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土掺杂钒磷酸钇低维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发光性质

稀土掺杂钒磷酸钇低维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发光性质

论文摘要

以稀土钒酸盐为基质的纳米荧光材料在紫外光激发下具有很好的发光性质和热稳定性,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通过PO43-部分替代VO43-,荧光体的发光性质得到了进一步的改善。YPxV1-xO4:Eu3+被证明是潜在的PDP红粉材料,而Dy3+掺杂的YPxV1-xO4由于同时具有黄蓝发射峰而成为潜在的白色荧光材料。尽管对于稀土钒酸盐和钒磷酸盐的研究较多,但是通过燃烧法和静电纺丝法来制备该体系的研究还很少见,这将是一个有意义的研究课题。本文中利用燃烧法和静电纺丝法,分别合成出YPxV1-xO4:Dy3+纳米粒子和YPxV1-xO4:Dy3+、YPxV1-xO4:Eu3+纳米纤维和纳米带。通过TG-DTA、XRD、FTIR、FESEM和荧光光谱等技术对样品进行了表征,得到了一些有意义的结果。(1)采用燃烧法合成了YPxV1-xO4:Dy3+(X=0,0.2,0.4,0.6,0.8,1)球形纳米粒子,粒子分散性良好,平均直径为61nm,随着X值的增加,样品的平均晶粒尺寸下降,Dy3+的Y/B比值与发光强度逐渐下降。当X>0.6时,可以观察到VO43-的发射,随着X增大而增强。当0.2<X≤0.4时,可以得到较好的白光。(2)首次采用静电纺丝法合成了YPxV1-xO4:Dy3+和YPxV1-xO4:Eu3+(X=0,0.2,0.4,0.6,0.8)纳米带,同时制备出纳米纤维来进行对比。纳米带与纳米纤维的性质很相似,但纳米带的发光强度大于纳米纤维的发光强度。随着X值的增加,样品的平均晶粒尺寸、发光强度以及Dy3+的黄/蓝比值与Eu3+的红/橙比值都逐渐下降,而当X>0.6时,可以观察到VO43-的发射,随着X增大而增强。此外,当0.2≤X≤0.4时,YPxV1-xO4:Dy3+发出较好的白光;X越低,YPxV1-xO4:Eu3+的色纯度越好。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稀土发光的基本原理
  • 1.2 纳米稀土钒酸盐的研究进展
  • 1.2.1 高温固相反应法
  • 1.2.2 沉淀法
  • 1.2.3 溶胶-凝胶法
  • 1.2.4 水热法与溶剂热法
  • 1.2.5 静电纺丝法
  • 1.2.6 燃烧法
  • 1.3 纳米稀土钒磷酸盐的研究进展
  • 1.4 CIE-1931表色系统
  • 1.4.1 CIE-RGB表色系统
  • 1.4.2 CIE-xyY表色系统
  • 1.5 本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实验试剂、仪器及表征方法
  • 2.1 主要实验试剂
  • 2.2 实验仪器
  • 2.3 表征方法
  • 2.3.1 差热-热重(TG-DTA)分析
  • 2.3.2 X射线衍射(XRD)分析
  • 2.3.3 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分析
  • 2.3.4 红外光谱分析(FTIR)
  • 2.3.5 荧光光谱分析
  • 2.3.6 CIE-xyY色度图分析
  • XV1-XO4:Dy3+纳米粒子的制备与表征'>第三章 YPXV1-XO4:Dy3+纳米粒子的制备与表征
  • 3.1 概述
  • 3.2 实验部分
  • 4:Dy0.01的表征与分析'>3.3 YPO4:Dy0.01的表征与分析
  • 3.3.1 X射线衍射分析
  • 3.3.2 荧光光谱分析
  • XV1-XO4:Dy0.01的表征与分析(0≤X≤0.8)'>3.4 YPXV1-XO4:Dy0.01的表征与分析(0≤X≤0.8)
  • 3.4.1 X射线衍射分析
  • 3.4.2 红外光谱分析
  • 3.4.3 扫描电镜和能量色散谱分析
  • 3.4.4 荧光光谱分析
  • 3.4.5 CIE-1931 xyY表色系统
  • 0.7V0.3O4:Dyx的表征与分析'>3.5 YP0.7V0.3O4:Dyx的表征与分析
  • 3.5.1 荧光光谱分析
  • 3.5.2 CIE-1931 xyY表色系统
  • 3.6 本章小结
  • XV1-XO4:Dy3+纳米纤维与纳米带的制备与表征'>第四章 YPXV1-XO4:Dy3+纳米纤维与纳米带的制备与表征
  • 4.1 概述
  • 4.2 实验部分
  • XV1-XO4:Dy3+纳米纤维的制备'>4.2.1 YPXV1-XO4:Dy3+纳米纤维的制备
  • XV1-XO4:Dy3+纳米带的制备'>4.2.2 YPXV1-XO4:Dy3+纳米带的制备
  • XV1-XO4:Dy0.01纳米纤维的表征与分析(0≤X≤0.8)'>4.3 YPXV1-XO4:Dy0.01纳米纤维的表征与分析(0≤X≤0.8)
  • 4.3.1 热分析
  • 4.3.2 X射线衍射分析
  • 4.3.3 红外光谱分析
  • 4.3.4 扫描电镜和能量色散谱分析
  • 4.3.5 荧光光谱分析
  • 4.3.6 CIE-1931 xyY表色系统
  • XV1-XO4:Dy0.01纳米带的表征与分析(0≤X≤0.8)'>4.4 YPXV1-XO4:Dy0.01纳米带的表征与分析(0≤X≤0.8)
  • 4.4.1 X射线衍射分析
  • 4.4.2 红外光谱分析
  • 4.4.3 扫描电镜分析
  • 4.4.4 荧光光谱分析
  • 4.4.5 CIE-1931 xyY表色系统
  • XV1-XO4:Dy0.01纳米纤维与纳米带发光强度的比较'>4.5 YPXV1-XO4:Dy0.01纳米纤维与纳米带发光强度的比较
  • 4.6 本章小结
  • XV1-XO4:Eu3+纳米纤维与纳米带的制备与表征'>第五章 YPXV1-XO4:Eu3+纳米纤维与纳米带的制备与表征
  • 5.1 概述
  • 5.2 实验部分
  • XV1-XO4:Eu3+纳米纤维的制备'>5.2.1 YPXV1-XO4:Eu3+纳米纤维的制备
  • XV1-XO4:Eu3+纳米带的制备'>5.2.2 YPXV1-XO4:Eu3+纳米带的制备
  • XV1-XO4:Eu0.05纳米纤维的表征与分析(0≤X≤0.8)'>5.3 YPXV1-XO4:Eu0.05纳米纤维的表征与分析(0≤X≤0.8)
  • 5.3.1 X射线衍射分析
  • 5.3.2 红外光谱分析
  • 5.3.3 扫描电镜和能量色散谱分析
  • 5.3.4 荧光光谱分析
  • XV1-XO4:Eu0.05纳米带的表征与分析(0≤X≤0.8)'>5.4 YPXV1-XO4:Eu0.05纳米带的表征与分析(0≤X≤0.8)
  • 5.4.1 X射线衍射分析
  • 5.4.2 红外光谱分析
  • 5.4.3 扫描电镜分析
  • 5.4.4 荧光光谱分析
  • XV1-XO4:Eu0.05纳米纤维与纳米带发光强度的比较'>5.5 YPXV1-XO4:Eu0.05纳米纤维与纳米带发光强度的比较
  • 5.6 本章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相关论文文献

    • [1].氧桥连四苯乙烯衍生物发光性质的理论研究[J]. 聊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03)
    • [2].氧化锌/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制备、表征及发光性质研究[J]. 周口师范学院学报 2017(02)
    • [3].一种锑桥连的四核铥嵌入锑钨酸盐及其发光性质(英文)[J]. 化学研究 2020(01)
    • [4].氧化钇铕的发光性质[J]. 科技视界 2019(33)
    • [5].芳基吡咯衍生物的合成及其发光性质(英文)[J]. 影像科学与光化学 2019(02)
    • [6].轻微扭转结构的香豆素衍生物发光性质研究[J]. 山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03)
    • [7].苯基桥联双咔咯镓配合物的合成与发光性质[J].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2014(10)
    • [8].水溶性β-NaGdF_4:Ln~(3+)(Ln=Ce,Tb,Eu,Dy)纳米晶体的下转换发光性质研究[J]. 轻工科技 2019(11)
    • [9].共沉淀法制备纳米级Y_2O_3:Eu~(3+)红色发光粉体及其发光性质的研究[J]. 广东化工 2009(05)
    • [10].Eu~(2+)取代碱土金属磷酸盐的发光性质研究[J]. 东方企业文化 2011(10)
    • [11].前驱溶液的pH值对Y_2O_3:Eu~(3+)荧光粉发光性质的影响(英文)[J].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2008(04)
    • [12].拓展卟啉与镍、锌配位行为及其发光性质的量化研究[J].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04)
    • [13].激活CaO-MgO-SiO_2长余辉玻璃发光性质[J]. 应用化学 2016(01)
    • [14].多芳基吡咯衍生物的发光性质及其应用[J]. 影像科学与光化学 2015(06)
    • [15].纳米材料的实验制备与表征[J]. 哈尔滨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2015(02)
    • [16].甘氨酸燃烧法合成Sr_2CeO_4及其发光性质研究[J]. 材料科学与工艺 2008(03)
    • [17].Bi~(3+)掺杂Gd_3BWO_9蓝色荧光粉的合成与发光性质研究[J]. 中国资源综合利用 2019(03)
    • [18].化学气相沉积法制备β-Ga_2O_3纳米结构及其缺陷发光性质研究[J]. 发光学报 2017(10)
    • [19].提高稀土铕配合物发光性质研究[J]. 大学物理实验 2014(01)
    • [20].α-Zn_3(PO_4)_2:Eu~(3+)的合成及发光性质[J]. 内蒙古石油化工 2017(Z1)
    • [21].NMLP2008 通知附件 第二届全国掺杂纳米材料发光性质学术会议[J]. 发光学报 2008(01)
    • [22].β-NaGdF_4:Ln~(3+)纳米材料的下转换发光性质研究[J]. 广东蚕业 2018(04)
    • [23].ZnO-P_2O_5:Tb~(3+)长余辉玻璃/玻璃陶瓷的发光性质[J]. 河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01)
    • [24].KMnF_3的熔盐法合成及掺铕体系的发光性质[J].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2013(12)
    • [25].“第二届全国掺杂纳米材料发光性质学术会议”会讯[J]. 中国稀土学报 2008(06)
    • [26].Eu~(3+)掺杂磷酸盐的燃烧法合成及发光性质[J]. 硅酸盐通报 2015(02)
    • [27].Eu~(3+)-Dy~(3+)稀土配合物的合成及其发光性质[J]. 化学研究 2014(01)
    • [28].CaMoO_4:Eu~(3+)荧光粉的制备及发光性质[J]. 哈尔滨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2010(05)
    • [29].N型掺杂应变Ge发光性质[J]. 物理学报 2012(03)
    • [30].第三届全国掺杂纳米材料发光性质学术会议[J]. 发光学报 2010(02)

    标签:;  ;  ;  ;  ;  ;  

    稀土掺杂钒磷酸钇低维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发光性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