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电图检查对小儿病毒性脑炎的诊断价值

脑电图检查对小儿病毒性脑炎的诊断价值

孙慧

河南省开封市河南大学淮河医院脑电图室475000

【摘要】目的:探讨小儿病毒性脑炎脑电图(EEG)的特性,以及诊断价值。方法:100例儿童病毒性脑炎患儿进行脑电图分析。结果:病毒性脑炎的脑电图异常率为94%,病情重的患儿脑电图改变严重,脑电重度异常,随着病情的发展,脑电图恢复。结论:脑电图在小儿病毒性脑炎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诊断价值。

【关键词】脑电图;小儿病毒性脑炎

[Abstract]thepurposeofthisstudyistoinvestigatethecharacteristicsofviralencephalitisinchildren,anditsvalueindiagnosis.Inthisstudy,analysisoftheresultsofEEGfrom100childrenwerediagnosedasviralencephalitiswere.Theresultsshowedthat,94%childrenhadabnormal.EEGisveryabnormalifthechildisseriouslyill.AndEEGforchildrenrecoveredhishealthrecovery.Itisconcluded,theEEGisveryimportantforthediagnosisofchildrenwithviralencephalitis.

【Keywords】EEG;Childrenviralcerebritis.

病毒性脑炎是儿童常见的感染性疾病,发病率非常高,临床表现不均衡,预后有一个很大的差异,脑电图(EEG)作为一个简便的、非侵入性检查对病毒性脑炎治疗及预后非常重要。现将我院2011年2月至2013年8月收住的100例病毒性脑炎患儿临床和EEG资料分析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信息:本组的100例,其中56例(56%),女童44例(44%)。年龄10个月~12岁,其中<1岁2例,1~3岁30例,3~6岁25例,6~9岁31例,9~12岁12例。

1.2临床表现:急性起病46例,亚急性起病54例,大多患者以发热、意识障碍、精神异常、抽搐为主要临床表现。发热、头痛或呕吐70例。精神异常10例,其中伴高热4例;意识障碍18例,其中伴肢体抽搐5例。颅神经麻痹2例。

1.3实验室检查:入院后,所有的儿童患者进行血常规检查,白细胞升高的患儿68例(68%)中性粒细胞升高者20例(20%)。CSF常规检查:100例脑脊液检查结果显示正常38例(38%),异常62例(62%)。

1.4影像学检查:脑部CT检查48例,其中6例出现异常(12.5%)主要表现为边缘欠清的片状低密度性改变,少部分表现为弥漫性脑水肿。

1.5脑电图(EEG)检查:采用诺诚NATION88W脑电图机,按照国际10/20系统放置电机。采用16导联描记。结果根据刘晓燕《临床脑电图学》判读[1]。

2结果

2.1正常6例(6%),轻度异常48例(48%),中度异常38例(38%),重度异常8例(8%)。轻度异常表现为基本节律变慢,慢波增多,中度异常表现为慢波显著增多,呈弥漫性异常,或阵发性异常,重度异常表现为高波幅,弥漫性或局限性δ波。

2.2EEG异常结果分析:脑波活动的背景与他们的年龄不相符。以高波幅、中等波幅或低波幅的慢波活动为主。脑电图异常94例按照慢波分布:弥漫性异常48例,占异常的51%;局限性异常21例,占22%;阵发性异常19例,占20%;背景异常且有痫样放电6例,占6%。按照波幅分组:低波幅组8例,占异常的8.5%。中波幅51例,占54%;高波幅35例,占37%,其中7例波幅高于300μV。

2.3EEG异常与预后:本组100例的这种疾病95例(95%)痊愈),并且5例(5%)遗留后遗症,其中智力减退2例、癫痫2例、运动障碍1例。后遗症5例中1例为极高波幅弥漫性异常,1例为局限性异常,1例为低波幅弥漫性异常,有2例在背景异常基础上伴有痫样放电。

3讨论

儿童病毒性脑炎是由多种病毒引起的颅内感染性疾病,临床表现复杂,疾病严重程度不一,轻者可自行缓解或痊愈,重者可遗留后遗症甚至导致死亡。临床诊断主要是根据症状、体征和辅助检查。本组脑脊液检查80例,异常率为69%。48例患儿进行了CT检查,异常率为12.5%。由此可见脑脊液、CT无异常不能否定病毒性脑炎的诊断。脑电图是常用的非创伤性检查的手段之一,脑电图检查是脑细胞功能最直接的反应,而非仅适用于婴儿病毒性脑炎诊断是非常重要的,而且而且对预后判断有重要价值。脑电图变化能反映脑功能的障碍程度,是一种更为精确和客观预测对脑部造成损害程度的指标同时脑电图作为一种无创性检查,重复性强,易被患儿及家长接受。国内报道病毒性脑炎脑电图异常率41.65~99%。而本组100例儿童全部进行脑电图监测,异常率为94%,与文献报道一致。EEG异常率明显高于脑脊液与MRI,分析原因这是因为脑电图反映脑功能改变较早而而CT反映的形态改变迟于EEG或某些患儿只有脑功能改变而无形态改变。病变累及部位有关,其异常率不及EEG。脑电图对婴儿病毒性脑炎的诊断有较高的灵敏度,脑炎导致脑电图改变,取决于脑炎病变部位和大小,脑炎时EEG呈现广泛性慢波是因为炎症的范围较广。除损害大脑皮层、白质外,亦产生上行性激动系统的机能障碍。大部分病毒性脑炎脑电图异常的典型改变为脑电图背景节律的频率降低,表现为异常节律的慢波为弥漫性、局限性、阵发性的异常。脑电图异常的程度与临床病情轻重大致平行,随临床症状的改善而逐渐恢复正常,但一般更多的临床恢复较慢,临床症状较重的脑电图异常,恢复较慢。持续脑电图异常,特别是有局限性的异常,常提示脑部受损很严重或脑炎后遗留后遗症、癫痫的可能性增大。脑电图背景活动为低波幅者临床预后明显比高波幅者差,对应的临床症状重[4]。炎症损坏严重时,脑细胞大量软化、坏死,失去了正常电活动、脑电活动的同步程度就差,脑电图表现为慢波,预后不佳,后遗症发生率很高,出现智能、性格、运动障碍,及伴发癫痫等后遗症。本组患者轻症组、普通组脑电图以中、高波幅弥漫性、阵发性异常为主,预后较好,重症组脑电图以局限性异常、低波幅、痫样波为主,预后较差[1]。脑电图异常程度和临床疾病严重程度、预后大致并行,脑电图对小儿病毒性脑炎的临床病情评估,预后判断有非常重要的意义[3]。脑电图作为脑功能最直接的反应并作为一种非侵入性的检查方法能够更早、更准确地反映脑部损伤,可以作为了解脑细胞功能受损的指标,小儿病毒性脑炎的早期诊断、治疗和预后判断有一个较高的价值。

参考资料:

[1]刘晓燕,临床脑电图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

[2]谭郁玲,临床脑电图与脑电地形图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

[3]刘晓燕,小儿脑电图图谱[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

[4]黄远桂,吴声伶临床脑电图学[M],西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1984.

标签:;  ;  ;  

脑电图检查对小儿病毒性脑炎的诊断价值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