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生态修复技术在水库水土保持中的应用

浅析生态修复技术在水库水土保持中的应用

四川省广安市前锋区水土保持办公室四川广安638019

摘要:随着生态修复技术的兴起以及被广泛推广使用,原本受损的生态环境渐渐得以修复,其有效性快速被业内所认可。本文主要针对水库周边水生态环境问题,浅析生态修复技术在水库水土保持中的应用。

关键词:生态修复技术;水库;水土保持

近些年来,生态环境恶化现象越来越突出,并严重影响了人类的正常生活,甚至威胁着人类的生存状态。生态环境恶化主要表现为臭氧层被破坏导致全球气温不断升高、工业废水乱排放导致水污染不断加剧、乱砍乱伐导致地表植被严重破坏、物种不断消失导致生物多样性急剧减少、水土流失以及沙漠化等。为了适应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以及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需求,库区必须将修复生态环境作为重中之重。

一、主要概念分析

(一)水土保持

对水生态环境进行综合治理的一种工程措施,被称为水土保持。水土保持可以有效调蓄区域内的各种水资源并加以利用,能有效预防土地被侵蚀现象并对土壤被侵蚀现象进行有效的控制,从而提高区域内生态环境质量,防止各类由生态环境被破坏而带来的一系列自然灾害,并为地区带来经济效益。

水土保持要遵循的原则有:

1、坚持“预防为主,全面规划,综合防治,因地制宜,加强管理,注重效益”,把预防工作摆在第一位的水土保持工作方针。

2、坚持以乡镇为单位的科学规划和综合治理。水土保持生态环境总体规划,以小流域为单元,根据水土流失的规律和当地实际情况,实行山、水、林、田、路综合治理,对生物措施、工程措施、农业耕作技术措施进行优化配置,因害设防,形成卓有成效的水土流失综合防治体系。

3、坚持治理与开发相结合,在水土流失规划防治中,要突出生态效益,注重经济效益,兼顾社会效益,努力实现三大效益的有机统一。

4、建立政府行为和市场经济相结合的运行机制,充分调动社会各界和广大农民群众投入治理水土流失的积极性。

(二)生态修复

1、在退化坡面进行生态修复的方法:用农家肥料取代有机化肥,用生物防治方法逐渐取代化学防治方法,并加大绿肥植物的种植力度,可以适当丰富固氮作物的种类。同时,采用轮流耕作、多种作物套种、混种等方法。

2、在退化河流进行生态修复的方法:要逐步清理掉影响河流自我修复力的外在影响力,比如人为破坏因素等。同时,要避免河流过于直线化并确保河流有一定的弯曲度,以满足各种水生物种对生存环境的不同需求,从而保持水生物种的多样性。另外,针对河流两岸的实际情况,设置有针对性的生物隔离带,在有效防止污染的同时可以为水生物种提供一定的营养,促进其健康生长。

二、生态修复技术在水库水土保持中的应用

(一)修复水库周边耕地

针对水库周边耕地的实际情况,尤其是坡度及土层情况,要进行综合分析评价,再选用合适的生态修复方法。水土流失情况最为严重的地方是在坡度为7-26°之间的坡耕地,对其进行生态修复时,要对坡耕地进行整改,修建梯田与水平沟,并对排水沟进行综合治理,要鼓励当地农民多种植经济林木。对于26°及以上坡度的坡耕地,应该整体的退耕还林,并采用多种移栽方式促进植被的恢复,还可以采用封山育林的方式培养森林植被,从而有效控制水分以及地表径流,避免土地遭受侵蚀。另外,对于河道左右20米以内的全部农田,需要进行全面的退耕还林,多种植草木以保护水土流失。需要注意的是,许多乱砍乱伐林木以及盲目开垦林地进行耕种的行为,都是源自于农民生活条件差并想要增加收入而导致的,所以要适当对贫困家庭实施一些经济补助。处于一级保护区域内的民众应该落实异地迁移工作。比如修建三峡大坝时进行了三峡移民工程。

(二)修复水环境

1、改善水质。库区水资源较容易出现水质富营养化问题,针对该问题,浅谈大镜山水库的措施。第一,根据水流方向采用人工生态网膜各项技术。第二,将毛竹捆扎好后放在水面上作为人工浮岛。第三,使用聚乙烯材料编制成网笼,并对大镜山本地的贝类进行培养。通过这三个方式来打造人工湿地,可以将地表径流过程中裹挟的各种悬浮物拦截住,并降低与溶解径流中的氮、磷及各种有机物,从而解决富营养化问题,并为植物供应丰富的营养。

2、打造全新的水库生态环境

在河流中进行水生植物群落的构建,打造控制浮游植物疯长的基础力量,为水体透明度的提高打好基础。合理控制水域中水生动物的数量,促使各种鱼类之间达到平衡,从而有效防止水环境的压力失衡。鲢鱼与鳙鱼主要以浮游生物为食,适当放养有利于抑制藻类疯长,从而保证水生动物日常生长中对氧气的需求量。在放养植物的时候要严格按照水的实际深度与温度等条件进行筛选,适当添加挺水植物与沉水植物。在水底可以适当放养底栖动物和滤食性鱼类,达到有效控制悬浮物及浮游生物的目的,进而净化水质,完善水生态系统。

(三)修复消落带

消落带一般是指因水位变动而在水域周边形成的干湿交替区,是水陆之间对物质、能量以及信息进行相互交替转换的过渡地带。水库消落带可以对水库自然环境实施保护,可以缓解水流对坡岸的冲击力度,防止对坡岸的过度侵蚀,降低水土流失量,有效维持坡岸稳定。修复系消落带对水库保持能起到重要作用。适当种植一些有香根草,它能有效保持土壤,并沉积泥沙,减少泥沙伴随地面径流进入水库。建立科学的植物群落结构,保证坡岸生态系统中植物的多样性以及稳定性,从而有效促进土壤结构的改善以及养分的提升。选择植物前一定要对水库坡岸的客观条件进行调查,密切结合实际情况对植物进行筛选,在保证植物的生物学特性以及根系力学特性符合水库坡岸土壤结构的同时还要能促进土壤结构的优化。保证所选植物具有水污染吸附能力,这样才能确保水库水质得以改善与提高。

三、水库水土保持工作的经验总结

(一)水土保持工作必须依法开展;对违反水土保持法律法规规定、乱采滥挖、资源与植被破坏严重、水土流失隐患大的开发项目坚决叫停,消除人为水土流失根源。组织开展恢复治理,对已造成水土流失的,责令开发建设单位立即投入治理,进行河(沟)道清理、修建拦渣坝(墙)、开挖排水沟等,落实水保设施。

(二)加大水保法规的宣传和水土保持工作的宣传,增强各级领导及群众的水土保持意识;要转变观念,拓宽水保投资渠道,制定优惠政策,吸引社会各界为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投入资金;

(三)加强水土保持科技研究,采取综合治理措施,注重治理效果及治理的效益。

(四)将水土保持与调整农村产业结构紧密结合起来,将农业项目资金进行整合利用,统筹安排流域治理的资金。把治理水土流失与合理利用水土资源、发展农村经济相结合,与生态环境建设、群众脱贫致富相结合,与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区域经济相结合,综合治理,结合实际在治理区大力发展具有当地特色亦或者是优势的经济作物,进一步激发和调动群众治理水土流失的积极性。

结束语

修建水库生态环境可以有效实现对区域内的水资源进行调蓄,从而减少并防止洪涝灾害对区域内人们的正常生活带来影响。为了促进生态环境的修复,要加强水土保持工作力度,而能否快速有效做好水土保持工作,得力于新技术的支持,这要求我们必须加大生态修复技术的实际应用力度,从而促进水库周边地区经济以及生态平衡的和谐统一发展。

参考文献:

[1]李英,杨荣会,霍建立.科技资讯,2008(04).

[2]杨建荣,饶碧玉,张家荣.环境科学导刊,2008(27).

[3]范瑜.水库工程水土保持及综合治理技术分析[J].商品与质量:建筑与发展,2012(4).

标签:;  ;  ;  

浅析生态修复技术在水库水土保持中的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