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国的资本流入模式 ——形成动因及效应分析

浅析中国的资本流入模式 ——形成动因及效应分析

论文摘要

长期以来,经济学界认为国际资本流动促进了资本在全球更有效地分配。特别对资本稀缺的发展中国家而言,与全球资本市场的金融一体化是其寻求经济高速增长的关键。然而,资本项目的开放好坏掺半,在20世纪90年代晚期许多新兴市场国家遭受了沉重的金融和国际收支危机。但中国的确从以FDI为主导的资本流入模式中受益。关键的问题是中国是怎样实现这一资本流入构成的,而这一资本流入构成是许多新兴市场国家渴望拥有但却极少实现的;这一资本流入模式给中国经济带来了怎样的收益和风险;中国政府应做出怎样的政策选择才能确保进一步融入国际金融市场不会使风险-收益平衡恶化。考虑到中国在世界经济中的重要地位,研究中国资本流入的性质和决定因素既有巨大的分析意义,又有助于我们理解资本在地区和全球的分配。在第一章,我们首先介绍了中国资本流入的历史演进并进行了简单的国际比较,指出了不同时期资本流入的主要形式。很明显,当前我国的资本流入模式是以FDI为主导的大量资本流入。然后,我们具体介绍了两种重要的资本流入形式:外商直接投资(FDI)和对外借款。我们从外商直接投资的总量,来源地特征,行业和地区分布特征以及中国FDI流出等方面对在我国的外商直接投资进行了细致的剖析。第二章,我们要解决的问题是中国是怎样实现以FDI为主导的大量资本流入这一资本流入构成的。首先对三种流行的假设做出批判。第一种假设从影响FDI的激励和限制因素的角度出发,认为中国资本流入中高份额的FDI反映了中国政府激励FDI流入同时阻碍外债和证券投资流入的混合政策。第二种假设从重商主义的角度出发,认为鼓励FDI流入是促进出口导向型经济增长的重商主义战略的一部分,且保持低估的汇率支撑了这一出口导向型经济增长。第三种假设从机构建设的角度出发,指出中国资本流入以FDI为主导反映了国内资本市场的不足。从管理的角度出发,认为用于修建厂房并与中国企业分享

论文目录

  • 前言
  • 第一章 中国的资本流入模式及国际比较
  • 第一节 中国资本流入的历史演进
  • 第二节 外商直接投资
  • 第三节 对外借款
  • 第二章 中国的资本流入模式的形成动因
  • 第一节 对三种假设的批判
  • 第二节 对我国资本流入模式形成动因的实证分析
  • 第三章 中国的资本流入模式的效应分析
  • 第一节 资本流入效应研究的综述
  • 第二节 对中国资本流入模式效应的一般分析
  • 第三节 对中国资本流入模式效应的两点特殊分析
  • 第四章 继续引进外资的几点建议
  • 一、进一步放松外商直接投资的准入范围,引导产业分布
  • 二、增大FDI 中的科技含量
  • 三、转变经济增长模式,提高劳动生产率
  • 四、废除对国内企业的歧视政策,增强国内竞争力
  • 五、加强自主创新,扩大国内消费
  • 参考文献
  • 后记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浅析中国的资本流入模式 ——形成动因及效应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