(下)[J]. 秘书工作 2015(02)
    • [11].《朱子语类辑略》含介词标记差比句[J].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01)
    • [12].经学苑中的哲学花——读杨燕《〈朱子语类〉经学思想研究》[J]. 中华文化论坛 2012(03)
    • [13].四疑:让数学核心素养在“生命化课堂”中落地——以人教版数学“中位数和众数”教学为例[J]. 中学数学月刊 2018(08)
    • [14].人心与人欲——《〈朱子语类〉中两条重要语录辩误》之辨误[J]. 学术界 2012(07)
    • [15].经典语录[J]. 当代贵州 2015(22)
    • [16].朱子语类[J]. 语文教学与研究 2015(36)
    • [17].箴言[J]. 秘书工作 2012(03)
    • [18].朱熹诚信思想论[J]. 江淮论坛 2008(06)
    • [19].名人名言[J]. 意林文汇 2015(03)
    • [20].浅谈南宋官场“苞苴”现象[J]. 才智 2010(16)
    • [21].“V到”格式的语义关系演变[J]. 对外汉语研究 2012(00)
    • [22].晚唐——宋时期“寝”“寐”“卧”“眠”“睡”替换考[J]. 大众文艺 2010(22)
    • [23].朝鲜时代关于《朱子大全》的研究成果[J]. 朱子学刊 2010(00)
    • [24].《朱子家訓》[J]. 朱子文化 2019(01)
    • [25].清末民国时期对朱熹科学思想的研究[J].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4(04)
    • [26].怎样教学生“寸铁”“杀人”[J]. 江西教育 2011(13)

    标签:;  ;  ;  

    《朱子语类辑略》中“来”的用法考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