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师体育院系田径网络课程的设计与应用研究

高师体育院系田径网络课程的设计与应用研究

论文摘要

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反展与普遍,网络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网络应用于教育领域,使教育信息的传播方式发生了改变,从而促进了教育理念、教育方式、教育方法等发生极大地变化;网络运用于教育领域,不仅给人们提供了大量便捷的学习机会,丰富了教学环境和教学资源,而且是学习活动更加自主化、个性化;网络应用于教育领域,使传统的教学时空被打破,教学内容和教学体系的更新步伐将日益加快。因此,利用目前高师体育院系普遍拥有的网络教室、校园网和Internet等环境,开发优质的网络课程,开展基于网络课程的教学改革与教学研究,对促进高师体育院系的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本文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推理法、访谈法、数理统计法、软件编制法等方法,以建构主义理论、教学理论、运动技能形成理论等为理论基础,以三层结构模式、ASP技术、数据库访问技术、动态网页技术等为技术支撑,对田径网络课程的设计与应用进行分析研究,试图通过这些研究结果来解决目前在高师体育院系田径教学中存在的难以兼顾个体差异;学生练习枯燥乏味、教师动作示范不标准和难以展示动作细节等诸多现实问题。研究认为:田径网络课程具有形象直观、便于理解、准确标准、弥补不足、形式多样、提高兴趣、全面领会、形成技能的重要作用,不仅使比较枯燥的田径课程变得丰富多彩,使单一的教材和教学内容变得多种多样,更能提高了教学效果与效率,又展示了体育的美学价值,同时通过针对性的设计,使田径网络课程真正的应用于实践中来,让学生学好田径理论、田径技术、还知道如何去带训练,更了解相关课程的整合对整个田径学习的帮助,体现田径网络课程的必要性和价值。对加强田径教学的系统性、全面性、直观性,美观性、可重复性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的现状
  • 1.1.1 国外相关研究现状
  • 1.1.2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
  • 1.2 研究的意义
  • 2 相关概念及理论
  • 2.1 网络课程的概念、特征
  • 2.2 网络课程发展趋势
  • 2.3 田径网络课程的理论支撑与技术支持
  • 2.3.1 田径网络课程的理论基础
  • 2.3.2 田径网络课程的技术支持
  • 3 研究方法
  • 3.1 文献资料法
  • 3.2 逻辑推理法
  • 3.3 访谈法
  • 3.4 数理统计法
  • 3.5 软件编排法
  • 4 研究的结果与分析
  • 4.1 田径网络课程的可行性
  • 4.1.1 高师体育院系开展田径网络教学的基础网络资源已经具备
  • 4.1.2 体育网络教学研发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
  • 4.1.3 田径网络课程教学的可行性
  • 4.2 田径网络课程的必要性
  • 4.2.1 田径网络课程是促进田径课程发展的需要
  • 4.2.2 田径网络课程是优化传统田径教学方法的必要
  • 4.3 田径网络课程设计的原则
  • 4.3.1 科学性原则
  • 4.3.2 开放性原则
  • 4.3.3 个性化原则
  • 4.3.4 可扩展性原则
  • 4.3.5 交互与共享原则
  • 4.4 田径网络课程的设计
  • 4.4.1 教学目标的设计
  • 4.4.2 教学内容的设计
  • 4.4.3 模块设计
  • 4.4.4 网页设计
  • 4.5 田径网络课程的应用
  • 4.5.1 在田径理论教学中的应用
  • 4.5.2 在田径技术教学中的应用
  • 4.5.3 在田径训练中的运用
  • 5. 网络课程评价
  • 5.1 网络课程评价概述
  • 5.2 国内外网络课程评价标准简介
  • 5.3 网络课程评价的意义
  • 5.4 网络课程评价的内容
  • 6.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转型背景下体育院系“双师型”教学团队知识转移关系研究[J]. 体育科研 2019(06)
    • [2].体育院系网球专项学生教学技能培养的探析[J]. 湖北体育科技 2017(11)
    • [3].我国高等体育院系科研能力对比研究[J]. 山东体育科技 2017(03)
    • [4].从过度教育现象审视我国体育院系毕业生的就业问题[J]. 内江科技 2015(11)
    • [5].我国高等院校体育院系自我更新能力发展研究[J]. 当代体育科技 2016(11)
    • [6].目标定位教学在体育院系击剑专选课教学中的重要作用[J]. 教育观察(上半月) 2016(10)
    • [7].我国体育院系(校)发展布局及其专业设置情况研究[J]. 吉林体育学院学报 2015(01)
    • [8].学习倦怠视角下福建省体育院系大学生社会支持研究[J]. 曲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02)
    • [9].目标教育视阈下体育院系大学生非专业素质培养理论框架研究[J]. 课程教育研究 2017(29)
    • [10].高等院校体育院系专业教育与人文教育相融合的现状与对策研究[J]. 教师 2014(02)
    • [11].学力理论在体育院系体操教学中的应用[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09(14)
    • [12].四川省高等体育院系体育教师职后教育现状调查与分析[J]. 第一健身俱乐部 2009(04)
    • [13].体育院系实验室开放刍议[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10(01)
    • [14].体育院系大学生“软实力”提升研究[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11(07)
    • [15].以科研促教学,提高体育院系人才培养质量[J]. 新课程学习(学术教育) 2010(05)
    • [16].目前河北省体育院系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就业状况探析[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11(07)
    • [17].河北省高等体育院系核心竞争力研究[J]. 人才资源开发 2014(16)
    • [18].我国体育院系大学生兼职现象研究[J]. 体育世界(学术版) 2014(06)
    • [19].体育健身娱乐业品牌经营的调查与分析——以河北省高等体育院系为例[J]. 邢台学院学报 2013(01)
    • [20].高师体育院系运动生物化学实验教学改革初探——以工作坊模式为例[J].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13(05)
    • [21].高师体育院系运动人体科学实验教学改革与思考[J].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12(05)
    • [22].社会转型期浙江省体育院系课程设置变化研究[J]. 浙江体育科学 2012(06)
    • [23].浅析体育院系本科生综合素质的培养[J]. 搏击(体育论坛) 2012(11)
    • [24].湖南省体育院系健美操专修生裁判能力构成及评定[J].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2011(04)
    • [25].休闲体育教育在体育院系开展初探[J]. 才智 2011(20)
    • [26].试析高师体育院系的可持续发展——以河南省为例[J]. 黑龙江高教研究 2011(10)
    • [27].山西省体育院系大学生生活方式的调查研究[J].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03)
    • [28].我国高等体育院系创业教育现状调查[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11(12)
    • [29].湖南省体育院系健美操专修生裁判能力培养现状[J].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2010(10)
    • [30].新时期高师体育院系体教专业教育中若干问题的探讨[J]. 科技信息 2009(08)

    标签:;  ;  ;  ;  

    高师体育院系田径网络课程的设计与应用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