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户住房消费影响因素分析 ——以武汉市江夏区为例

农户住房消费影响因素分析 ——以武汉市江夏区为例

论文摘要

农户的住房消费包括自行建房、租赁、购买几种情况。本文的研究对象指农户在农村宅基地上自行建房的住房消费行为。本文通过对591户农户进行入户访谈式的问卷调查,按制度因素、家庭特征因素、家庭财富因素、心理因素、交通因素五个方面对农户住房消费的影响因素进行调查,分析武汉市江夏区农户住房消费的变化特征,并揭示其存在的问题。结合统计软件,运用统计模型,定量分析影响农户住房消费的因素。分析结果表明:1.农户住房消费的变化特征:通过对江夏区农户住房情况的了解,分析了农户住房在建房时间、人均住房面积、房屋结构、房屋层次等各个方面的住房变化特征。江夏区农户目前住房主要集中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期建成,建房数量占调查农户总量的72.76%;人均住房面积以50平方米以上和20~29平方米两种类型居多,各占29.27%和25.04%;在房屋结构上,目前江夏区砖混结构的房屋最为普遍,占调查农户总数的60.57%;其次是砖木结构的房屋,占30.29%;比重最小的是土木结构房屋,只占9.14%;在房屋层次方面,农户的住房楼层以2层为主,占56.85%;其次是1层平房,占40.10%;3层及以上的楼房很少,占3.05%。2.在实地调查及特征分析的基础上,发现江夏区农户建房存在一些问题。建房无序性突出、一户多宅现象严重、超标准建房、法制观念淡薄等问题最突出。3.农户住房面积影响因素分析。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选取了11个因素进行初步模拟分析,最终排除共线性及不显著因素,保留了农户对宅基地权属认知、农村税费改革、农户家庭人口规模、建房当年人均纯收入等共四个因素。其中农户对宅基地权属的认知与农户住房面积呈负相关的显著影响,即农户认为宅基地归集体所有时,农户的住房面积越大。其他三个因素与农户人均住房面积起正向的影响作用。4.农户未来住房消费意愿的影响因素分析。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选取了13个因素进行初步模拟分析,最终排除共线性及不显著因素,保留了家庭人口总量、户主受教育程度、家庭性别比例、2007年家庭纯收入、目前人均住房面积、目前居住房屋的使用年限及攀比。其中,户主受教育程度、人均住房面积、两个因素与因变量呈负相关关系。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
  • 1.2.1 关于农村居民点的研究
  • 1.2.2 关于住房消费方面的研究
  • 1.3 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1.4 本文可能的创新点
  • 本章参考文献
  • 2 住房消费及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2 相关理论
  • 2.2.1 层次需求理论
  • 2.2.2 区位理论
  • 2.2.3 消费心理学
  • 2.2.4 收入理论
  • 本章参考文献
  • 3 农户住房消费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理分析
  • 3.1 农户住房消费的决策过程
  • 3.2 农户住房消费的影响因素及作用机理分析
  • 3.2.1 制度政策因素对农户住房消费的影响
  • 3.2.2 农户家庭特征因素对农户住房消费的影响
  • 3.2.3 农户家庭财富因素对农户住房消费的影响
  • 3.2.4 心理因素对农户住房消费的影响
  • 3.2.5 交通因素对农户住房消费的影响
  • 本章参考文献
  • 4 样本选取及研究区域概况
  • 4.1 江夏区基本情况
  • 4.2 样本选取
  • 4.3 研究区域农户的基本情况
  • 4.3.1 农户的家庭规模及性别构成
  • 4.3.2 户主的受教育程度
  • 4.3.3 农户的职业构成
  • 5 武汉市江夏区农户住房现状与变化特征分析
  • 5.1 江夏区农户住房现状与特征
  • 5.1.1 人均住房变化情况
  • 5.1.2 建房时间变化情况
  • 5.1.3 房屋结构变化情况
  • 5.1.4 房屋建筑层次变化情况
  • 5.2 江夏区农户建房存在的问题
  • 5.2.1 建房无序性突出
  • 5.2.2 一户多宅现象严重
  • 5.2.3 超标准建房
  • 5.2.4 农民的法制观念普遍淡薄
  • 本章参考文献
  • 6 武汉市江夏区农户住房消费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 6.1 农户目前住房面积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 6.1.1 变量选择与说明
  • 6.1.2 模型选择与说明
  • 6.1.3 数据来源与描述
  • 6.1.4 计量结果分析
  • 6.1.5 对计量结果的解释
  • 6.2 农户未来是否建房影响因的实证素分析
  • 6.2.1 变量选择与说明
  • 6.2.2 模型选择与说明
  • 6.2.3 数据来源与描述
  • 6.2.4 计量结果分析
  • 6.2.5 对计量结果的解释
  • 本章参考文献
  • 7 结论及讨论
  • 7.1 结论
  • 7.2 建议
  • 7.3 讨论
  • 附录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务院扶贫办:针对洪涝灾情保障贫困农户住房安全[J]. 城乡建设 2020(17)
    • [2].《灾区农户住房倒塌或损坏数量抽样核查方法》解读[J]. 中国减灾 2016(03)
    • [3].广西农户住房投资影响因素分析[J]. 大众科技 2011(12)
    • [4].农户住房消费特征及其变化趋势[J]. 中国房地产 2009(12)
    • [5].牧户与农户住房消费行为比较分析[J]. 消费经济 2008(03)
    • [6].南江县破解特困农户住房难实践[J]. 中国乡村发现 2013(03)
    • [7].深化宅基地制度改革 助推黑龙江省贫困农户住房保障[J]. 奋斗 2020(15)
    • [8].农户住房财产权抵押意愿影响因素——以成都市温江区为例[J]. 农村经济 2016(03)
    • [9].农户住房财产权抵押融资意愿实证分析——基于区域差异的视角[J]. 上海金融 2015(10)
    • [10].农户住房消费对日常消费的影响机制研究[J]. 山西农经 2015(04)
    • [11].农户住房财产权抵押融资意愿影响因素研究——基于区域发展差异的实证分析[J]. 政治经济学报 2017(01)
    • [12].合作形式下的农户住房贷款风险控制:平阴案例[J]. 金融发展研究 2010(06)
    • [13].农户住房层数消费意愿及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基于湖北省二县市的农户调查研究[J]. 经济论坛 2010(12)
    • [14].广东农户住房获千亿元保险保障[J]. 源流 2009(04)
    • [15].攀枝花震后受灾贫困农户住房重建策略[J]. 四川建筑 2010(06)
    • [16].新农村建设视角下农户住房投资行为分析——基于河南省南阳市600农户的调查[J]. 调研世界 2010(04)
    • [17].打赢“三保障”硬仗[J]. 当代贵州 2017(34)
    • [18].两部门:受洪灾影响的贫困户危房改造年底前完工[J]. 农民文摘 2020(10)
    • [19].陇南市农村住房灾后重建的质量安全隐患及保障措施[J]. 城乡建设 2009(02)
    • [20].媒体关注·生活数字[J]. 社区 2008(15)
    • [21].农户住房选择与乡村空间布局演变[J].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1(04)
    • [22].基于宅基地制度改革的贫困农户住房保障及其对策研究——以黑龙江省9县(区)3370户农户为样本[J]. 求是学刊 2019(04)
    • [23].浅析太阳房的结构与原理[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2(25)
    • [24].国内[J]. 新城乡 2018(01)
    • [25].快讯[J]. 政协天地 2016(05)
    • [26].热点聚焦[J]. 江淮法治 2012(20)
    • [27].宁夏海原 推进精准扶贫出实招[J]. 农村工作通讯 2016(11)
    • [28].郴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郴州市农户住房和灾后基本生活救助统一保险工作方案的通知[J]. 郴州政报 2011(04)
    • [29].安徽省农户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意愿影响因素研究——基于实地调研数据的实证分析[J].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03)
    • [30].农户住房租赁决策中的门槛效应:来自杭州市城乡交错区24个村庄的经验[J]. 中国土地科学 2011(11)

    标签:;  ;  ;  ;  

    农户住房消费影响因素分析 ——以武汉市江夏区为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